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兒科工作計劃3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兒科工作計劃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兒科工作計劃 篇1
20xx年新生兒科在醫院護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圍繞“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之新生兒科工作方案”的具體工作部署,進一步提升了新生兒科的護理質量,確保了醫療護理的安全,新的一年即將迎來,在這嶄新的一年,我科將繼續發揮整體團隊精神,用我們的“愛心、細心、責任心打造一支精英隊伍,現將20xx年新生兒科工作計劃如下:
一、重培養、抓素質、學知識、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1、由于新生兒科是無陪護病房,護士長應轉變護士的服務理念,首先該科護士應該熱愛新生兒科工作,擁有“慎獨”的精神,護士工作量繁多,壓力和責任重大,首先護士長應關心、愛護護士,排班實行彈性、人性化。首先征求護士每周所需,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根據情況盡量滿足護士的需要,對于不同層次的護士給予指導幫助,多與護士、醫生溝通,細心觀察護士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狀態,減少不良情緒對工作造成的影響,創建一個學習氛圍良好、凝聚力強的新生兒救護團隊。
2、科室制定20xx年每月業務專科業務學習計劃、每月專科技術培訓計劃、有記錄。新進護士學習新生兒常見技術操作的并發癥,并熟練掌握新生兒應急預案的處理流程,每月定期開展專科護理查房、疑難病例討論。由責任護士介紹病情,主治醫師介紹診療措施,科主任進行治療護理需要提醒的問題部分進行展開討論,有分析、有記錄、有整改措施。進而充實護士知識包
3、護士實行層級管理,分組分層,質控組長黃莉惠協助科室質控工作,并每月檢查護理文書和護士學習筆記(專科護理查房)及時晨會反饋缺陷,讓護士明白需要改進和提升的方向。
4、護士長重點抓護士的行為管理,對新調入、有情緒、思想浮躁的護士及時談心指導,做到重點交接、重點跟班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杜絕不良事件
二、加強核心制度的學習、注重細節管理,杜絕不良事件的發生
1、制定核心制度學習計劃,每月初晨會帶領大家學習核心制度相關內容,并針對學習內容進行相關本科執行時的注意事項以及缺陷分析,讓大家能運用核心制度自覺約束自身的護理、醫療行為,月底對核心制度進行理論考核,考核形式有;隨機提問、考核試卷、默寫筆試等,并在不良事件分析會上進行點評記錄,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2、護士長加強安全管理,重點查看特殊線路、特殊電器等的使用情況、其次抓好重點藥物、特殊藥物、高危藥物的使用。護士長制定各室管理質量標準
3、每月護士長積極總結分析各班次、各班護士、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與醫生溝通發現隱患,并在每月不良事件分析會上組織討論分析總結,讓護士積極發言,護士長做總結分析。
三、控制醫院感染。確保醫療護理安全
1、 科室成立以“科主任”為一把手的領導小組,全面落實控感專職人員職責,協助科室做好各項感染控制工作。并及時召開全體醫務人員會議,讓科室每一位醫務人員統一思想,提高控感意識,自覺遵守新生兒科各項消毒隔離制度,并學習《河南省醫療機構重點部門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要點》的每項內容,根據科室現存問題由控感小組討論分析本科室存在的問題,找出問題后,寫出整改的具體措施并組織實施,并上交控感科關于新生兒科的整改意見,以便讓控感科進行指導整改措施是否到位并持續改進
2、組織學習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護士長每天了解護士洗手的五大時刻是否掌握、洗手依從性率、正確率、知曉率、執行率是否的達到80%--90%.每周調查填寫手衛生依從性調查表,總結分析影響洗手依從性的原因。
3、督導保潔員的環境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工作,定期做環境物體表面的培養分析,并對培養結果進行討論,總結存在的缺陷根據缺陷提出整改措施。
4、加強配奶間的環境管理,認真執行配奶間管理制度。每周三進行環境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工作
5、嚴格管理外來人員的探視制度,工作人員凡有傳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皮膚化膿性疾等暫停與新生兒接觸。嚴格限制進入新生兒病房人員,進入新生兒病房須更換清潔、專用工作服和工作鞋。診療操作時戴口罩、帽子,必要時戴手套。禁止未穿工作服隨意進入新生兒病室。
6、新生兒室不設陪護、周二、周五探視。病情家屬進入探視者應嚴格按要求更衣、戴口罩、換專用鞋并洗手后方可進入。患流行性感冒或皮膚化膿性疾病者謝絕探視。
