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村級農業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村級農業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村級農業工作總結1
為貫徹落實區、市、縣消防安全會議精神,強化消防安全宣傳措施,維護我縣消防安全形勢穩定,切實加強消防安全工作,按照安委辦《有關印發xxxx年x縣xxx消防宣傳月活動組織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我局在xx月份開展了以防范火災風險建設美好家園為主題的林初心x消防安全宣傳月活動。現將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月活動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消防安全宣傳,增強消防安全意識
為切實加強消防安全工作,確保我縣農業領域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我局制訂了《x縣農業農村局xxxx年xxx消防宣傳月活動組織方案》,召開專門會議,動員部署。同時通過發放消防宣傳資料、開展消防知識培訓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大力營造人人重防火,處處講安全的良好氛圍,提高廣大干部職工學習消防知識、遵守消防法規、關心消防工作、參與消防活動的積極性,增強干部職工的消防安全意識。
二、加強消防知識學習,提高單位消防安全能力
為進一步提高全體干部職工消防安全意識,我局認真組織干部職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消防法律、法規,使他們了解有關消防法律、法規,掌握防火、滅火、火場逃生知識,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撲救初起火災能力;組織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傳教育能力)。
三、組織開展消防培訓,提高職工自救、逃生能力
3月05日我局邀請鑫政安消防安全知識宣傳中心在我局三樓會議室,組織開展消防滅火、疏散逃生自救培訓。專業教官從火災危險性、預防火災的措施、逃生自救方法、撲救火災的方法、使用消防器材、撲救初起火災、報火警、組織疏散逃生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和實際操作演練,全方面多角度的讓大家學習了消防安全知識。通過此次培訓,我們要進一步樹立防患于未然的消防安全意識、熟悉掌握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對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開展消防安全檢查,落實整改安全隱患
一是進一步完善消防工作責任制和各項防火制度,切實落實相關責任站所的消防安全責任。
二是督促局直各站所切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在接收到縣安委辦有關開展xxx消防宣傳月活動的文件通知后,我們及時將該文件下發至局直各站所,要求他們按照我局制定的組織方案,認真組織開展消防宣傳工作,認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整改工作,確保本單位所轄區域消防安全。
三是切實做好本單位辦公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及時清理廢紙等易燃物,嚴禁焚燒,堅決杜絕違章用火、用電等問題的發生,消除一-切火災隱患。四是認真檢查本單位消防設施、器材保養情況,確保消防設施、器材完好有效。檢查本單位所轄區域的安全出口,消防安全通道是否暢通,及時清除影響人員疏散的障礙物。
村級農業工作總結2
我局認真研究20xx年農業農村工作,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精心規劃,嚴格實施,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標工作任務,現將20xx年農業農村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任務完成情況
20xx年縣下我局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目標任務為兩項:一是新增林果產業基地面積3萬畝;二是種植“四旁樹”200萬株。今年完成了新增干果產業基地面積3萬畝,涉及黃龍鄉、鄉、北城鄉、白廟鎮、鎮等鄉鎮。完成種植“四旁樹”200萬株。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為搞好我縣20xx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局黨組、領導班子多次研究,此項工作的責任領導為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天炳和責任股室造林綠化股,根據《縣干果產業發展規劃》(20xx-20xx年)和《縣現代農業獎勵扶持辦法》(岳委辦〔20xx〕xx7號)文件精神。明確了在北部山區重點發展林業干果的工作思路。為確保今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順利開展,實行了領導分片負責,職工包鄉指導,細化目標,明確職責,包鄉人員主要是負責指導和督促該鄉鎮的核桃、花(藤)椒栽植、綠化工程造林及森林管護等工作。
(二)狠抓產業基地發展
