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工作總結范本
本學年度,我校按照教育局和學區中心校的部署,在全校師生的努力下,完成了“百標學校”的驗收,高標準完成了涇源縣教育均衡發展建設驗收,以此為契機,校園文化建設也有了新變化;以生為本,開展高效課堂研究和特色班建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走出了一條符合我校發展的特色之路,使學校各項工作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具體工作回顧如下:
一、以“百標”學校為契機,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1、學校時逢“百標”學校建設、“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之契機,可以說是千載良機,學校在硬件建設和標準化建設方面已達到了高標準配置,走在了全縣的前列,在管理上,學校本著依法治校的理念,建立和完善了目標明確,內容具體,可操作性強的各類管理制度,包括崗位職責制度、教學工作管理制度、常規工作管理制度、安全工作制度五個部分,并形成了學校管理制度匯編,由于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學校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各項管理制度都落到了實處,從整體上提高了學校科學管理的水平,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提高。
2、以人為本,建章立制,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十八大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實施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歸宿點,學校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開齊開足各類課程,依據教研工作計劃和教研工作細則,用《涇源縣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辦法》、《涇源縣中小學管理事故追究辦法》、《涇源縣教科研獎勵辦法》、《涇河源中心校教研工作細則》、《學校教學工作管理常規制度》等制度作為保障機制,從課程設置與管理、備課、上課、作業、輔導到單元質量檢測、月考、分析、反思、評價等教學常規工作都是規范管理、形成機制,有力的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3、以課程文化為主體,努力打造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品牌,是學校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在學校標準化建設的同時,學校也把高標準、高層次建設校園文化工作作為學校建設的核心去抓,首先以課程文化為基礎,依據課程標準,規范開設課程,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開發不同層次學生的各種興趣和愛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其次是重視班級文化建設,體現班級的管理和特色,學校在樓道內設置了一些開放的圖書柜,使學生的閱讀更加自由、開放、便捷。老師們夜以繼日對各個功能室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規劃和布置。教學樓前的文化長廊已按設計基本竣工,但已做好布置規劃,在2015年開春后,將高標準綠化、美化,到時我們的校園定會成為環境恬靜優雅、樹花枝繁葉茂、文化氣息更家濃郁的書香校園。
二、抓好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志存高遠、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全面推進教師專化建設。
1、學校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師培養計劃,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做長期的規劃,每個教師還有自己個人專業發展的計劃,學校的發展最根本的是促進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因此,學校每年都把教師的專業發
展列入計劃,把長期計劃和年度計劃相結合,通過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與途徑,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教育體育局在2014年度工作計劃中,把教師專業提升、學校管理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同列為“三大核心提升工程”。
2、積極參加自治區教師“國培計劃”培訓,教師通過網絡研修,與全國最優秀的教師進行對話,共享了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可以說國培計劃是最便捷、信息量最大、最有效的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模式,自2010年實施以來,我校50歲以下的教師,都能積極參與,今年參加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高”培訓項目更是以極大的實用性吸引著廣大教師,全校38名專任教師全部參加培訓,已全部以優秀成績完成學習。
3、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模式,組織教師外出培訓學,增長見識,更新思想。2012年6月與世界宣明會組織全校教師到銀川二十一小參觀學習,13-14年更是多次組織優秀教師到北京、上海、廈門等發達城市的學校參觀學習,2014年11月,為落實好“高效課堂”課改實驗工作,教體局安排我校4名教師赴安徽銅都雙語學校參觀學習。2015年一月,安排我校副校長赴清華大學進行德育專題培訓,安排我校7名功能室管理人員赴銀川賀蘭縣進行功能室管理人員培訓。通過培訓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為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搭建了平臺。
4、注重教師的成長和歷練,不斷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學校高度重視教師的培養工作,不斷提高業務素質,積極進行教育創新。要求任課教師每學期要有一篇教學心得或論文、一個成功的教育教學案例。由于青年教師居多,學校把教研常規化,每周都安排一次教研活動,要求每個任課教師每學期聽課次數不得少于20節,教務主任和校長聽課不得少于30節,有效的增進了教師間的交流學習。學校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作用,對于新分配的年輕教師,通過“師徒結對”的形式,學校專門挑選一批教學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骨干教師但當師傅進行指導,使他們的業務素質得到快速提高。通過努力,已培養了一支能吃苦、講奉獻、業務精、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三、重視教研,規范管理,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1、學校重視教學常規管理,重視校本教研和校本課程的開發,學校在校本課程開發中,以國家課程為基礎,重視學生全面發展,注重開發學生的`個性特長,學校把剪紙、飛機模型制作定為校本課程進行開發,有課題、有方案、有計劃、有制度。
2、學校注重開發學生的個性特長,強調以人為本,在規范開設音樂、美術、體育、科學等課的基礎上,建立了“繪畫、剪紙、音樂、書法”四個興趣小組,為學生特長的開發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搭建了平臺。
3、學校重視科學課、綜合實踐課的開設,在課程開設上3-6年級都按課標開足了科學課,由于百標工程的實施,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之契機,為學校配備了標準的儀器室和實驗室,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前科學實驗無條件做的現狀,現在科學課都在實驗里去上,學生的興趣非常濃,科學課的實驗開出率達到了100%,科學課的課堂實效性
得到了有效提升。
4、自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已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教學不在是以傳授知識為目標,而是更加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更加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更加注重學生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也由培養學生的雙基雙能提升為培養學生的四基四能,新課程的實施極大地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重視功能室建設,充分發揮教學設備的功能作用,努力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
1、 學校綜合教學樓中設有形體訓練室、多功能教室、儀器室、實驗室、計算機教室、衛生室和心理輔導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圖書室、綜合實踐室,在教學樓中設有體育器材室、科學探究室、留守兒童之家共13各功能室。
2、各功能室都有規范的管理制度和使用制度,使用記錄規范齊全。
3、所用功能室都向師生開放,學校還在樓道的走廊內,設置了一些開放圖書柜,學生可以更加自由、廣泛的閱讀,為創建書香校園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同時學校將音樂、美術、書法、科學、等活動類課程放在了相應的功能室里進行教學,切實發揮了各功能室和教學設備的作用,極大地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效率。
4、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實現教育現代化、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育質量,迫切需要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還要大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
【小學校工作總結范本】相關文章:
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制度范本12-12
小學校本培訓計劃02-25
小學校本研修計劃02-17
小學校長述職報告05-27
農村小學校本培訓計劃02-25
小學校本培訓計劃范文02-18
小學校長畢業贈言04-06
小學校園廣播稿05-09
小學校假期工作安排范文03-20
各類工作總結報告范本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