7、運用五常法的管理方法:
1常組織 原則:判斷必需的和非必需的物品,并將必需的物品放到易觸及的地方,標示清楚,非必需的物品根據使用頻率進行整理。 治療室:藥品基數固定,標示清楚各個抽屜藥盒按照標示放置。急救車班查對,急救藥品用后及時補充,氣管插管盤用后清潔消毒處于備用狀態。
辦公室:各個抽屜規范放置,廢棄紙張能利用的整理后充分利用,檢查表格分門別類,標示清晰。
治療車:標配清晰,分類放置,治療結束后整理清潔各個層面。
備用物品:每月按計劃領用,并固定放置,位置易拿取。
檢查:護士長每日交接班前后檢查,督導護士按規定放置物品位置。
2:常整頓 原則:要用的東西依規定定位,定量,明確表示,擺放整齊。
方案:護士長經常督導并檢查,善于在檢查中發現問題,并針對缺陷提出整頓措施。
3:常清潔 原則:消除工作場所各個區域的臟亂,保持環境、物品、儀器設備處于清潔狀態,防止污染發生。
保潔員:加強保潔員的相關控感知識培訓,規范工作流程,要求地面每天兩次濕式清掃,拖布標示清晰。暖箱5天終末消毒,運行暖箱外面用清潔毛巾擦拭,內含氯消毒擦拭。質控人負責檢查維修及保養,保持處于正常運行狀態。
配奶間:奶瓶嘴及時清晰,并要求奶瓶清潔透亮。儲物柜清潔,包布每天清洗。配奶間桌面清潔干燥。 檢查衛生死角,如發現問題及時清掃。 每月底進行衛生打掃除。
4:常規范 原則:要求每位醫護人員常規范自己行為。 要求護士交接工作前后,物品定位,擺放整齊,衛生清潔
護士長晨班交接查夜班工作,做完治療后查主班工作及總務工作。下午查母嬰同室工作,并把質控缺陷反饋給晨會。規范護士行為 5:常自律 原則:要求本科室人人依規定辦事,養成好習慣,并堅持前四項管理,堅持把五常法管理納入護理質量檢查內容中,形成制度,人人養成自覺遵守。
四、加強護士長的精細化管理,提高管理質量
1、 每季度制定圍繞護理服務需要改善的重點工作實施方案、計劃安排,并圍繞重點工作每月督導檢查計劃落實情況并記錄,月底召開專題會議一次,對開展的季度重點工作進行反饋總結,持續改進。并上交護理部進行該項工作的評議審核。通過開會護士思想有所轉變,明確了自己的工作目標,熟悉了護士長的質控環節,進一步提升了各個環節護理質量的工作要求。
2、 護士長做好五查房:晨交班時查夜班護理質量及晨間護理質量,10:30查分管護士治療情況,下班查看中班病情交接情況,14:00查看中班護理質量,17:30下班查看小夜交接情況,并安排夜班護士注意事項。護士長周一、周四帶領護士進行大查房,告知特殊患兒存在的潛在并發癥,以充實護士知識和對該疾病的認識,提高護士對新生兒各個疾病并發癥的預見性。
3、 嚴格按照護士長手冊順序進行護理質量的檢查和控制,并制定護士長日常工作流程,有計劃有目標進行管理。
五、進一步延伸優質護理服務---加強醫患溝通、做好健康教育、確保健康教育效果
為了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態度,做好“三好一滿意”的全面工作
(1)護士長善于觀察每位護士在臨床溝通方面的不足之處,給予談話指導,循序漸進的提高護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護士長規范入院宣教內容、出院指導內容、母嬰同室的巡視和與家屬的告知是否全面
(3)門口制作相應的健康宣教欄如:早產兒的喂養、出院指導等并在每周二、周五探視時召開公休座談會,重點強調為什么要有嚴格的探視制度?患兒的喂養問題?尤其是早產兒的喂養及護理,認真回答家屬的疑問,耐心解釋。主管醫師詳細交談患兒目前的納奶情況?、病情處在什么階段?出院的大概時間?化驗結果異常的轉歸,讓家屬充分了解患兒的病情,出院后進行電話回訪,共同關注患兒的成長,做好了進一步的延伸護理服務,達到了家屬滿意、群眾滿意、社會滿意的效果。
兒科工作計劃 篇2
20xx我院在新的務實型領導班子領導下的'關鍵年頭,對醫各科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我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兒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加快改革開放,貫徹領導意圖,繼續深入開展醫療管理年和醫療質量管理效益年活動,切實解決群眾病痛,不斷將兒科各項工作推向前進。
一、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切實把“以患者為中心”印在心中、刻在腦中、落實到行動中,充分尊重病人,理解病人,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一切工作圍繞病人展開,把以病人為中心作為我們各項工作的出發點,也作為檢驗我們的標準,圍繞便捷、高效、優質、低價切實可行患者做實事。
二、狠抓“醫療質量” 強化規章制度建設
全面落實醫療衛生法律、法規、醫療制度及醫療護理操作規程首診醫師負責制、醫療質量專項檢查制度以提醫療質量。
三、強化科室文化建設
倡導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努力營造昂揚銳氣、蓬勃朝氣、浩然正氣。
四、教學計劃
兒科教研組在我院肩負著兒科教學、科研、課程建設及教書育人等任務。要按照教學大綱,落實教學計劃,安排實習生帶教工作。對教師的教學事故或在教學質量上出現的嚴重問題及時處理。安排教研組的各種教學查房。完成醫院領導、科教科交辦的其他工作。努力開展科研,爭取出成果。
