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揭秘暴富傳奇創業故事
如今,大量的小生意暴富故事充斥在各種媒體上,快速的暴富吸引了眾多創業者的眼球,成為很多人選項的依據和模仿的對象。但事實上,很多創業故事本身就存在疑點,最常見的就是虛假、夸大,還有的對隱形門檻避而不談,實際上一般人很難模仿。
(注:不排除有些暴富故事是真實的,但由于內容的疏漏或者當前市場的變化,導致疑點的存在。故此,故事中隱去姓名、公司名。)
烤豬蹄店:離譜的銷量,違規的加盟
【暴富故事】
據報道,2014年3月,某地一對夫妻開了家烤豬蹄店。生意簡直像火箭發射一樣迅速躥紅,剛開業,店外就出現了排隊等候購買的人群。一只豬蹄10元錢,從10:30營業到24時,每天賣出1500多只豬蹄。節假日,銷量則超過2000只。
生意不錯,兩人忙不過來,便招了十幾位店員。除掉材料成本、店面租金、人員工資等,一個月下來純利潤超過10萬元。
成功后,夫妻倆又做起加盟生意來,才兩周時間已有近十家店加盟。
【疑點揭示】
離譜的銷量
一天賣出1500多只豬蹄,這個銷量單獨看可能不覺得什么,但如果跟同行對比,就值得懷疑了。
成都某烤豬蹄店是當地最火的一家,開業兩年多。而且成都是公認的國內餐飲發達地區,“饞蟲”多,特色小吃歷來火爆。該店的烤豬蹄工藝與合肥那家大同小異,價格相同,經營規模也基本一致,但他們每周才賣約1500個豬蹄。合肥店并沒有特殊的促銷活動,消費環境也沒什么突出的地方,兩家店的差距怎么可能這么大呢?
違規的加盟
《特許經營管理條例》規定,特許經營者必須在中國境內擁有至少兩家經營一年以上的直營店才能進行加盟推廣。而本故事中,他們只有一家店,并且經營不足一年就進行加盟推廣,明顯違規。
毀損的加盟商
據記者調查,有人在網上投訴合肥這家店,他說:“表面上很火爆,其實排隊都是花錢請的。他們根本不是靠開店賺錢,而是騙高額的加盟費。其實他們的店是在虧本操作,就是為了給加盟商造成一個錯覺。他們根本就沒有注冊公司資質,就是只有店面。我身邊有兩個朋友受騙了,交了好幾萬的加盟費,回來一個也沒做起來,技術也沒學到,回來之后就沒人管他們死活了。”
母嬰店:錢來得太容易,咋賺的錢不清
【暴富故事】
據報道,山東一個“80后”小伙子,3年前只是個司機,月薪2000元,家境并不好。可到今年5月份,他已擁有了四家孕嬰店,第五家店也要開業了,總營業額在2000萬元以上,開孕嬰店總資產超過千萬元。
他是怎么暴富的呢?