在農業農村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局實行了“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積極引導林業業主參與創建林業產業基地。在實施過程中,依托造林試點補貼、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現代林業產業基地、新增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等項目,大力發展我縣林業干果產業。截止目前,已建成林業產業基地22個,完成林業產業造林11.79萬畝萬畝,其中在黃龍、興隆、花園、白廟等鄉鎮建優質核桃基地7萬畝,在等鄉鎮建優質花椒基地4.79萬畝。現在引進的主要優質核桃品種有:清香、云新等,優質花椒品種有:九葉青、藤椒等。今年結合退耕后續產業、造林試點補貼、低產低效林改造、林業產業基地建設等項目的實施,引進壯大了匯森林業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豐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林典林業科技有限公司,培育了縣尹欣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縣綠源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等林業企業。
(三)大搞義務植樹,增加綠化總量
今年三月,縣“四大家”領導帶領縣級機關干部在石埡鎮玉屏湖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建立縣級機關義務植樹基地200畝,縣綠委辦制定了20xx年縣義務植樹方案,并作出規劃,引導全縣人民大搞義務植樹,在山頭地塊,田坎土邊,水旁、路旁及房前屋后,共栽植柏樹、香椿、桂花、核桃、花椒等各類苗木xx5萬株。
(四)切實鞏固造林成果
1、認真抓好補植補造工作。20xx年9月我縣遭遇了特大暴雨災害,林業苗木嚴重受損,為全面鞏固造林成果,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我局組織工程技術人員,深入各工程造林鄉鎮進行補植補栽,栽植各類苗木55萬株,確保了苗木保存率達到85﹪以上。
2、認真開展退耕還林、造林試點補貼、產業基地建設等林業工程年度檢查驗收。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提供真實準確的政策補助兌現依據,我局認真組織,周密安排,堅持開展年度檢查驗收工作。一是認真實行鄉鎮自查申報驗收制度。今年8月份指導工程鄉鎮認真開展新造林自查工作,主要做到“六查”:一查小班位置、面積、樹種是否與設計相符,二查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是否達標,三查管護是否到位,四查是否有毀林復耕現象,五查檔案資料是否齊全。鄉鎮自查后及時上報自查結果,提出縣級檢查驗收申請,縣林業局退耕辦牽頭組織人員進行縣級檢查驗收。9月底至10月初,由分管領導牽頭,組織相關股室技術人員參加,實行分工負責制,集中20天的時間,對工程建設質量、政策兌現等方面的情況進行檢查,嚴格實行“誰驗收、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保證縣級自查驗收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為政策兌現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對在縣級檢查驗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責任單位制訂了整改方案,限期進行整改,督促整改到位,并對鄉鎮自查工作弄虛作假的行為進行了嚴肅處理。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林業產業基地建設工作雖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林業產業基地發展速度滯后;二是全社會辦林業的氛圍不夠濃;三是部分地塊的新造林工作實施難度大,四是相關林業政策的補助標準較低,后期管護資金不足。鑒于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后工作中盡力克服,確保“發展現代林業,打造綠色”目標的實現。
四、明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縣將進一步推進林業產業發展工作,新增核桃基地1.0萬畝,新增花椒基地0.5萬畝。進行“四旁”植樹100萬株,促進我縣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再上新臺階。
村級農業工作總結3
按照區委辦、區政府辦《關于印發<區20xx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目標任務及考核辦法>的通知》文件精神,區供銷社緊緊圍繞供銷社農村流通服務職能,加快構建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做好農產品營銷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努力形成區供銷社系統“新供銷、新服務、新形象”的工作亮點。現將20xx年上半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農民增收工作
截止20xx年6月底,供銷社系統收購農副產品34079萬元,農業產品銷售49800萬元,供銷社幫助農民人均增收金額28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
二、農業投入工作
20xx年,區供銷社系統爭取中央、省級和市財政資金25萬元,其中,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普及縣項目和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回收項目50萬元。
