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宿舍走出尖端技術的創業故事
中小微企業大有可為,要扶上馬、送一程,使草根創新蔚然成風、遍地開花。是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工作報告中的一段話,報告也多次提到創客這個新名詞。而清華大學的三位青年創客正是趕上了這陣草根創業的浪潮。他們放棄求職高薪名企,選擇合作創辦海斯凱爾醫學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斯凱爾。
目前,海斯凱爾已成為我國無創肝纖維化診斷領域的領軍企業,其成功研發出全球首臺影像引導的肝纖維化無創檢測系統FibroTouch,打破了國外產品的技術壟斷。
志同道合 三人創業
一個偶然的機會,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邵金華在一篇學術文章看到了瞬時彈性成像理論,也就是用低頻剪切波來檢測肝臟硬度,以便盡早發現肝臟病癥,這對他觸動頗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球有近10億的肝損傷人群,而中國有2.8億。我國每年用于肝病的直接醫療費用達千億。這些慢性肝臟疾病如果不能及時有效治療,將有可能導致肝纖維化并逐步發展成肝硬化乃至肝癌。如果能夠方便的對慢性肝病病人的肝纖維化程度進行評估,判斷病情,并且選擇相應的方法進行治療,就能逆轉肝纖維化,阻止其發展成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我有搗鼓線路板的底子,有生命醫學方面的知識,為什么不試著將瞬時彈性成像理論應用于實踐?邵金華意識到了瞬時彈性成像技術的市場前景和社會意義。同寢的好兄弟孫錦、段后利和邵金華一拍即合,三人決定進行技術攻堅,創辦了海斯凱爾。
白天,他們要各自忙碌學業的課題研究,晚上便聚在一起研發檢測儀。低頻剪切波強度小了,肝臟沒反應;強度大了,又會影響判斷;肝臟產生的波動則是一堆專業人士才看得懂的代碼他們反復在計算機上敲代碼、改算法、建模型、調系統,經常折騰到凌晨兩三點甚至通宵達旦。
創業階段資金匱乏,三位青年創客能省則省。他們常常到中關村電子城淘一堆線路板,再回來拼裝。身邊人奇怪他們竟然逛菜市場,但買來的一塊塊豬肝卻是他們研發階段最初的試驗品。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他們研發的產品漸漸有了頭緒,復雜的線路和不同模塊間的配合也逐漸有序。經過動物實驗、模型實驗、人體實驗到最終的臨床實驗,系統逐漸穩定成型。
2010年冬天,在清華大學紫荊學生公寓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宿舍里,全球首臺無創肝纖維化檢測儀的工程樣機在一堆線路板中誕生了。這臺檢測儀沒有任何外殼包裹,只是一塊塊裸露的電路板。
三位青年創客研發出來的無創肝纖維化診斷系統及脂肪肝量化檢測系統FibroTouch,集成二維影像和瞬時彈性成像技術,通過影像引導準確定位待檢測的肝臟組織,可對肝臟多角度全方面測定。
醫生可以根據FibroTouch無創定量的檢測結果,在病變早期即診斷、跟蹤病情,并施加可逆化治療,從而盡早的實現慢性肝病的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和早康復。
自主創新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海斯凱爾研發的無創肝纖維化檢測儀很好地結合了超聲波和低頻剪切波技術,比法國原有的技術更準確科學。而在此之前,全球只有法國愛科森公司成功對瞬時彈性成像技術進行了應用。
憑借瞬時彈性無創肝纖維化檢測系統領先的創新技術相關產品的重要社會價值,海斯凱爾在各種創新創業賽事上屢獲大獎,連續奪得2014年創新中國總決賽冠軍、2014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實踐挑戰賽冠軍、2014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江蘇賽區總決賽冠軍等諸多榮譽。
據悉,目前,海斯凱爾開始按照成為行業龍頭的目標制定市場策略、配置市場資源。如今,海斯凱爾研發出的無創肝纖維化檢測儀已在全國近百家三甲醫院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