涉足孕嬰行業,是因為妻子的懷孕,他經常跟做孕嬰生意的人打交道,一起聊天學習。入行開店的時候,已經對孕嬰產品什么是高端、新品都弄得一清二楚,而且大體知道了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
他的第一家店100多平方米,開在三線小城市,投入20萬元左右。資金來源,自己攢了3萬元左右,家里給湊了3萬元,又向親戚朋友借來2萬元,剩余的12萬元,全部靠貸款。
店開了,他沒有辭掉他的工作,而是找了個店員幫他看店,他在業余時間經營這個店。經營了8個月,稍有盈利。于是就辭掉了司機的工作。
隨后,他作出了一個讓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開第二家店。第二家店400多平方米,總投資四五十萬元,這些錢絕大多數是借來的。他說這是為了擴大規模。如他的預計,他已經開業的四家店都在盈利,他的品牌也越做越大,回頭客也越來越多。現在不但還清所有的貸款,還有了很多積蓄。
回首自己的創業之路,他說,開孕嬰店成功的秘訣并不在于錢的問題,而是在于要看得準,看準后就全力干,想掙錢就一定要擴大規模,做成品牌。
【疑點揭示】
錢來得太容易
三年開了四家店,每家投資都有幾十萬元,絕大部分都是貸款。一個當司機的“窮小子”哪來的這么強的融資能力。現在國家雖然鼓勵發展小額貸款,但看看現實情況,小微企業融資難依舊難以得到有效解決。因此,不得不讓人懷疑,文章的目的其實是讓你覺得開店成功率極高,“趕快來加盟吧”。
咋賺的錢不清
母嬰用品店雖然屬于市場前景較好的行業,但競爭已經越來越大,要想成功也需要較強的經營能力。而本故事中,根本看不出任何的高明經營手段。似乎只要開店擺上產品就不愁賣。這怎么可能呢?因為要想短時間開四家店,并迅速成功,進貨渠道是重中之重。他只是簡單地跟幾個同行聊聊就能獲得嗎?顯然不現實。其中隱含的意思基本就是:“來加盟吧,我的貨源有保證,保你賺錢!”
自助咖啡機:很露骨的推銷機器的故事
【暴富故事】
據報道,某位小老板第一次創業讓他痛失10萬元,后來繼續在創業這條路上奮斗,自助咖啡機讓他翻身成為千萬富翁。
該產品是他參加創業培訓中心的培訓獲得的,然后借了30多萬元,成立了一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自助咖啡機需要的場地很小,只需要外接電源后就可出售咖啡,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也不需要專門安排人看著它。一臺咖啡機2500元。目前一杯咖啡定價在兩元錢左右,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銷售量很好,有的地方一天能銷售250杯咖啡,利潤非常可觀。
他說他不靠賣咖啡機賺錢,主要通過做紙杯以及原料賺錢。
【疑點揭示】
整個故事都在連篇累牘地介紹產品特點,向讀者傳遞“投入小、利潤高、需求大”的信息。推銷設備的意圖非常明顯。最后還不忘說,他并不靠設備賺錢。目的就是向投資者彰顯他的設備價格低得實在,提高認可度。
自助咖啡機實際經營狀況如何呢?據調查,該項目已經出現多年,但市場接受度并不高。單獨經營的話面臨兩難:設備少了根本不賺錢,設備多了又投不起,而且不好管理,賺那點錢不值當的。所以,目前該項目主要作為某些店里輔助的經營項目,不求賺錢。因此,該生意最主要的盈利途徑就是賣設備。
生產磁療保健品:這個牛吹得太大了
【暴富故事】
據報道,某草根投資者僅僅投資幾百元,就通過加工制作磁療保健用品,在一年后盈利幾十萬元。
讓他暴富的產品是一些小型磁療保健用品,如加工生產一枚帶永磁的小扣。再將其縫制在普通的被子、護膝、護腰、枕墊、褥墊、按摩床墊上,就能將普通的針織品變成身價千元的保健磁療產品,堪稱一本萬利。這些保健產品具有治療心血管疾病、消炎止痛、降低血液黏度、祛除身體中的毒素、降低尼古丁的功效。巨大的市場需求為他的暴富提供了極好的生存環境。
【疑點揭示】