三、農業重點項目
上半年,我區完成了全國供銷總社“新網工程”—區20000噸果蔬冷鏈配送體系建設項目建設,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新型合作項目--1100生態特早茶基地建設項目全面完成。
四、農業經營服務
全區供銷系統上半年完成經營服務總額3.06億元,完成任務4.95億元的61.2%,新建、改造農產品直營店完成2個,完成任務2個的100%,新建莊稼醫院完成4個,完成任務6個的66.7%,新建社區綜合服務社完成4個,完成任務8個的50%。
五、“三農”日常工作
上半年,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文章(省供銷社供銷合作網)2篇,完成目標任務200%,在市委農工辦《農村工作》、《日報》、“三農網”沒有發表文章。按時完成市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交辦事項。
村級農業工作總結4
今年我縣農業生產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了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會議精神,以糧食增產,農業增校、農民增收為核心,深化農村改革,進一步調整種植結構,大力推廣農業實用技術,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的思想,在今年多雨、低溫、寡照等多種自然災害的情況下,經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和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實現糧豆薯畝產261斤,比上年的畝產204.8斤增長27.4%,總產實現30.2萬噸,比上年的16萬噸增長88.7%,農民人均收入實現元比上年的4364元增長%。現將20xx年農業生產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種植面積。今年我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55155公頃,比上年的106562公頃增長45.60%。其中,水稻70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0.05%,與上年70公頃持平。小麥7226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4.66%,比上年的1880公頃增長284.36%。玉米2141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1.38%,比上年的1687公頃增長26.91%。大豆142144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91.61%,比上年的96335公頃增長47.55%。雜豆800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0.51%,比上年的1699公頃下降52.91%。薯類518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0.33%,比上年的2425公頃下降78.64%。飼料作物219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0.14%,比上年的17公頃增長1188.24%。油料96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0.06%,比上年的271公頃下降64.58。藥材1408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0.91%,比上年的1337公頃增長5.31%。蔬菜421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0.27%,比上年的495下降14.95%。瓜果類111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0.07%,比上年的129下降13.95%。其它農作物1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0.0006%,與上年1公頃持平。
(二)、產量情況。糧豆薯總產量302051噸,比上年的160178噸增長46.58%。公頃單產實現1975公斤,比上年增長28.58%。其中:水稻單產4829公斤,與上年持平。總產338噸,與上年持平。小麥單產4026公斤,比上年的2939公斤增長36.9%,總產29093噸,比上年的5525公斤增長426.57%,玉米單產3429公斤,比上年的2929公斤增長17.7%,總產7341公斤,比上年4941噸增長48.57%。大豆單產1846.5公斤,比上年的`1448公斤增長27.52%,總產262429噸,比上年的139493噸增長88.16%。雜豆單產1389公斤,比上年的1042公斤增長33.3%,總產1111噸,比上年1771噸減少37.27%。薯類單產3280公斤,比上年的3062公斤增長7.12%,總產1699噸,比上年的7426噸減少77.12%。
二、20xx年農業生產主要工作
