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驗收工作報告
項目驗收,也稱范圍核實或移交。它是核查項目計劃規定范圍內各項工作或活動是否已經全部完成,可交付成果是否令人滿意,并將核查結果記錄在驗收文件中的一系列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項目驗收工作報告,歡迎參考閱讀!
篇一:項目驗收工作報告
驗收檢查組:
現將我校“教學點數字資源全覆蓋”工作情況進行如下報告,妥否,敬請批評指正。
一、我校對項目實施的認識。
“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是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加強推進教育信息化當前幾項重點工作之一。實施“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幫助各教學點開好國家規定課程,為農村邊遠地區適齡兒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重大舉措;是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農村偏遠地區教學質量,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具體行動。
二、項目驗收內容綜述。
20xx年秋季開學,康縣項目辦給我校配發了電腦,我校及時組織教師安裝、試用,一切正常。學校把安裝該設備的教室命名為“多媒體教室”,并起草了《秧田小學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教 務處制作了《多媒體教室授課記錄》,一切使用正常。我校技術支持教師王成同志全面負責我校教師的培訓工作,教師們收獲很大,感受到了先進教學方法的優越性。學生在里面上課,豐富了孩子的視野,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體驗了先進的教學模式,感到非常自豪,認識到
他們是幸福的一代。
根據上級文件要求,要把信息技術作為教育教學應用的主戰場,特別要把信息技術應用作為提高邊遠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有力手段和途徑。學校為了讓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面向學生,走進課堂,用于教學”,要充分發揮中心校的作用,組織經常性的教學研究活動,有針對性的提高教學點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積極探索在教學點與中心校開設同步課堂、開展網絡教研和網絡備課,切實提高各教學點教育教學質量。具備網絡接入條件的項目教學點,要建立網絡親子熱線,增加留守兒童與外出務工父母的交流機會。
康縣三河學區秧田小學
20xx年10月25日
篇二:科技計劃項目驗收工作總結報告.技術總結報告編寫提綱
科技計劃項目驗收工作總結報告編寫提綱(試行)
一、項目概述的內容應包括:
項目的基本信息,包括來源及立項依據,承擔人,研究目的、用途,主要研究內容,技術方案、方法和技術路線的選擇等。
二、項目研究進程與主要工作
項目研究過程中的工作開展情況。包括工作過程的描述,遇到的問題,采取的措施、方法,取得的結果。
三、合同指標的完成情況
對應合同約定的內容,合同規定的具體研究內容,技術指標、效益指標及工作指標的實際完成情況。
四、項目創新點和取得的突破
項目的主要創新點和取得的成果突破等。
五、項目經費使用情況
包括財政撥款資金,配套經費,自籌經費的到位情況及支出情況,特別是對市財政撥款的使用情況做必要說明。
六、項目人員組成及分工
項目組成人員在項目研究過程中的分工及主要承擔并完成的主要工作情況。
七、項目取得的成效
項目研究對學科建設、行業技術進步、新興產業培育及社會進步、自主創新等方面的意義;獲得的`經濟、社會效益,通過項目研究產生的變化。
八、對項目執行情況的自我整體評價,對項目應用和轉化的設想、建議
九、需要重點說明的內容或其他需要說明的內容
注:本提綱適用于市科委(除基礎項目)各類科技計劃項目,項目驗收工作報告編寫中應包含以上內容。
篇三:項目驗收總結報告
根據國家林業局和省林業廳的要求(計建函[XX年]160號、林辦[XX年]139號),對“十五”期間林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展竣工驗收總結工作。我局給予該項工作高度重視,及時將國家和省廳的要求通知到項目建設單位,并提出了具體的貫徹意見和工作要求,組織了相關部門和相關業務處室人員,按照省廳下發的林業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清單,對全市25個林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了認真清理。對具備驗收條件尚未驗收的項目,組織實施了驗收;對不具備條件的項目,提出了要求。現將項目執行情況和竣工驗收工作匯報如下:
一、項目執行情況
“十五”期間,國家林業局和省林業廳對都市林業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在計劃下達的整個林業固定資產項目建設中,列入林業固定資產竣工驗收清單的建設項目共計25個,總投資達到3769.1萬元。其中:國家直接投入并到位投資2677.5萬元,地方配套投入1092萬元,實際到位795.9萬元。項目完投資3448.9萬元,我市項目以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種苗工程建設類為主,兩類項目的國家投資占項目總投入的89%,其余科技支撐、國營林場扶貧等項目占11%。截止目前,除崇州市鞍子河自然保護區項目由于資金于XX年才到位,由于項目設計的保護站尚未建設,通訊光纜的架設時機不到,項目資金仍在賬上,目前正在加緊建設外,其余建設項目全部完并已投入運行。
從項目的執行情況來看,絕大多數是好的,達到了項目建設目的,項目在我市的野生動物保護、工程造林、城鎮綠化和優質苗木的提供和推廣等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項目效與評價
