區市場監督管理局2017年的工作總結匯報
今年,區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重服務、嚴監管、抓隊伍,各項工作平穩推進、成效顯著。
一、突出服務“主線”,在助動經濟發展上有新業績。
(一) “最多跑一次”改革再造新環境。梳理并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項,對外承諾辦結時限,涉及行政審批的事項共102項。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和行政服務中心共同牽頭設立“商事登記” 綜合窗口,把多個部門的受理崗位編制劃歸綜合窗口。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模式,避免群眾在部門間來回奔波、資料反復提交。出臺《個體工商戶簡易登記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推行口頭申請、證照合一等改革舉措,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
(二)推進企業年報再創新成績。通過宣傳引導與懲戒相結合的方式,扎實推進企業年報工作。對失信未年報企業、停業經營企業,引導未經營企業主動退出市場,還原市場真實性。共有辦理3920家市場主體注銷登記,其中個體戶3585家、合作社48家、企業287家,其中42家企業、27家合作社屬于未年報失信主體。黃巖區企業、合作社、個體戶的自然年報率分別為:92.08%、88.66%、96.34%,工作年報率分別為94.63%、95.3%、96.7%,自然年報率分別走在全市前列,圓滿完成年初制定的的目標。另外,有1132家企業、94家合作社、1307家個體因未按規定報送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三)助力小微企業再上新臺階。新增小微企業2310家,占全年任務數142.5%,其中八大產業小微企業740家,占全年任務數的137%。引導和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183家,占全年任務數的127%,其中公司制181家,占比98.9%。整治臟亂差小企業,共摸排 “四無”生產單位368家。組織“百場萬家”小微企業培訓9次,參加人員2084人次。
二、守住安全“底線”,在強化食藥監管上有新突破。
(一)抓方式革新,基層監管能力大幅提升。我區5個鄉鎮(街道)參與食安辦規范化建設任務,目前已全部完成。開展全區食品安全專職協管員培訓,各鄉鎮(街道)食安辦工作人員、食品安全專職協管員、各市場監管所食品安全專職協管員參加培訓,進一步提升協管員的專業能力水平。另外,在去年鄉鎮(街道)食品安全專職協管員使用的“食安通”軟件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優勢升級,今年實現APP軟件與藍牙打印機的對接,在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安全隱患現場打印整改通知單并通過系統及時上傳,實現與市場監管所的無縫對接,使食品安全隱患防范于未然,做到了食品安全巡查痕跡可尋,截止目前,全區共打印食品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128份。
(二)抓民生實事,守護舌尖安全強力推進。一是推進當心市場建設。今年4家放心市場參與創建,總投入創建資金655萬元。截止目前,4家農貿市場軟硬件改造已全部完成,等待驗收。二是推進農貿市場“雙體系”建設。新增城區農貿市場免費檢測室1家,實現城區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快檢室開放建成率100%。新創建農貿市場食品安全追溯體系1家,實現城區農貿市場追溯體系建成率100%。三是推進小作坊整規提升。新增小作坊4家,全區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記共89家,登記率為100%。實施監督抽檢79批次,合格率100%。77家參與實施電子追溯(12家已關停),使用率100%,9月份上報生產數據2415條,銷售數據5710條。5月17日,我區食品小作坊整規提升工作得到了朱從玖副省長的批示關注。
(三)抓平安建設,維穩安保任務圓滿完成。緊緊圍繞平安建設,聚焦消除問題隱患,未發生一起影響社會穩定的安全事件。開展“兩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檢查食品生產企業377家,檢查食品經營單位1656家,檢查餐飲單位1695家,抽檢524批次,查處食品違法案件5起;開展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印發14000張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堅”行動通告,組織聯合執法32次,抽檢824批次,檢查重點區域、場所3884處;開展中高考期間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整治,保障中高考期間學生飲食安全;出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無證無照整治工作方案》,開展重點行業的無照經營整治活動;完成藥師(執業藥師)在職在崗大排查工作,開展醫療機構制劑質量專項檢查和生化藥品專項檢查,原料藥整治“回頭看”、中藥飲片和中藥提取物整治“回頭看”,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專項檢查。強化對特殊藥品的監管力度,重點加強含可待因復方口服液體制劑等問題比較突出品種的監督檢查,嚴防特藥流弊風險。
三、抓好監管“戰線”,在執法維權維序上有新氣象。
(一)加強各類違法案件查辦。著重查處醫療機構侵犯消費者權益及商業賄賂案件、食品藥品違法案件、網絡違法案件和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加大對傳銷案件的查處力度。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279件。
(二)精準亮劍商業秘密保護工作。對于易發生商業秘密受侵的重點骨干企業和高新企業,開展行政指導,幫企業建立系統的商業秘密保護制度。重點創建完成黃巖智能模具小鎮商業秘密保護站和精誠時代集團的商業秘密保護點,將小鎮的26家規上企業全部納入商業秘密保護聯系點,完成對西諾控股集團商業秘密走訪調研和問卷調查,商業秘密保護站正在創建中。
(三)全面推進消費維權和消費教育。另外,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區消保委開展了大型3.15消費者維權日廣場咨詢活動,設立了黃巖農村信用合作銀行消費維權服務站,并建立了食品消費維權義工隊、金融消費維權義工隊和旅游消費握拳義工隊。打造臺州科技職業學院食品消費教育基地、藍美莊園旅游消費教育基地、黃巖農村信用合作銀行金融消費教育基地三大消費教育基地,基本完成了三家基地的建設,并以此為平臺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和社會服務活動,形成了消費教育的基層網絡,共同打造科學、放心、和諧的.消費環境。
四、聚合隊伍“陣線”,在打造高績效團隊上有新面貌。
(一)基層市場監管平臺建設有序推進。聯合區編辦、區食安辦印發《全面提升鄉鎮(街道)市場監管平臺建設水平實施意見》(黃食安委辦〔2017〕3號),出臺全區市場監管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并按“三定”方案增設澄江、新前、江口、北洋4個市場監管所,承擔相應轄區內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職責,并調整相關市場監督管理所管轄區域。
(二)強化黨風廉政建設。結合“兩學一做”教育活動,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把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貫穿于作風建設的全過程,持續發力深化作風建設。對新條例新準則的深入學習納入經常化、制度化軌道,使廣大黨員干部學深悟透、融會貫通、準確把握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強貫徹執行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三)實施素質能力提升工程。按照年度培訓計劃開展各類業務培訓,提升系統干部的執法水平和綜合監管能力,培養一批業務精、管理強、作風硬、品德優的復合型人才,全面提升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通過形式多樣的機關文化活動、機關黨建等方式提升系統凝聚,提升系統軟實力,夯實隊伍建設。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2017年的工作總結匯報】相關文章:
市場管理局全年工作總結報告01-05
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的職責09-07
基本醫療保險管理局年度工作總結02-16
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的職責是什么10-06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管理局年度工作總結-衛生工作總結12-15
悉尼巖石區的旅游攻略12-23
年終工作總結:市場銷售個人工作總結01-21
市場的調研報告04-22
消防監督工作調研報告04-10
銀行監督數據轉化調研報告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