五、爭取搞好兒科病房,不斷進步。
兒科工作計劃 篇3
走過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xx年,我們滿懷希望與信心迎接著20xx年的到來,在新的一年里我們新生兒科的全體醫護人員將齊心協力、患難與共、共同奮斗一如既往的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現將一年的護理計劃整理如下:
一、認真執行院部、護理部及院感辦下達的各類制度及工作任務。并積極組織學習,督導各項工作完成情況。
二、加強重癥監護室的消毒隔離制度及基礎護理質量,完善母嬰同室的健康宣教。
三、加強護士在職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一)抓好護士的“三基”及專科技能訓練與考核工作
1、重點加強對新入院護士、聘用護士、低年資護士的考核,強化她們的學習意識,計劃上半年以強化基礎護理知識為主,增加考核次數,直至達標。
2、加強專科技能的培訓:制定出周期內專科理論與技能的培訓與考核計劃,每月組織考試、考核一次,理論考試要有試卷并由護士長組織進行閉卷考試,要求講究實效,不流于形式,為培養專科護士打下扎實的基礎。
3、基本技能考核:入科護士必須人人掌握各類儀器的操作、常見病的護理措施及新生兒復蘇搶救技術。
4、強化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組織進行一次規章制度的實際考核,理論考試與臨床應用相結合,檢查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
(二)更新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專科護理技術水平。隨著護理水平與醫療技術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有計劃的選送部分護士外出進修、學習,提高專業知識水平。計劃如下:
1、3月、6月各派一名科內業務骨干參加自治區新生兒專科培訓班
2、其余每月份里分別派送科內護理人員進修學習,改變護理理念,從而提高自身素質和臨床護理質量。
四、加強護理質量過程控制,確保護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尤其是需提高護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要發揮科室質控小組的督導作用,明確各自的質控點,增強全員參與質量管理的意識,提高護理質量。
(二)建立檢查、考評、反饋制度,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問題,及時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三)進一步規范護理文書書寫,從細節上抓起,加強對每份護理文書采取質控員--護士長,定期進行護理記錄缺陷分析與改進。(四)加強護理過程中的安全管理:
1、每月進行護理安全隱患及做好護理差錯缺陷、護理投訴的歸因分析,多從自身及科室的角度進行分析,分析發生的原因,應吸取的教訓,提出防范與改進措施。對同樣問題反復出現的個人,追究個人的有關責任。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強調二次核對的執行到位,加強對護生的管理,明確帶教老師的安全管理責任,杜絕嚴重差錯及事故的發生。
3、加強科室硬件設施的常規檢查意識,平時注重對儀器性能及安全性的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持設備的完好。
五、深化親情服務,提高服務質量
(一)在培養護士日常禮儀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護理操作用語,護患溝通技能。培養護士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
(二)注重收集護理服務需求信息,發放滿意度調查表等,獲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饋信息,及時的提出改進措施,同時對護士工作給予激勵,調動她們的工作積極性。
六、做好教學、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護理師以上職稱的護士負責實習生的帶教工作。
(二)重視帶教工作,經常檢查帶教老師的帶教態度、責任心及業務水平,安排小講課,了解實習計劃的完成情況,做好出科理論及操作考試。
(三)增強科研意識,力爭年內開展新技術項目1~2項。
我們相信只要努力認真做好以上工作,我們在20xx年中的工作中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推薦】兒科工作計劃3篇】相關文章:
兒科護士工作計劃03-08
兒科科室工作計劃03-04
兒科護士2022工作計劃03-03
兒科護士個人工作計劃12篇03-06
兒科護士長個人工作計劃03-02
護士兒科實習鑒定01-05
兒科實習實習心得03-13
兒科實習鑒定15篇11-12
新生兒科實習心得10-21
2021兒科護理實習鑒定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