(一)、推行土地連片耕作規范經營機制,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年初我們通過召開會議,下鄉宣傳,典型引路,政策扶持等有效手段,積極引導廣大農民推行土地連片耕作,規模經營,每個鄉鎮選擇一個村進行整村推進試點。遜河鎮雙河村成立了訓華農民專業合作社,(110戶農戶,3000畝土地)和大豐收合作社(6戶農戶7500畝土地),兩個農民合作社實行了"五統一"經營方式,即統一連片耕作、統一供種供肥、統一播種、統一農業技術措施、統一農機服務作業。今年這兩個農機合作社種植大豆、小麥均獲得好的收成。大豆畝產325斤,小麥畝產713斤,分別比分散經營的農戶增產16.2%和19.5%充分顯示了規模經營的優勢。經調查統計全縣13個示范村的糧食單產均比全縣糧食單產增產15%以上,而生產成本比全縣下降11%以上。充分顯示了土地連片耕作規模經營的節本增效作用。今年土地流轉面積達37.5萬畝,土地規模經營面積37萬畝,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16%。比上年的32.2萬畝增長15%。規模經營主體784個,其中股份合作經營2個,2.3萬畝,家庭農場式763戶,22萬畝,農機合作社經營13個,面積13萬畝。
(二)大力推廣大中型農機作業,提高農業標準化水平。近幾年通過落實大中型農機補貼政策,加快了我縣農機具更新步伐,截止到目前,全縣擁有農用拖拉機10200臺,其中35馬力以上7000余臺,80馬力以上350臺,農機總動力34萬千瓦,建農機合作社31個,農機專業服務戶293個。為充分發揮大中型農機具作用,提高農業標準化水平,通過落實購置大中型農機具補貼,大型農機具深松整地補貼等扶持政策,鼓勵農民采用大型農機具作業,今年全縣大型農機具整地面積197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85%,深松整地三年累計達158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68%,播種、中耕等農田作業全部是大中型農機具,各項作業質量基本達到作業技術標準。如邊疆鎮常勝村,車陸鄉車陸村等村屯,推行大型拖拉機和大型精量點播統一播種的大豆,真正實現了壟上雙行精量點播,壟體深松和測深施肥的壟三截技術標準,畝產大豆均在320斤以上。
(三)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優質產品。繼續實施調優、調專、調綠的種植結構調整戰略。一是大力推廣優質、優良農作物種植。通過落實國家對大豆、小麥、玉米、水稻作物良種補貼政策,極大的調動了廣大農民推廣應用優質、優良農作物品種的積極性,今年四大作物優質,優良品種普及率達98.5%以上。二是根據市場需求大力發展專用農產品。據統計今年高油高蛋白大豆種植面積達180萬畝,占大豆播種面積的85%。小麥種植品種全部是硬質麥。"龍麥26",和"龍麥30"。邊疆鎮高灘村、靠山村、車陸鄉**村等村屯春天與客商簽訂南瓜籽生產合同,秋收收獲時全部由客商按合同收購。其效益比同面積的大豆二倍以上。三是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生產。今年我縣種植業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生產面積130萬畝,占各種農作物播種面積的56%。其中a級綠色食品大豆7.98萬畝,圓蔥200畝無公害農產品大豆122萬畝。
(四)落實了部級大豆高產創建項目。今年我縣承擔部級大豆高產創建35萬畝,其中核心區2萬畝,落實在邊疆常勝村和車陸鄉車陸村各1萬畝。示范區8萬畝落實在9個鄉鎮9個村。輻射區25萬畝,落實在9個鄉鎮34個村在省農委的具體指導下,嚴格按農業部實施方案操作,使35萬畝大豆平均畝產386斤,比全縣大豆平均畝產246.2斤增產56.7%其中核心區2萬畝大豆畝產獲得220.8斤,比計劃目標增長0.4%。
(五)落實了現代農業科技園區、高產創建、麥豆論作示范區等項目。
1、實施了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為加快我縣現代農業建設步伐,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今年在全縣9個鄉鎮,12個村和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建13處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總面積3.5萬畝,通過推行土地連片耕作規模經營,推行大型農機具作業,統一供種,統一技術措施,將先進的管理經營機制,現代農業設備,先進的科學技術,綜合配套組裝在示范區內,充分展示現代農業增產增收的作用。13處科技園區大豆平均畝產達320.6斤比全縣大豆平均畝產246.2斤增長32.2%。
2、開展了部級大豆高產創建活動。今年,我縣承擔部級大豆高產創建35萬畝,其中核心區2萬畝,落實在車陸鄉車陸村1萬畝邊疆鎮常勝村1萬畝;示范區8萬畝,落實在9個鄉鎮9個村,輻射區25萬畝,落實在9個鄉鎮34個村,嚴格按方案實施,使35萬畝大豆高產創建項目區的大豆畝產獲得345.2斤的好收獲,比全縣大豆年均畝增長40.2%其中2萬畝核心區的大豆畝產441.6斤,創新縣大豆單產最高水平。
3、落實了省級麥豆輪作示范項目。今年我縣承擔省開發辦麥豆輪作示范項目,種植小麥3萬畝,落實在干岔子、百合、前進、遜河一、二村、新**、九**、三中心等8個村。在今年春旱嚴重的情況下,采取節水灌溉保苗,實現小麥畝產625斤的好收成,最高畝產達867斤,創歷史最高水平。
(六)實施了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項目
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的文件精神,我縣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進行了改革,由過去的鄉鎮管理,改為縣派出機構,由縣業務部門直接管理。為充分發揮農業推廣機構在發展現代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按照上級建設示范縣的要求,選擇大豆、北藥、小麥三個作物為我縣主導產業,確定常勝、車陸、雙河、干岔子、新**、克林河等6個村為大豆示范基地,面積為1.5萬畝,確定前進、奇克鎮苗圃為北藥示范基地,面積為1萬畝。培育科技示范戶1000戶,其中大豆示范戶600戶,北藥示范戶100戶,小麥示范戶300戶。確定技術指導員100名,北藥10名,小麥20名。經過一年的努力工作,圓滿地完成預定的各項工作指標。
