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英雄小故事
如果你身擔重責,不安于現狀,如果你滿腔熱血,不甘于平庸,那么,起來創業吧!下面是創業英雄小故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創業英雄小故事1
2007年,有個叫郭家齊的小伙子坐在臺北車站前的星巴克。窗外人人擦肩而過,也許這輩子再也不會相遇。突然,他像被蘋果打到頭:如果有個網站讓大家記錄今天去了哪里,也許回家上網,會發現彼此下午3點曾在同一個地方。
一個月后,他開始架設想象中的網站。這個命名為“地圖日記”的網站有點像群體博客,他與“谷歌地圖”合作,以地圖為主軸,網友依照不同的'地點寫上日記、放上照片。例如,你在這個網站上輸入你家住址,會出現你家地圖,并有住在周遭網友的文章。不用說,這個網站拉近了都市里冰冷疏離的鄰里關系。不到一年,網站每天便擁有數十萬瀏覽流量,每月廣告營收十幾萬元。
【創業感悟】:這世上覺得寂寞的人大有人在,可不是每個寂寞的人都能像牛頓一樣被蘋果砸到,然后頓悟了。這位仁兄很牛,寂寞了沒去把妹,而是把寂寞變成了一門生意。你能嗎?
創業英雄小故事2
英國有一個名叫麗貝卡的23歲女孩,她創辦了英國首家個性化報社——“你上報了”有限公司。在這張“私人報紙”上,刊登的不再是其他報紙上所登的那些肩負著社會道義的傳統新聞,而是純粹屬于個人的消息。客戶們不僅能把名字等個人信息刊登在報紙上,還能把個人的新聞故事、照片登在頭版頭條。除了有圣誕節、生日慶祝等普通主題,更多的是年輕人喜歡的搞怪內容。
這種“比那些平民真人秀更能吸引年輕人,幫普通人輕松實現明星夢想”的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青睞。目前,該公司每周能印刷出一萬份客戶們預訂的'報紙,月營業額達到了45000英鎊。
【創業感悟】:這些年紙媒日漸沒落,但這個英國女孩的點子著實夠巧,把公眾的報紙變個人的報紙,并且一炮而紅。現在年輕人都喜歡標新立異,這種近于“反叛”的思路,實在對口!
創業英雄小故事3
19世紀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黃金,出現了淘金熱。有一位17歲的少年來到加州,也想加入淘金者的.隊伍,可看到金子沒那么好淘,淘金的人很野蠻,他很害怕。這時,他看到淘金人在炎熱的天氣下干活口渴難熬,就挖了一條溝,將遠處的河水引來,經過三次過濾變成清水,然后賣給淘金人喝。金子不一定能淘到,而且有一定危險,賣水卻十分保險。他很快就賺到了6000美元,回到家鄉辦起了罐頭廠。
這人就是后來被稱為美國食品大王的亞爾默。成功者往往都是有獨到見解的人,他們總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而能不斷產生創意,發現新的需求。不僅要看到市場需求什么,還要注意事物間的聯系。
【創業感悟】:一件事許多人在做,即使看起來利潤非常可觀,也要慎重介入。創業也是如此,與其追隨潮流,不如另辟蹊徑。
創業英雄小故事4
日本有一家只有7個人的企業,其產品是有些人看來不值一提的哨子。可你千萬別小看這小玩意兒,一年竟創造了7000萬元的利潤。原來這家企業的產品特別“專一”——只生產哨子,他們聘用了300多名科技人才專門研發哨子,最貴的哨子賣了2萬美元一個。在世界杯足球賽上,所有的哨子都是出自于該廠。更令人驚奇的是,他們哨子的種類達到上千種,有給美國警察生產的專用哨子,哨子讓他們給做絕了。
【創業感悟】:許多國人去小日本采購產品,看重的就是質量好。但質量好的`背后,則是日本人普遍存在的一種專注的匠心精神。也正因為此,現在小米、華為等一窩蜂地學習“匠心”。創業做產品一定得專注,這沒得商量。
創業英雄小故事5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時,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我的成功都看得十分自然和順理成章。時刻長了,他發現,在國內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我的創業艱辛夸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我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后,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并加以研究。
之后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正因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系。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正因上帝賦予你的時刻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后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亞汽車公司的總裁。
【創業感悟】:其實不光是當時的韓國人,許多中國人一樣存在把取得成功的困難過分夸大的嫌疑。這跟小馬過河一個理兒,是深是淺一試便知。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重要的是你要用心去做,并且全力以赴。
