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褚時健的創業故事
褚時健
褚時健,這位大名鼎鼎的企業家,煙草業曾經的符號性人物,如今卻在哀牢山下種起了橙子,且越來越紅火。
褚時健為何選擇在“紅塔山”的產地玉溪重新復出,這塊土地帶給了他什么,當年在煙廠的管理經驗對農民們有效果嗎?
2009年12月10日,褚時健在果園里主要做了兩件事情,一件是和下屬商議如何解決來年可能面臨的供水不足,另一件是果園首次發現兩名果農監守自盜,大家討論是不是應該將他們開除。
褚時健的果園越做越大,2008年的純利潤是1800萬元。2009年,它的產量比頭年提高了一千余噸。這個帶著強烈褚時健精神色彩的果園,走到了其8年以來的頂峰。
首次實現股東分紅
2008年,一家雜志結合改革開放30年背景,做了一期題為“30年失蹤者”的策劃,其中一篇文章說,褚時健等人是中國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歷史進程中的犧牲品和失蹤者,他們“一時風光,永久寂寞”,“他們的犧牲為后來者插上了一個此路不通的標志。”
褚時健再次走進公眾視野,是從今年2月開始的。那段時間,褚時健和妻子馬靜芬曾多次探訪昆明的橙子市場,而昆明的水果商們,也機敏地打起了“褚時健”的品牌。雖然備受爭議,但在云南,尤其玉溪地區,褚時健深得人心。
馬靜芬說,老伴搞果園,是想證明自己之所以成為一代“煙王”,不單單是因為云南煙得天獨厚的優勢。褚時健自己卻說,開始搞橙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消磨有生之年的余暇時間,只是后來才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2009 年12月7日,在他的外孫女、事業接班人仁書逸女士的帶領下,我們再次拜訪褚時健。他住在玉溪市區的一片別墅群,保姆開的門,馬靜芬正坐在沙發上擺弄著一 堆牛骨頭,她準備將它們制作成一個可以按摩的錘子。褚時健在客廳里來回走動,白襯衫、寬褲子,這是他最常見的裝束。
話匣子從最近的新聞打開:“報道出來后,有人就說我是在出風頭。以前我搞煙,有一次去重慶,光送煙就送出去一千多條,就有人告我的狀,說我褚時健是不是太放肆了一點。角度不同,看法就不同。你搞經濟,有時候需要宣傳自己。人氣旺是好事,有的地方門可羅雀,那才是可怕的。”
褚時健更像一個傳說。即使是今天,網絡上仍很難找到他更多的照片,這個閑不住的老頭偶爾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能認出他的人不多。“很多人知道褚時健這個名字,卻不知道我長什么樣子。偶爾也有認出我的,就聊兩句。”
褚時健“出事”的時間是1995年,當時云南煙草的發展延續著勢不可擋的勁頭,煙草經濟的蓬勃發展備受矚目,褚時健一度被視為最大功臣。其時,一家中央級媒體甚至將他和他帶領的企業描述為“民族工業的一面旗幟”。
有著更大影響力的市場報和網絡媒體的急速發展,不過是近10年的事,而那時,褚時健已在監獄。“身體越來越差,到最后要扶著墻走。”他說,如果2002年沒有保外就醫,他或許就死在監獄里了,果園更無從談起。
上一季過后,果園的外債已經還清,今年是產量最高的一年,“市場反響很好,股東已經能實現分紅”。目前,他的橙子已經賣到了川渝、東南沿海、西北,以及遙遠的新疆和內蒙古。
“褚果”
褚時健進入水果行業,最開始是受了弟弟褚時佐的影響。兄弟倆的果園都位于玉溪市新平縣戛灑鎮和水塘鎮交界處的山頭上,褚時佐的橙子叫“高原王子”,這樣的廣告牌,從昆明經玉溪至戛灑小鎮一路可見,褚時健的“云冠”牌冰糖橙,卻找不到一句廣告詞。
褚時健的果園分為兩個山頭,一個叫硬寨梁子,面積710畝,一個叫新寨梁子,面積為前者的兩倍有余。之前,這里是一個農場,主要種植甘蔗,效益不是很好。土 地是從當地政府和附近一些村莊租賃來的,租期30年,年租金14萬。果園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注冊名稱為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公司就在果園之中,公 司董事長是褚時健的夫人馬靜芬,所有工作人員加起來共計22人。褚時健抓生產,馬靜芬管銷售。