(七)開展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
今年以來,我們通過開展科普之冬送科技下鄉、科技入戶等活動,把抓培訓,送科技等技術貫穿去年,椐統計全年工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360余次,廣播講座48次,科技大集13次培訓農民2.15萬人次,科技示范戶1000余戶,培訓縣、鄉、村農業技術人員370余人次,縣鄉科技人員下鄉1200余人次。
(八)大力推廣農業實用技術,提高農業科技水平。
今年我們在農業生產上重點推廣的農業技術一是測土配方施肥80萬畝。二是大豆壟三栽培153.2萬畝。三是45共分小壟密植技術60萬畝。四是種子包衣216萬畝。五是根瘤菌肥拌種8萬畝。六是生物肥3萬畝。七是中微量元素4萬畝。八是太空技術處理種子2萬畝。九是納米"863"種子處理5萬畝。十是深松整地技術198萬畝。
(九)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立足抗災奪豐收。在抓春耕生產工作上,我們把防災抗災奪豐收貫穿于備耕和春播生產全過程。針對我縣易發生的災害,采取的預防措施為:一是為防早霜對農作物的危害,今年通過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深入村屯農戶檢查了農作物品種布局與推廣應用情況,縣農委下發了《**縣20xx年主要農作物高產優質品種區域布局規劃》,杜絕品種越區種植,并在春播時積極引導農民適時早播。二是為防旱災對農作物的.影響,通過適時早播,抓苗齊、苗全、苗旺,增強農作物抗旱能力。水利部門從4月中旬開始,積極組織農民打抗旱井,投入資金購置噴灌設備,提高灌溉能力。氣象部門投入35萬元資金新購置人工增雨、防雹設施,積極應對不良氣象條件對農業的影響。三是為防洪澇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縣財政及有關部門通過整合資金,對江河堤壩進行加固建設,對易內澇地塊實施挖排水溝。四是為防治病、蟲、草害對農作物的危害,縣生資、農技部門積極籌集農藥,制定了防治預警預案。由于措施到位,防災、抗災物資準備充足,使發生自然災害時實現早動手、早防治,確保了農業生產安全。
(十)開展了農業保險。今年是農業政策性保險在我縣實施的第一年。我縣共有8個鄉鎮30個村參加了種植業保險,保險總面積為200,002.37畝,總保費為3,000,035.55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200,014.20元,省財政補助資金750,008.88元,縣財政補助資金450,005.34元,農戶上交保費600,007.11元。通過縣農委、財政、保險公司等單位共同對受災的參保地塊實地檢測,共確定絕產面積1.1萬畝,減產面積1.2萬畝,受災參保農民共獲得賠償93.8萬元,其中絕產賠償50.6萬元,減產賠償43.2萬元。
(十一)落實了第一批良種補貼工作。按照上級文件精神,今年對水稻、玉米、大豆、小麥實施全面積補貼。補貼對象為使用優良品種的種糧農民(種植者),實行有種有補、不種不補、誰種補誰。良種補貼的標準為水稻每畝15元,玉米、大豆、小麥每畝各10元。補貼發放工作中嚴格執行公正、公開、公平、透明的原則,于4月末前將省按照1224075畝播種面積標準,撥付給我縣的預補資金8571000元,以一卡通的形式全部發給種植者。按時圓滿完成全縣四大作物共計2273715畝良種補貼檢查核實上報工作。
村級農業工作總結5
20xx年,某區深入踐行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聚焦全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大使命,按照“爭先、創優、進位”的要求,以城鄉融合發展為抓手,以數字化改革為驅動,以持續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建設高品質都市田園為方向,高水平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重點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20xx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聚力增產保供,現代農業效益進一步提高。
全力抓好“米袋子”“菜籃子”生產,全年超額完成糧食播種(4.75萬畝)與蔬菜面積(3萬畝),新建萬頭慈湖牧業牧場順利投產。啟動糧食生產功能區規劃調整優化,通過農田空間一張圖數據平臺,線上線下推進耕地“非糧化”整治(整治優化8304畝),新建高標準農田(1761畝)。結合水美鄉村進行氮磷攔截溝配套提升,該項目已推薦20xx年省級評優。全面完成農藥包裝廢棄物和廢舊地膜回收任務(完成率均達100%)。推進慈城年糕等特色品牌建設,高質量實施微型盆景、精品果蔬、糧油制品等主導特色產業振興,加大優質品種引進,西瓜、草莓等8個農產品獲得省市級金銀獎。
深入開展政銀共建、村銀共建等活動,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落地,險種涵蓋水稻、小麥、奶牛、生豬等內容,(全年推出98個險種,保費707萬元)。
(二)聚力共同富裕,農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以鄉村空間功能提升、產業功能優化、農民增收致富為重點,集中力量打造甬某郊片區、莊橋老街片區、洪塘慈江片區、慈城云湖片區和慈城姚江農業公園片區五大鄉村共富單元。該項工作列入某區十大特色改革項目。成功打造某區牛奶省級農業全產業鏈和慈城年糕市級農業全產業鏈。開展銀杏幫扶促共富行動,創新開展低收入農戶綜合合性保險,全面消除了9000元以下低收入現象。推進“三位一體”農合聯建設,加快與農科院戰略合作,扶持發展農村電商。集體經濟發展穩中有增,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均達到100萬元以上、經營性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