投資幾百元就能生產或加工磁療保健品是根本不可能的。國家對醫療器械領域設置門檻非常高,其中資金、設備、技術等環節一個都不能少。再說,即使是貨真價實的磁療產品都不能保證具有治療心血管疾病、消炎止痛、降低血液黏度、祛除身體中的毒素、降低尼古丁的功效。更何況這種廉價的偽磁療保健品呢。
經銷省油丸:消費者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暴富故事】
據報道,某創業者2013年投資幾萬元成為某品牌省油丸的經銷商。僅僅一年多,他就通過與加油站、汽修店合作,快速打開市場。平均每月盈利數萬元。
這種省油丸堪稱“黃金丸”,由催化劑、潤滑劑、活化劑、清潔劑等組成,能清除汽缸油路噴油嘴、噴油punp、雜質、積碳、氧化物、防止銹蝕、使引擎運轉更順暢;還能提高汽柴油燃燒率、增加動能、減少廢氣排放;具有抗磨性,延長引擎壽命1.5倍以上。最重要的是,省油丸的省油效果達到35%左右,極大的節省能源,符合環保要求,順應了市場潮流。
【疑點揭示】
記者調查的業內人士指出,省油丸最騙人的一點在于“省油不省錢”,省下的那點汽油錢不夠買省油丸的。最貴的省油丸售價為1580元,相當于370升93號汽油的價值,消費者只要稍微一算賬就會發現“得不償失”,怎么可能有大量人愿掏錢購買呢?這樣一來,經營者很難長久經營下去這種產品。其實,從科學技術的角度來說,節油產品的節油率最多達1%,號稱可節省25%—45%的節油產品完全是“不可能實現”的。
魔幻變形娃娃:炒作老產品的新故事
【暴富故事】
據報道,某“心靈手巧”的年輕創業者最近發明了一種新奇產品——魔幻變形娃娃。一面世就瘋狂熱銷。短短半年就讓他盈利百萬元之多。這是種什么產品?
他說:魔幻變形娃娃賣點非常突出,需求巨大。這種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娃娃可被隨意捏制、變形、形象逼真,除了欣賞、把玩,也適合白領用來宣泄。只要購齊原料,2分鐘便可制成一種無毒、無味、手感柔軟的魔幻變形娃娃。堪稱創業首選項目。
【疑點揭示】
據調查,所謂的“魔幻變形娃娃”并不是什么太新的產品。所謂的魔幻變形其實就是含有橡膠、塑料等成分,制作工藝和效果都和傳統的橡皮泥差不多。這種產品易損易舊、不耐臟。不僅橡膠容易老化,使手感變硬;而且娃娃本身非常不耐臟,很容易被手沾污。再加上價格較高,市場認可度相當低。因此,這個暴富故事無非就是用來炒作老產品的。估計又是哪個廠家的庫存太多了,編個新故事消化一下庫存。
絲瓜化妝品:市場見不到的產品怎么能是好產品
【暴富故事】
提起絲瓜,你會想到什么?是夏日餐桌上的一碗絲瓜蛋湯,還是一塊剝了皮、去了籽可以洗碗的絲瓜瓤?這些都不值得稱奇,有這樣一個人,因為人生變故回鄉種地,從絲瓜藤里發現了一筆隱藏的財富。
他的創業太有戲劇性了,賣絲瓜辛辛苦苦三年賠六十多萬,賣絲瓜汁一個星期,輕輕松松賺到4萬元。某大學教授告訴他:在中醫書上,絲瓜水叫天蘿水,它是一種中藥,能促進新陳代謝,具有活血通絡、清熱潤膚的作用。絲瓜水中含有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具有補水、美白、保濕、去皺、消炎、平衡等美容作用,是天然的化妝品。從此,他開始深挖絲瓜汁市場潛力。他聯系了有生產能力的企業,貼牌生產自己的化妝品,并申請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他的化妝品,因為純天然,價格低廉,網上銷售相當火爆。他的產品賣到全國一百多家化妝品專賣店、三百多家網店。短短兩年盈利上千萬元。
【疑點揭示】
據調查,故事中所提及的絲瓜化妝品在市場上基本見不到。即便有同類產品銷售,但銷量也差強人意。支撐兩年盈利上千萬元是不可能的。
延伸 別傻了!名人創業傳記基本都是忽悠人的