由于國家林業局和省廳對都市的林業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通過一批林業固定資產項目建設,加速了我市林業發展進程,對促進都市生態環境質量的提高和森林資源的增加起到了積極的推動。特別是一大批林業種苗基礎設施設備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項目的建設并投入運行,為我市林業種苗工程建設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提供了前提條件。在25個林業建設項目中,涉及到的種苗工程達16個,國家投資1086萬元,地方配套283.1萬元,項目完投資1369.1萬元,占全部項目投資總額的39.6%;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4個,國家投資1352萬元,地方配套501萬元,項目完投資1853萬元,占全部項目投資總額的53.7%;其它5個林業建設項目,國家投資215萬元,地方配套11.8萬元,項目完投資226.8萬元,占全部項目投資總額的6.7%。 由于大量種苗工程項目的建并投入運行,為全市片造林提供了良種壯苗。林基地已經形規模并逐步進入投產期,和市林木良種繁育中心等一批骨干苗圃建以后,為我市的綠化建設在優良種苗供給上起到了積極作用,確保了近年來全市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大面積的造林用苗。特別是在我市引進和發展筍材兩用竹的過程中,骨干苗圃發揮了作用,承擔了竹苗引進和繁育工作,保障了全市13萬畝筍材
兩用竹推廣任務,目前,全市麻竹筍年產量達到15萬斤,為林農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十五”期間,全市累計造林面積達95.66萬畝,造林種苗質量顯著提高;森林覆蓋率由“九五”末的29%提高到“十五”期末的35%;
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的加強,使我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一批野生動物保護站、觀測點的建,促進了我市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規范化運轉,保護站等,使大熊貓等野生動物在自然保護區得到進一步保護,數量不斷增加。近期內在我市出現的“勝林一號”放歸;金絲猴數活動范圍擴大,常在旅游景點與游人相遇;野生鳥類明顯增加,在城區時常可見。都充分說明了我市森林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以及人們生態意識和保護動物意識的明顯提高。
三、存在問題和建議
問題1:骨干苗圃項目設計、批復與實際投入不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功能的發揮。
XX年和XX年,國家分別下達給我市骨干苗圃建設項目7個。各項目承擔區縣按照要求,由具備設計資格的省林業設計院對項目進行了初設,并經省廳批復。按照設計要求,每個骨干苗圃項目,國家投資在80—100萬元。但實際投資均為40萬元,再加上地方配套投資不能完全兌現,致使項目建設內容受到限制和縮減。但苗圃類林業建設項目與工業建設項目不同,雖然縮減了大量建設內容,仍能依據土地這一自然條件進行苗木生產,但與我們建設骨干苗圃所要求的高起點、高質量和高科技含量育苗,確不相適應。
建議:國家將小型林業基建項目的投資計劃、資金以及項目建設的要求,通過省廳直接下達給地市州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充分調動和發揮地市州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能。提出上述建議,一是地市州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所轄縣區更為了解,對是否應該立項和建設規模更有發言權;二是地市州可依據建設項目在區域的地位與作用,有爭取同級財財政配套的可能;三是較之于國家和省廳,地市州對承建單位有更明顯的監控能力,更有利于項目建設。 問題2:地方配套資金確有困難,致使建設項目不得不打折扣。
地方對林業建設項目的積極性非常高,通過項目建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當地林業建設的快速發展。但是,絕大多數林業建設項目的配套投資不能到位,不是基層單位不爭取,而是決策權在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要辦的事太多,對來至方方面面的建設項目所要求的配套資金無能為力。為了爭取項目,不得不向上做出虛假承諾。這樣不僅影響了項目建設,還給項目竣工決算和審計帶來問題。
建議:國家在下達項目時,對地方配套資金不作硬性要求或盡量減少地方配套投資數量。
問題3:多數林業小型基建項目建設管理不夠規范。
由于基層單位領導和管理人員變動頻繁,項目建設管理的具體人員不清晰,往往都是單位負責制,導致了項目建設中管理不科學、檔案收集不規范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林業項目建設。
建議:一是加強林業項目建設管理培訓;二是制定統一、規范化的《林業項目建設程序填報制》;三是實行并落實《林業項目建設責任制》。
【項目驗收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公司項目工作報告04-27
暑期短期支教項目工作報告12-30
小城鎮建設項目工作報告范文04-17
建設工程項目部經理述職的工作報告04-08
關于竣工驗收報告和竣工驗收證明書08-05
藥品驗收員簡歷范文06-13
竣工驗收施工單位發言稿05-03
施工單位竣工驗收發言稿04-06
關于工程質量驗收的證明書02-03
見習工作報告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