(三)聚力改革創新,農村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
積極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閑置農房激活利用,(全區盤活農房2萬多平方米,吸引社會資本1.6億元,引進開發項目10個)。深入做好賦權活權文章,探索宅基地(農房)“三權分置”改革,已取得明顯成效(審批權證326宗)。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在一張圖”系統基礎上,結合數字化改革,新增了監管預警、疊加財務管理、“碼”上公開、集成界面等功能,
有效激發農村發展新動能。該項目已列入第一批XX省農業農村廳數字鄉村地區特色場景。推進片區鄉村治理改革,全面推進土地流轉、資產監管、農村停車亂等“一件事”集成改革,全面深化片區“聯防聯控、協同治理”機制,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治理融合。創建了一批省級善治村(6個)與省級清廉清廉村居示范標桿(1個)。
(四)聚力全域美麗,美麗鄉村面貌進一步改善。
大力實施新時代美麗鄉村“13511”工程,全面完成省特色精品村(1個)、示范街道(1個)、新時代美麗鄉村精品村(5個)等創建內容;推進外漕、童家等小集鎮式中心村、梳理改造村創建,“和美北山”示范帶入選省級共同富裕新時代美麗鄉村示范帶。制定農村人居環境管理長效體系,統籌全區涉農資金4000萬元用于村莊環境提升,村莊環境面貌持續提升,農村公廁規范化管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引入高校智囊探索走“藝術點亮鄉村”之路:與某大學潘天壽藝術學院、甬上西泠等合作研究“城鄉再造”鄉村風貌提升。大力推進水美某建設,完成編制《某區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等水利規劃。結合鄉村建設、農田治理及河道整治,區塊化推進水利建設,打造了一批村美、田美、河美的“三美”鄉村。
(五)聚力和諧穩定,安全生產底線進一步夯實。
深入開展涉漁涉海領域“遏重大”百日攻堅行動,扎實推進安全隱患排查、防范商漁船碰撞、掛靠漁船整治、“證業不符”漁船整治等重點工作。強化全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構建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追溯平臺實現規模生產經營主體全覆蓋(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強化生豬檢疫安全防控,切實抓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建設,提前完成變型拖拉機(56臺)報廢淘汰任務。
二、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我局將繼續緊緊圍繞農業農村的中心工作,直面困難和矛盾,以共同富裕為落腳點,以數字化改革為手段,以鄉村治理為引領,通過創建提升、項目提速、改革提效、合作提智推進農業農村工作邁上新臺階。重點抓好以下五項工作:
(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夯實共富鄉村基礎。
一是聚焦農產品穩產保供主責。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加快本地蔬菜品種結構調優,推進畜牧漁業高質量發展,切實保障“米袋子”“菜籃子”有效供給。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生產任務。二是聚焦農業高質量發展主線。加快推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高標準推進國家級農業園區和農業強鎮創建,深入實施“兩進兩回”、主體培育、品牌振興、資本賦能等專項行動,做強優勢產業,擦亮“慈城年糕”的金字招牌,扎實推進“雙強”行動,打造全區現代化糧食產業園,謀劃一批高標準農田維修項目,探索嘗試高標準農田設施保險。三是聚焦綠色精品主題。以農業科技合作項目為載體,加強與農科院關于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戰略合作,加快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升級打造。深化“肥藥兩制”改革,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全面全程加強農業投入品數字化精準管控,完善農業綠色發展標準體系,推行農牧對接、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和生態種養模式。
(二)建立健全增收幫扶機制,展現共富鄉村優勢。
