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總結范文
縣紀委等幫扶單位多次深入我鎮貧困村了解民情民意,在縣紀委書記**的帶領下進村入戶調查20余次,及時了解貧困村致貧原因,切實為2個貧困村量身定制了幫扶措施掌握駐村幫扶的工作進度,并適時調整幫扶方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貧困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總結,歡迎閱讀。
自扶貧開發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我鎮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干部駐村幫扶的工作要求,以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為總目標,堅持引領發展,服務群眾,轉變作風,促進我鎮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保障農民增產增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現將2015年度我鎮貧困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鎮建檔立卡貧困村共計2個,分別為**村和**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共計311戶,1058人。2個貧困村由縣紀委、老干局、縣看守所等 6個縣級部門組成2個幫扶工作組,并分組定點掛包幫扶,掛包單位領導干部181人和我鎮全體機關干部職工,我鎮專門落實了**、**分別為**村、**村扶貧干部。**縣紀委書記**帶領“第一書記”及幫扶工作組走訪貧困戶1058人次,對其勞動力、身體健康、家庭成員、家庭生產、家庭收入等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建立一個幫扶臺賬、制定一個幫扶措施、采取“1+X”形式,進行“一戶一策”,“一戶一幫”的幫扶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我鎮已推動形成了干部駐貧困村幫扶工作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全面的格局,做到了領導聯系全覆蓋,部門單位聯系全覆蓋,駐村工作組全覆蓋,駐村農技員全覆蓋,貧困村“第一書記”全覆蓋,幫扶責任人全覆蓋。其中,1名縣級領導干部聯系我鎮2個貧困村;組建了2個駐村幫扶工作組開展幫扶工作;6個部門單位聯系幫扶2個貧困村;2個貧困村均由“第一書記”組織開展工作;181名黨員干部職工結對幫扶311戶貧困戶,將重點強化幫扶力量,實現對所有貧困戶的聯系幫扶全覆蓋。
(二)確立工作目標。首先緊緊圍繞貧困村產業發展,立足貧困村實際,動員群眾自力更生。由縣紀委牽頭,協調有關部門落實資金,爭取幫扶項目3個,爭取資金80萬元,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實現了**村貧困人口36人脫貧。其次通過組織動員群眾參與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開展勞務輸出,拓展群眾經濟收入渠道,幫助培育致富帶頭人。再者通過幫扶,配合鎮黨委、政府協助解決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村容村貌改變等工作,使村民的致富能力明顯增強,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創造穩定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
(三)嚴格工作進度安排。通過召開村組干部、黨員、群眾會議,村民座談討論、入戶走訪等形式,全面收集掌握社情民意,梳理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找準致貧原因。大力宣傳黨的政策,及時傳達黨的聲音,營造起濃厚的感恩氛圍,增強群眾的感恩意識,形成積極向上、懂恩感恩、崇德有愛的鎮村輿論氛圍,為扶貧工作奠定堅實思想基礎。建設村文化隊伍,提升村民文化素養,豐富群眾精神食糧。結合上級黨委政府發展規劃及政策支持等,積極做好產業發展及村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群眾農業知識、就業技能等培訓。協助建強村班子建設,繼續深化感恩氛圍營造,大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不斷提高村民素質。探索總結駐村幫扶方法舉措,建立長效機制。
三、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政策宣傳力度。積極宣傳黨和國家各項強農惠民政策,幫助了群眾轉變觀念、增強發展意識,積極組織動員群眾加快發展,脫貧致富。在各貧困村內建設宣傳欄、閱報欄、政務公告欄及時傳達黨的聲音,幫助群眾黨的相關政策。通過感恩墻、宣傳語等,強化文化陣地建設,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增強了群眾感恩意識。
(二)幫助發展致富產業。兩個駐村工作組采取入戶調查、實地考察、專家咨詢、單位研討的方式,結合兩個扶貧村的實際,科學規劃,分別為兩個村制定了年度脫貧計劃和5年規劃,明確扶貧方向,確保實現到2020年全名脫貧的目標。同時以縣紀委駐村工作為帶頭的“第一書記”切實履行駐村責任,每月至少駐村20天,參與支部建設。幫助兩個扶貧村,明確了“黨建促扶貧,扶貧促黨建”的思路,將扶貧與黨建工作統一研究、部署、推動、監督。