據資深媒體人透露,在中國,大多數的知名企業家的傳記是這么寫的:作者和傳主聊了多少個小時,然后結合一些公開資料,幾個月就寫成一本書。敬業一點的作者會有一些對同行和同事做的訪談,但總的來說這種觀察和描述是單緯度的。這種傳記有很強的公關色彩。很多企業家之所以愿意寫傳記,是希望能留下一些名聲,而他們很少有勇氣直面自己的所有過去、會有意無意地修飾自己的人生,因此這種傳記的真實性也是存疑的。
我曾經看到一本首富的傳記,寫了他在五歲的時候看到一群螞蟻在搬家,然后作者就說企業家的雄才大略在五歲時就看出來了,這不是在異想天開嗎?中國的歷史有個傳統,一個人只要做成了一點事情,他在出生的時候往往就是天有異象、電閃雷鳴。在中國,很多傳記的作者往往都在美化主人公,缺乏對主人公客觀全面的描述,很難完整地呈現其經歷和思想。
很多名人創業傳記故事往往只有開頭和高潮,卻沒有過程和低谷。他們的成功往往充滿了戲劇性,就像坐直升機一樣,過程卻語焉不詳。其實,一個人的路上一定是有低谷的,一定有過一些不堪回首的人和事,只不過那些企業家不說罷了,就像那是心頭的一道傷疤一樣。
創業就像穿過一個漫長的隧道,你心中有一個信念,但是你看不到光明,你必須不斷地往前走,中間經歷了很多煎熬和掙扎,后來見到了一束光。這是大多數真實的創業故事。
但是,很多傳記文章中間看不到過程的艱辛,看不到內心的掙扎和糾結,我們看到只是一個開頭和結尾,沒有看到過程。而創業故事的過程才是最有魅力的,但是一般來說企業家不會說,因為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很多作者也沒有足夠耐心去問。人都是有局限性的,他往往看到的是他自己對自己有利的一面。他倒不是非要撒謊,而是不能跳出自己的局限性,所以這個時候,這種所謂的名人創業傳記,往往就缺乏了真實性的考慮。
還有一個誤區是某些媒體自身屬性決定的。媒體就像一盞探光燈,在茫茫黑夜之中可能站著一百個人,這時候一盞探光燈打過去,照到了某一個人。這個人當時已經成功了,然后媒體就開始給他們總結:這個人為什么能成功呢?就去搜索他所有的背景資料,還有他的一些言論,然后得出一個結論:這個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過去做過一件什么事,說過什么話。反正一個人要是成功了,以前做的任何事都是對的,其實這不過是一種事后總結罷了。
真實的情況是:當一個人的成功時,必定有99個跟他同樣的努力,同樣勤奮,天分也差不多,但就是運氣差一點的創業者。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因為他們失敗了。單個來看,即便某一個名人的故事完全真實,但是這種個案的真實,又能多大程度上反映作為一個群體的真實呢?
創業像登山一樣,一開始可能有100個人登山,然后半山腰的時候發現只有10個人在繼續登;快到山頂的時候可能只有兩三個還在攀登,其他人都已經退出了,或者掉下去了。最后才有一兩個人成功登頂。當問到他是怎么成功的時候,他侃侃而談,怎么說都是對的。
有一個知名的經理人寫過一本暢銷書:《我的成功可以復制》。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但如果認為某個人的成功可以復制,這是天大的謊言。沒有人的成功可以復制,每個人的道路都是與眾不同的,你可以向他人學習他的成功經驗,但你永遠無法復制別人的成功。如果你說你的成功可以復制,我只能說你在有意的誤導,甚至在欺騙別人。
【揭秘暴富傳奇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英語行業的創業傳奇故事09-25
80后創業起家的傳奇創業故事09-25
耐克運動鞋的創業傳奇故事08-04
關于周鴻祎的傳奇創業故事04-27
一個博士的創業傳奇故事08-05
一個草根的創業傳奇故事08-05
少林弟子白手起家的傳奇創業故事09-25
滴滴快車的女總裁柳青的傳奇創業故事08-08
義烏傳奇80后創業大學生的創業故事08-07
一個85后CEO的創業傳奇故事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