一是實施農民收入倍增行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服務經濟、融合經濟,培育壯大鄉愁產業,拓展農民增收渠道,支持農村能人帶動農民創業。力爭20xx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國民經濟增長同步。二是實施低收入群體精準幫扶行動。持續抓實村企結對工作,完善低收入農戶綜合性保險,深化低收入農戶數字化擴面工作,確保低收入農戶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確保沒有9000元以下的農戶。三是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提升行動。實施村集體經濟鞏固提升五年行動,以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為重點,探索開展村級物業改造提升、產權交易增效提質等方式,建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庫,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盤活村級集體存量資源,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
(三)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增強共富鄉村動力。
一是推進數字鄉村重點業務系統建設。加快推進核心業務數字化,數字賦能提升“肥藥兩制”、漁船精密智控、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低收入農戶幫扶、智慧水利等業務系統。其中農村集體資產“一張圖”管理系統,爭取列入省數字化改革揭榜掛帥項目。二是推進鄉村產業數字化轉型。重點推進數字農業園區、數字農業工廠(數字牧場、數字漁場)建設,計劃對3個種養殖基地進行數字化提升。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村工程,依托某抖音電商直播基地、某(前洋)直播中心,將直播產業引入鄉村,大力培育農業直播新業態。三是推進鄉村服務數字化建設。推廣應用“浙(甬)農碼”,打造鄉村數字化移動端統一服務窗口。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垃圾分類、公共廁所等領域美麗鄉村智慧治理示范建設。依托省平臺推進“跟著節氣游鄉村”等場景應用,加快全區農家樂(民宿)數字化轉型升級。
(四)突出抓好農村集成改革,激發共富鄉村活力。
一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結合“兩非”整治,鼓勵通過整村流轉等方式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探索承包地經營權在公開市場的流轉機制。探索集體資產有效實現形式,盤活農村“沉睡”資源。二是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施閑置農房激活計劃,以自然資源部門的地籍信息為基礎,謀劃建立閑置農房數據庫,探索閑置
農房開發利用機制,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深化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資源有償退出機制,引導符合條件的村社逐步實施股權靜態管理,為實現股權權能的流轉、抵質押、有償退出等創造條件。三是深化“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探索與市供銷社在為農服務上的深度合作,建立起以區農業農村局牽頭,甬豐農資公司和慈湖農業開發公司共同參與的農合聯實體化運作機制,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
(五)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重塑共富鄉村面貌。
一是“項目化”推進美麗鄉村創建。推進藝術振興鄉村試點擴面,開展“藝術賦能鄉村”試點,高水平打造美麗鄉村精品線。計劃完成創建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9個,創建特色精品村1個,推進梳理式村莊改造10個。二是“品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深化“環境論英雄”理念,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公廁、污水、道路等一體化運維機制。三是“多元化”打造未來鄉村建設。突出鄉愁鄉韻,因村施策,通過梳理式改造、藝術賦能等方式,以“三化”(人本化、數字化、生態化)、“九場景”(未來鄰里、文化、健康、低碳、產業、風貌、交通、智慧、治理)為核心,打造都市鄉村、田園城市的標桿樣板。計劃推進慈江、外漕2個未來鄉村建設。
村級農業工作總結6
20xx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龍頭企業建設為重點,農民增收為核心,按照基地開發抓特色、產品開發抓龍頭、市場開發抓協會、依靠科技上檔次的發展思路,通過建基地育龍頭,重質量樹品牌,抓服務創環境,夯實了產業基礎,有力地推進了我市農業產業化進程。20xx年全市農業產業化產值達到47億元,比上年增長34%。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5家,年銷售收入實現15億元,利稅總額1.2億元,出口創匯1578萬美元。有2家企業進入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行列,4家企業進入xx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行列。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園區、育龍頭,打造農業產業化的強勢主體
