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心大姐”馬香麗的創業故事
她身穿枚紅色的工作服,非常干練。可誰也不曾想到,就是由于她曾經面臨下崗的困境,十年前她只身來城陽創業,填補了城陽家政業空白。經過十年的耕耘 ,她已經成為城陽區及周邊家政服務行業響當當的“領軍人物”。她的創業故事,正是我們身邊女性堅強、獨立的代表。
她是城陽家政業“創始人”
20世紀80年代,剛剛初中畢業的馬香麗在青島找到了一份服務員的工作,并在青島安了家。可惜好景不長,1997年她的丈夫下了崗 ,2003年她又下了崗 ,那年 26歲的她剛剛有了女兒,下崗失業對她和家庭來說都是不小的打擊。
失業后,馬香麗一邊打零工維持生計、一邊尋找創業項目和穩定的再就業機會。2004年 ,馬香麗在報紙上偶然看到了青島市針對下崗女工進行免費的家政服務培訓,讓她眼前一亮。“當時家政服務行業發展還很不成熟,在社會上也不被認可,很多人覺得做家政就是伺候人,對行業存在歧視和偏見。但我認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家政服務業的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正是我苦苦尋找的創業機會。”馬香麗說,她當時馬上找到了青島市婦聯為安置下崗失業婦女就業而成立的服務機構——愛心大姐服務社,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不久后,馬香麗就帶著自己的創業夢想,只身來到城陽創辦了愛心大姐服務社城陽分社。
騎著80元的自行車“闖事業”
“那時候城陽的家政服務行業還是空白,我們是第一家家政服務單位,很多東西都是從頭做起。而且,作為一個外地人,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開展一項還未被社會認同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馬香麗說,對于家政服務行業來說,家政服務員是關鍵。為了確保服務員及時到位,馬香麗不顧二月天寒地凍,踏上列車回老家河南“招兵買馬”。但是,當時招服務人員并不簡單,她只好先在自己的親戚中做工作,再讓親戚們說服他們的鄰居朋友。最后,馬香麗從老家招來了6個家政服務員,發展到現在服務社已經有200多名專兼職家政服務員的隊伍。
當時城市中心房租太貴,位置太偏又難以輻射服務范圍,為此她買了一輛80元的自行車,騎著到城陽的大街小巷熟悉環境,最終在安泰居租下了不足20平米的門頭房,在這里一干就是十年。“剛來城陽的那三年,我每天坐公交車往返于青島和城陽之間,就要花費四個小時。在城陽就用自行車代步,每天騎著車子熟悉每條街、每個社區,為以后的工作打基礎。”
創業夢實現了,希望有更大突破
十年來,隨著家政服務行業的不斷發展,馬香麗的事業也越做越紅火,服務內容從月嫂到保姆,從幼兒托管到居家養老,從母嬰陪護到家宴服務,從保潔到維修,應有盡有。在服務中,馬香麗非常注重信譽,經常對服務員和服務對象進行督查和回訪,對在服務中存在問題的人員嚴格按照制度處理,已經打造了一支作風過硬,服務一流、團結向上的服務員隊伍。十年來,愛心大姐服務社先后獲得市、區婦聯先進婦女組織稱號,馬香麗也多年獲得市愛心大姐服務社先進工作者稱號。
隨著家政服務領域的不斷拓展,馬香麗沒有滿足于現狀,而是在做好傳統家政服務項目做大做強的同時,將目光放到家政服務新的市場,努力參與更加廣闊的家政服務事業。她積極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積極參與政府和社會辦敬老院相配套的工作,興辦托兒、托老、托管 、配餐等一些方便群眾的實體,切實發揮家政服務業的優勢和作用。馬香麗說,“我的創業夢已經實現了,但是還不完美。我希望在留住高端人才、提高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http://www.shddsc.com/【“愛心大姐”馬香麗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何麗玲的創業故事08-27
分享馬云的創業故事及成功要素10-26
創業故事:馬云創業經歷與人生感悟09-28
馬云經典創業語錄10-21
馬云經典創業語錄09-26
馬云的勵志創業故事:締造阿里巴巴帝國秘訣09-25
創業的故事11-03
馬云教你創業:創業最需要的就是激情!11-03
村姑創業故事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