當地人把褚時健生產的冰糖橙稱為“褚果”。 這一季的“褚果”是11月3日進入昆明市場的,云南以外的市場全部交給一家叫海南科果的公司負責,截至12月7日,這家公司已經團購了數百噸冰糖橙。“褚 果”銷售的主戰場依舊是云南,從12月中旬的數據觀察,果園今年的產量在4040噸左右,是一個豐收年。
農戶將橙子采摘后,果子就在果園 里進行第一次統計,并按個頭大小分裝。公司辦公室主任普元星介紹說,最忙碌的那一天,從果園運出去的橙子達130噸,整整動用了9部東風牌大貨車。果子直 接運往玉溪市大營街的分廠,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1月,每天出廠的40-50噸冰糖橙經由這里,陸陸續續銷往各地。
幾乎每個上午,褚時健都要來廠里走一遭。負責裝貨的工人們說,這個老頭沒有名人的架子。 12月7日,南京金箔集團市場部經理劉廣富特意帶助手來到廠里,一次性買走了30噸冰糖橙,這筆生意的成交價為24萬元,冰糖橙將作為禮品發給公司員工,每人一箱。“主要是看中褚時健的名聲。”劉廣富說。
昆 明市茭菱路豐寧平價水果超市老板吳應虎喜滋滋地介紹,和去年相比,今年的“褚果”,無論顏色還是味道都有了飛躍。上一季吳應虎一共賣掉了20噸“褚果”, 一直賣到今年春節。2009年,從11月初開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吳應虎就已經賣掉了17噸褚果,“這次至少也能賣掉40噸”。
“褚果”在市場分三個等級銷售,價格上各家水果店可能略有差異,以豐寧平價水果超市為例,褚果分為1級果、優級果和特級果,每公斤價格分別為6.8元、8.8 元、10.8元。吳應虎說,就價格來看,“褚果”的利潤空間并不是很大,“但顧客就是認可它,而且只要賣得好,公司會給我5%的返點。”細細估算下來,他 銷售“褚果”能賺取10%-12%的利潤。
最后的7%
12月是褚時健最忙的時節,“今年我們的果子銷售非常好,我們現在只有一臺洗果機器,機器只要出一點故障,第二天貨就發不出來。關鍵是我們的質量,要做到一年比一年好,這樣才一個帶一個來買。”迫于高產量和價格競爭的壓力,“褚果”的批發價今年低了1元。
家中有三個保姆,她們負責82歲的褚時健和妻子馬靜芬的起居。褚時健習慣了6:30就起床,這時候保姆們都還在睡夢中,閑不住的他就開始給大家弄早餐。“我常說,不知道是保姆在照顧他,還是他在照顧保姆。”馬靜芬說。 褚時健說,他現在做的是明年的事情,“我們的土壤已經進行化驗,結果也出來了。我們要根據這個結果,對明年肥料的配置做出調整。我們有五、六個人一起討論,有時大家談不攏,最后還是要我拿意見。可以說,他們都很信任我。” ? “果園做這么大,你的理想實現了嗎?”我問。
“還沒有。”他脫口而出。 “那究竟要做到什么樣的程度,你才滿足?” 他站起身,從茶幾上拿起一個小橙子,這個橙子的表皮布滿粗糙花紋。他給客人端詳,語調渾厚:“和美國進口的冰糖橙相比,色澤上我們已經趕上了,但我們還有這樣的小橙子。別的橙子我們賣8塊(1公斤),這個才賣3塊。搞這個的話,我們就虧本了。”褚時健笑了起來。
“今年這種果子的產量占到了7%,有人說是風刮的,有人說是蟲害,果子是我的,原因認真查,力爭來年將問題解決。”這7%,是褚時健2010年最大的敵人。
“你愿意承認,這樣的丑果子也是褚時健種出來的嗎?” “我的果子,別人認得,我也認得,別人要想冒充也冒充不了。丑果子也是我的,我們只在玉溪市場銷售。其實這種果子的味道很好,但我不希望它表皮花,不好看。”說完,他隨手將手中的小橙子切成4瓣,分給大家品嘗。
農戶才不管你是不是褚時健
作為曾經的“煙王”,褚時健只有在談話時,才有抽煙的習慣,“以前美國有個調查機構,說抽一根煙減少壽命5分30秒,我對這種說法不當回事,很多人,抽煙抽到90歲。我三天一包煙,沒有什么感覺,但喝酒對我有影響。” 對于果園,如何平(博客)衡果農的利益,讓這支隊伍趨于穩定,是褚時健經常思考的問題。
目前果園農戶有104戶,兩百余人,分為三個組管理,約有14%的農戶是原來農場留下的,后來大家相互介紹,加入褚時健的團隊。90%的農戶來自戛灑和水塘兩鎮,另有9戶來自普洱市的鎮沅縣。果苗是褚時健的家鄉華寧縣弄來的,通過多年的培育,果實味道已大為改變。 農民講究現實的東西,不一定相中褚時健的名氣。
