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族團結一家親心計劃
2017民族團結一家親心計劃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2017民族團結一家親心計劃,歡迎參考~
為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和《青海省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實施綱要》,促進全縣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全力開創門源跨越式科學發展新局面,縣委、縣政府根據《中共海北州委、海北州人民政府<關于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的意見>》(北發〔20xx〕22號),決定在全縣進一步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一、指導思想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題,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全面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縣十五次黨代會確定的“加快實施五大戰略,建設五個特色發展區;著力推動五大工程,積極打造五個門源”的發展思路為切入點,以加快發展、改善民生為根本,以解決問題、維護穩定、共創和諧為重點,廣泛動員各族群眾,調動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不斷鞏固和發展全縣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基本原則
――黨政主導,群眾主體。充分發揮各級黨委政府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過程中的組織推動作用,統籌謀劃、分類指導、有序推進;充分尊重各族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動員全民廣泛參與,共創共建,使創建工作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突出重點,解決問題。標本兼治,重在治本,依法治理,牢牢把握主動權,有效維護社會穩定;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認真查找和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深層次問題。
――重在基層,貴在創新。堅持重心在基層、關鍵在基礎,健全完善基層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長效機制,增強創建工作實效性;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尊重實踐,鼓勵探索,體現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征,增強創建工作創新性。
――典型引路,全面推進。不斷總結經驗,大力培育和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增強創建工作的感召力、親和力、影響力;注重貼近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靈活運用多種方式方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引領創建工作整體推進。
三、總體目標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總體目標任務是: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走在全州乃至全省前列,推動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與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建設成效顯著。初步建成現代冷涼特色農業示范區、海北州生物園區、高原生態旅游示范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示范區和全州乃至全省牧區教育體制改革示范區,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區域經濟長足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壯大。到20xx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0%;縣屬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8%。
――民族團結更加穩固。民族政策法規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各族群眾親如一家,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得到鞏固和發展。少數民族干部占干部總數的比例、少數民族領導干部占領導干部總數的比例均達到60%以上,民族干部和人才培養選拔走在全州前列。全縣90%的鄉鎮、80%的村(社區)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寺院創建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或示范單位。全面建成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和諧,具有綜合示范效應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大力推進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繼續狠抓義務教育,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建立縣鄉聯通共享的教育信息中心,加強校園安全管理,發展現代遠程教育,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全面完成教育布局調整工程,推動教育體制改革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牧區前列。全縣適齡兒童入學率、完學率、畢業率達到100%,初中階段入學率保持在98%以上,15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年以上,學前教育在全州乃至全省實現領先;實現村村都有科技指導員和明白人,鄉鎮都有科技副鄉(鎮)長,建立以互聯網為平臺的農牧區科技信息服務體系,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0%以上。扎實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力爭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農牧區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公立醫院改革、全科醫生培養五個方面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牧區前列,力爭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以上,新型農牧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8%以上;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困難群體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文化軟實力進一步增強,各民族文化藝術得到保護和發展,華熱服飾、回族宴席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品牌力和影響力得到提升。縣鄉建成一批文化骨干工程,所有建制村實現有文化活動室、農(牧)家書屋、科普欄、體育設施和廣播電視、通信全覆蓋的“四有兩覆蓋”目標。發展地域特色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層次和競爭力顯著提升。
――共同理想弘揚升華。持之以恒用社會主義理想引領社會思潮,大力倡導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各民族共識,不斷增強“兩個共同”、“四個認同”、“五個維護”意識。建設一批民族文化傳承基地展示點、民族文化特色村,培養鄉土民族文化能人和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文化創建活動,培育形成特色鮮明、內涵深刻的門源精神,全民素質顯著提升。
――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完善提升“八大工作體系”,全面實現“五個有效”、“五個防止發生”、五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目標;健全社會管理體制,完善社會管理機制,創新社會管理方式,著力提升社會管理水平,繼續鞏固和提高“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成果。
――民生保障改善提升。力爭民生保障水平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平。100%的行政村通水、通電、通路,基本解決城鄉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城鎮環境整潔優美,村容村貌特色鮮明,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宜居水平不斷提升。健康服務體系逐步完善,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1歲。就業機會更加充分,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農牧區70%以上的富余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2%和18%,全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實現過萬元。健全完善多層次、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全力實施扶貧解困,完成各專項扶貧攻堅計劃,減少貧困人口。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走在全州前列,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示范區。
――基層基礎不斷強化。多途徑充實基層工作力量,提升基層組織戰斗力;多層面提高基層工作待遇,強化面向基層的用人導向,建立激勵機制;全方位改善基層工作條件,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全面加強各領域的基層黨建工作,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堅強戰斗堡壘。
四、實施步驟
在推進步驟上,按照一年強基礎,兩年創示范,五年再提升三個階段,分步實施。
【民族團結一家親心計劃】相關文章:
民族團結一家親口號09-26
民族團結一家親作文(精選16篇)02-10
民族團結一家親作文(通用24篇)09-01
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800字(精選26篇)05-26
有關于民族團結一家親作文(通用27篇)09-20
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計劃01-09
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主持詞(通用17篇)05-26
民族團結征文06-12
民族團結一家親發言稿(精選10篇)10-25
民族團結一家親演講稿(通用11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