縣紀委等幫扶單位多次深入我鎮貧困村了解民情民意,在縣紀委書記**的帶領下進村入戶調查20余次,及時了解貧困村致貧原因,切實為2個貧困村量身定制了幫扶措施掌握駐村幫扶的工作進度,并適時調整幫扶方案。如在**村,結合退耕還林政策的有利契機,引導和幫助村民規模種植銀杏采葉園300畝,3年內畝產值可達2000-2500元,拉動**村貧困人口就業脫貧。在**村,立足實際,引導以權磊養殖場,泉水浦綠色老山生態雞、雞冠石養殖場形成萬得利專業合作社為依托,采取“養殖場+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年出欄生豬1500余頭,特色豬500余頭,跑山羊600余只,跑山綠色環保雞4600余只。學科技用科技全力打造生態養殖、特色養殖,力聚生態品牌,輻射帶動31戶貧困群眾參與生態養殖,人均增收300元。利用**村工業輔助園區優勢,通過錚鋒能源、120萬噸重介煤洗煤廠等公司,拉動435就業脫貧。再如**村村民**原屬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后想帶領村民一起創業致富,縣紀委書記**等一行入戶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后,根據村情地貌和氣候條件,提出了種植中藥材的幫扶思路,并積極助其流轉閑置荒山荒地規劃種植中藥材(黨參)200畝,如此可實現就業務工人員30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繼而推動該村的建設與發展。
在駐村幫扶工作組的精心指導下,立足貧困村實際,通過開展蔬菜種植、銀杏種植、當地務工、建材加工、畜禽養殖、勞務輸出等幫扶措施,加快了脫貧的步伐,**村實現了8戶41人脫貧,其中常規銀杏種植脫貧14人,養殖鴨脫貧6人,勞務輸出脫貧15人,蔬菜種植5人;**村實現了12戶36人脫貧,其中蔬菜種植脫貧6人,建筑技工脫貧2人,勞務輸出脫貧28人,實現了我鎮貧困村減貧后人均收入達2736元及以上。
(三)完善了基礎硬件設施建設。縣紀委等幫扶單位,積極配合鎮黨委向上級相關部門爭取扶貧項目。目前,**村防護欄修建已完成30米;**村200米河堤、1.3公里的村道硬化修建和便民路1500米,共計資金160萬余元,改善了扶貧村的基礎硬件,讓更多的群眾告別了“晴天一身灰、雨水一身泥”的尷尬局面。
(四)醫療救助服務與技能培訓。縣紀委等幫扶單位深入調查,根據扶貧村中貧困戶老弱病殘孕等實際問題,積極組織邀請縣衛生部門和鎮衛生院醫生到**、**村為503人次開展免費義診。為減輕貧困戶醫療負擔,縣紀委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駐村工作組與醫保、民政等部門主動幫助困難戶參加醫療保險,社會救助等。同時縣紀委等幫扶單位聯合多個部門在貧困村聯合開展了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活動和創業就業技能培訓活動,有針對性的對村內有思想、有基礎的村民進行特色種養殖、經營管理等技能培訓,大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并且增閱覽室設施,送科技致富書籍300冊,不斷提高村民的整體素質,先后培訓勞動技能工人318人次 ,勞務輸出1860人,貧困戶收入明顯增加。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致富技能明顯提高。
(五)教育幫扶。2015年以來,對**鎮考取大學的農村貧困生,縣紀委積極牽頭與民政、關工委等部門銜接資助學費及生活費3萬元 資助貧困生8人,讓其順利完成學業。
(六)積極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今年以來,縣紀委等幫扶單位積極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先后自籌資金20000元幫助家庭困難群眾添置日常用品,改善生活。
四、問題建議
(一)扶貧項目資金投資短缺。兩個貧困村2015年只爭取了5個項目,共計130萬資金,滿足不了困難群眾的'需求。
(二)扶貧專業人員稀缺。扶貧工作作為未來5年的重中之中工作,但是我鎮面臨的情況是人手短缺,只有一名村官兼職扶貧工作員,缺乏相應的扶貧知識,不能夠很好的發揮扶貧政策宣傳。
(三)縣級駐村“第一書記”更換頻換。兩個扶貧村的駐村工作成員調動頻換,剛熟悉情況就更換,不能夠及時了解群眾需求。
(四)技術支持不足。兩個貧困村許多有意愿養殖、種植、自主創業的群眾,但是因為面臨沒有技術、沒有資金等難題,制定了好的脫貧措施,但是不能夠很好的實施。
建議從2016年起,縣級各大局的技術人才成立工作組進村入戶每月至少舉辦一次專業技術培訓。同時希望扶貧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劃撥扶貧項目資金、加大傾斜力度,銀行部門加大對貧困村貧困戶微小企業貸款優惠力度。
五、加大力度,進一步做好明年幫扶工作
20XX年我鎮黨委、政府將繼續認真落實全縣幫扶貧困村脫貧致富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堅持開展深入調查研究,利用召開村組黨員干部會議,群眾座談討論、入戶走訪等形式,及時找準和發現問題,收集民意和掌握干部群眾發展意見,以實現群眾增收、農村經濟全面建設為目標,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問題,將扶貧幫扶工作推上新臺階。
(一)發揮引導性,加強思想教育,提高農村青年素質。對于農村青年,倡導科學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把組織化和社會引導結合起來,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結合當地實際,開展農村科技文化節等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引導村民轉變陳舊的小農意識。
(二)把握實用性,擴大經濟作物面積。因地制宜調整種植養殖結構,擴大經濟作物面積,將技能培訓與農村經濟發展進一步結合,協調社會力量,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青年進行家電維修、養殖、種植等實用技術的培訓力度。
(三)突出針對性,支持村民加快自主創業發展。廣泛掌握村民創業信息,創業基礎和條件及創業資金需求,大力開展創業培訓,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與金融部門合作全力做好創業小額貸款相關工作,激勵引導其踴躍投身農村建設之中。
【貧困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總結范文】相關文章:
1.駐村幫扶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