20xx年,我們以園區建設為重點,努力打造龍頭企業的對接平臺。我們重點規劃了鐵西、城南、慶云、八寶、中固等五個工業園區,在每個園區內都專門規劃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區。其中鐵西工業園區占地15.6平方公里,是遼北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輻射帶動作用最強的工業園區。中固工業園區是去年新規劃建設的,規劃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園區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于20xx年8月14日正式開始動工,經過70多天的艱苦工作,園區各項工程于10月末全部按期完成。共投入資金1100萬元,鋪設下水管線5500延長米,新修黑色路面4公里,安裝路燈114盞,架設電力和通訊線路3000米,修復景觀大堤1500米,新砌石籠壩4道,栽植綠化風景樹1.6萬株,實現了園區美化、亮化、綠化。當年就引進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即開原市大豆蛋白有限公司和開原市亞輝禽業有限公司等兩個超億元項目,實現了當年規劃,當年建設,當年投入生產的目標。我們在抓好園區建設的同時,還突出抓好了龍頭的引進和培育,按照“誰有能力誰牽頭,誰能牽頭扶持誰”的原則,對重點龍頭企業予以傾斜,使一批規模較大、實力較強和輻射帶動能力突出的農業企業迅速成長、不斷壯大。20xx年我市共新上投資額超20xx萬元的農業產業化項目15個,其中超億元項目6個,總投資35億元,當年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4.2億元。其中大連金信集團投資建設的燃料乙醇項目總投資21億元,是遼北投資額最大的農業產業化項目。龍頭企業規模的壯大,進一步拉長了我市的農業產業化鏈條,目前我市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嬴德肉禽、勝利牧業為龍頭的肉雞鏈條,以凱祥鴨業、亞輝禽業為龍頭的鴨鵝鏈條、以雨潤為龍頭的生豬鏈條,以東羽乳業、明光乳業為龍頭的奶制品加工鏈條等10大農業產業化鏈條。
二、建基地、興產業,構筑農業產業化的“第一車間”
我們按照“圍繞龍頭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場建基地,連片開發建基地”的思路,堅持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優質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狠抓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著力構筑農業產業化的“第一車間”。優先扶持了綠色水稻、良種繁育、蔬菜、苗木花卉、煙葉、水果、生豬、肉禽、肉牛、乳制品等重點產業。形成了以慶云、八寶為主的綠色稻米基地,以馬家寨為主的良種繁育基地,以靠山為主的苗木花卉基地,以松山為主的優質水果基地,以慶云、三家子、業民、老城為主的蔬菜基地,以八棵樹、李家臺為主的煙葉基地等6大農業產業化種植基地,基地面積達到40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30.7%。在規模基地的聯合帶動下,我市農業正逐步實現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由“分散型”向“集約型”轉變。20xx年,我市綠色水稻面積達到12萬畝,蔬菜面積達到24萬畝,優質水果面積達到18萬畝,苗木花卉面積達到6萬畝,煙葉面積達到2萬畝。肉牛飼養量達到41萬頭,豬飼養量達到111萬頭,禽飼養量達到2910萬只。村外畜牧小區達到80個,養殖專業鄉鎮15個,養殖專業村48個,養殖專業戶5000多戶。形成了靠山苗木花卉、慶云綠色水稻、八寶蔬菜、三家子草莓、業民大蔥、老城大蒜、松山水果、業民生豬、威遠肉雞、八棵樹肉牛等一批特色產業專業鄉鎮。
三、拓市場、活流通,架起農業產業化的堅實橋梁
在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堅持一手抓生產、一手建市場,農產品商品率不斷提高。我們重點是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本地批發市場。我們重點對老城蔬菜批發市場、鐵西種子銷售市場、水果批發市場、八樹樹黃牛市場、古城堡黃牛市場等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強管理,完善設施,提高了市場的交易能力。二是開拓外埠市場。我們先后組織我市的嬴德、鶴采、圣亞等龍頭企業參加平壤國際農產品展覽會、沈陽第x屆國際農產品展銷會等各類展會,進一步提高了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拓寬了農副產品的銷售渠道。目前,雨潤的豬肉制品、嬴德的雞肉制品、鶴采的綠色無公害大米、圣亞的蔬菜制品及靠山的花卉苗木、三家子草莓等一批優勢農產品在沈陽、長春、四平、上海等大中城市及山東、浙江、江蘇等沿海發達地區市場均占有一席之地。三是積極培育中介組織。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通過政府引導和農民自發組織相結合,放手發展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狠抓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培植和扶持了一批購銷實體、種植能手和專業大戶。
【村級農業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村級黨建工作總結01-18
設施農業工作總結12-17
村級換屆選舉的工作總結范文04-21
村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03-01
村級反詐騙工作總結(精選6篇)11-12
村級防老詐騙工作總結(精選5篇)11-12
村級貧困證明10-19
2018村級土地確權工作總結03-04
村級反詐騙工作總結范文(精選7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