延伸閱讀:創業英雄看創業
關于自我修煉
在創業準備還不充分的時候,可以先把創業沖動埋在心中,積累能量,等待機會。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能不斷給你提供新的機會。
――劉永好
創業之初,我們就在講“守正出奇”,所謂守正就是要遵守各項法律政策,70%要做正,30%可以變通。
――馮侖
你在 MBA學了很多知識,未必可以讓你去創業。創業者書讀得不多沒關系,就怕你不在社會上讀書。我自己讀書讀得不是很多,創業者最好的大學就是社會大學。
一個創業者一定要有一批朋友。這批朋友是你這么多年來誠信積累起來的,越積越大。
――馬云
市場意識是一個科技型創業者必備的素質,此外還必須有平和的心態。
――施正榮
企業家只有兩只眼睛不行,必須要有第三只眼睛。要用一只眼睛盯住內部管理,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積極性;另一只眼睛盯住市場變化,策劃創新行為;第三只眼睛用來盯住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以便抓住機遇,超前發展。
――張瑞敏
想贏個三回兩回,三年五年,有點智商就行;想做個百年老店,想一輩子贏,沒有德商絕對不行。
――牛根生
關于難題破解
創業時期千萬不要找已經成功過的人組建明星團隊,而要尋找這樣一些人:沒有成功、渴望成功,平凡、團結,有共同理想。創業要找最合適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
競爭者是殺不掉的,他們一定是自己殺掉自己的:環境會殺掉他,產業的變化會殺掉他,自己自狂會殺掉他,自己看不起自己會殺掉他,自己踩錯點會殺掉他,最大的對手是自己。
――馬云
如果沒有價格上的優勢與技術上的絕對優勢,千萬不要進入紅海市場,否則你會必輸無疑!
――史玉柱
這世界上掙了錢的有兩種人:“精明人”和“聰明人”。精明人竭澤而漁,企業第一次掙了一百萬,80%歸自己,然后他的手下受到沉重打擊,結果第二次掙回來的就只有八十萬。聰明人放水養魚,他第一次掙了一百萬,分出 80%給手下人,結果,大家一努力,第二次掙回來就是一千萬!等到第三次的時候,大家打下的江山可能就是一個億,再往后就是 10個億。這就叫多贏。獨贏使所有的人越贏越少,多贏使所有的人越贏越多,所以,“精明人”掙小錢,“聰明人”賺大錢。
――牛根生
大環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環境。小環境還是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適應環境,等待改造的`機會。
――柳傳志
關于成功密碼
有三點對我們確實幫助很大。一是我們的遠景,從公司創辦的第一天起,這種遠景就沒有改變過。第二個關鍵點是我們雇用的人,我們雇用很聰明、很能干的人。第三點是,我們做事是從長計議。我們當時沒有打算上市和發財,沒有短期思維。事情總是要干個幾十年,沒有捷徑。
――比爾 蓋茨
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讓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你的工作將填滿你的一大塊人生,唯一獲得真正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
――斯蒂文 喬布斯
對于創業來講,尤其是早期的創業,我認為消費類以國內的市場為主的,帶有創意的一些行業,是很容易取得比較大的成功的。但很重要的一點是你要有夢想和激情,而且有很好的創意,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熊曉鴿
我能成功,主要是膽識的關系。什么叫膽識?先有膽,后有識。滿腹經綸,不敢去做,成功的機會只有零。反過來,有膽的人,沒有見識,他可能還有 50%的機會。
――尹明善
人生是個積累的過程,你總會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丁磊
創業者最重要的是聚焦于一件事上。迄今為止,做企業成功的招數很多,但有一條肯定屢驗不爽:聚焦,聚焦,再聚焦!
――牛根生
(給《贏在中國》參賽選手的四個忠告)賺大錢還是賺小錢,取決于你的戰略;再好的決策,也不可能適應未來的種種變化,需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及時調整;就算戰略方向對了,取得成功還需要心血的澆灌;領導者的內心真誠是團隊愿意不離不棄的真正原因。
――史玉柱
從創業的第一天起,每天要思考自己未來的 10年、20年要面對什么。要記住,你碰到的倒霉的事情,在這幾十年遇到的困難中,只不過是很小的一部分。困難的時候永遠講一些美好的事情,要做好左手溫暖右手。
――馬云
世界上的大事都是急事慢做的。姜太公釣魚的心態你體會過嗎?他為成功等了 80年。
――俞敏洪
【創業英雄小故事】相關文章:
創業英雄陳永的故事08-28
創業勵志小故事11-04
勵志創業小故事09-26
創業勵志小故事10-14
創業英雄季琦的財富密碼故事08-27
10個創業小故事05-02
創業小故事一則08-09
古人的勵志創業小故事08-22
90后創業小故事10-09
董明珠創業小故事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