為了留住果農,今年果園新增了一項福利,即果農可以從他們入園的那年算起,每年遞增100元的工齡工資。每戶 果農承包的果園面積大概在23畝左右,從開花、施肥到打藥、修剪,每個環節都很重要,所以他們吃住都在山上。房子是公司的,里面有沼氣,需要買生活用品, 就騎摩托車去山下的戛灑鎮。他們每月從公司領取500元的生活補助,工具和農藥的錢都是公司承擔,果農需要學習技術并付出勞動。
12月中旬,果園里還掛有600噸的果子,為了保證品質,公司要求大家在限定的時間內摘完。天還沒亮,果農們就起床采摘了。果子摘完,接下來的功課是施肥,以補充果實帶走的營養。
也有農戶認為很辛苦,一年到頭都住在山上,幾乎失去了自由。42歲的農民胡九陸說,老家的土地被泥石流吞噬,果園一開建,他就和妻子來到山上。他算了一筆帳,如果兩人的年收入不能達到3萬,日子就難以過下去。 胡九陸說,“果農之間有競爭,如果誰的產量低,公司也會說,養不起你,可以走了。”如今,胡九陸已經掌握了全面的技術,遇到病蟲害,不用請教技術員,自己就知道對癥下藥。
這一年胡九陸一共收獲60噸冰糖橙,和幾乎所有果農一樣,產量都有提升,只要年終公司的“收購”價不低于去年,兩口子3萬元年收入的目標即可實現。
對監守自盜的處理
12月10日,褚時健將2月份被邀來賞花的幾個老朋友又帶來了。但這次他們沒有下車,只是在果園里慢悠悠地兜了一圈。
昆明煙廠曾經的廠長瞿靜怡說:“上次我們來賞花,這次來分享你豐收的喜悅。”瞿靜怡也80出頭了,年輕時去北京學習,和褚時健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這一大早,助手給褚時健注射了一針胰島素,那是抑制糖尿病的藥物。吃完簡單的面條后,瞿靜怡一行就返回昆明,褚時健卻還要在果園里逗留半日。
他來到新來農戶王光榮的地里,那里種有一些稀疏的果苗。褚時健說:“你得把地弄得平整點,趕緊種黃豆。”王光榮問:“黃豆種來吃嗎?”“不是,是做綠肥。”他還告訴王光榮,果苗根部覆蓋著枯葉,是為了保住水分,但同時也要小心下面藏著的看不見的白蟻。
在硬寨梁子的作業區,褚時健聽取了下屬關于兩果農監守自盜一事的匯報,大家給出兩種意見:開除或者罰款。12月8日晚,農戶資某和魯某合謀,在魯某負責的片區,分別盜取650個和452個果子,準備下山偷賣,不料被抓了現行。 這個5人參加的小型會議討論出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家賊難防,應該殺一儆百,不但要按公司規定給予罰款,甚至可以將兩人開除。褚時健補充說,兩人2009年度該做的活計還是要做完,罰款適可而止,應該讓他們回家有錢作資本。
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可讓兩人寫檢討,按每個橙子5元的計算方式收取罰款。考慮到新招農戶不容易,培訓成本更高,還是建議留下來。當然,如果類似情況再出現,一律開除。 褚時健想了想,說,果園首次出現這樣的事情,處理上還是謹慎一點為好。
吃完飯,已是中午,褚時健動身,準備坐車回玉溪。我們走上前,問是否可以再聊一會兒。他慌忙小跑兩步:“不行,太累了,我要休息,剛才你怎么又不說?” 就在這一天,褚時健的另一位朋友、昆明煙廠原黨委書記何忠祿告訴我, “我們都私下里談論說,老褚這個人,就像水里的葫蘆,將這一頭摁下去,那一頭又冒出來了。” 現在看來,褚時健并沒有失蹤,他只是曾經迷了路而已。
【褚時健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44歲大學教師褚雅志的創業故事08-09
《褚時健傳》讀后感(通用26篇)02-06
豫商創業時曾睡墓地艱辛創業歷程故事09-02
創業故事:每周只工作四小時08-09
《褚時健:影響企業家的企業家》讀后感摘選09-25
創業時的語錄11-30
IT創業故事09-12
經典的創業故事08-07
創業的故事08-23
創業的故事精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