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創業故事:細節決定成敗
我的創業故事 (一)
我在通信行業工作,最近一兩年,周圍很多同事都辭職了,以跳槽去行業其他公司為主,也有不少是創業。
他們中間,創業成功的很少,堅持不了一兩年又回去給別人打工的居多。
工作之后又去創業的,簡單分下類,主要有三種:
一類是不滿原先的工作狀態,事業遇到瓶頸或在原單位工作不開心;
另一類,是看到有些新生行業有前景,在朋友的游說下加入認為可以賺到大錢的;
還有一類,是天生不適合給別人打工,進入大企業只是走錯門,如今終于想明白了幡然醒悟自己當老板去了。
不論哪一類,也不管是為了理想,還是為了錢,只要有目標,都是成功可能的。
但是,很多創業者以為“能吃苦”是成功的前提,但他們其實錯了。
“能熱愛”,才是成功的前提。
無論是熱愛錢,還是熱愛夢想,都是吃苦、拼命的前提,否則,為吃苦而吃的苦幾乎都是無用的。
創業是最艱苦的工作,雖然有的時候看起來很光鮮,所以,一定找有個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去創,不然成功幾率幾近于零。
我年輕的時候也曾創過幾次業。那時候精力無窮,也結交了很多如今很知名的風投,天使投資人,還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老板。
而今天,我安安穩穩地每天朝九晚五,那些沒日沒夜、經常食不裹腹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但每當有人問我,你怎么剛畢業就開得起車,你爹是不是姓李的時候,我就常常有種想告訴他,上學的時候哥們就已經開寶馬的故事了。
所以,今天,還是把一些創業的故事分享給大家,不指望讀者能得到什么啟發,只希望博看官們欣然一笑,就好。
很多人認為,在一個沒有爹難以成功,只靠拼命很難成功的國度,太規矩了就輸了。
這未必錯,但前提是,你做的事,既不能害人也別危害社會,而且最關鍵的是,小聰明可以占個先機,但真正能做成一件事,還是要靠老老實實,用產品來說話。
當年,和朋友做彩鈴、搜索網站的時候,正是黃金時期。
其實,我原先不懂什么技術,后來,跟著學計算機的一幫朋友瞎搗了一陣后,才明白,技術雖然牛逼,但在創業里并不是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想法。
比如搜索,你做成復雜的像新浪首頁一樣的,還是像谷歌那樣簡單清晰的,這就是關鍵。
那時候,還沒有“用戶體驗”的說法,其實就是跟著感覺走,PV也基本都是“做”出來的——剛起來的網站,又沒錢宣傳,哪來的流量啊。
其實,別看現在那些超級大的網站,起家基本上靠的都是那幾類流氓做法:病毒式的傳播,彈窗,買流量。
不過,大多VC也明白,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流量做上去了,都說明你厲害,能者生存。
而且,買來的流量不可持久。所以只有當那些被強迫過來看網站的人留下了,更或者收藏了你的網站,才可能持久。
最后,我們四五個人,靠著簡單的設計、穩定的搜索結果和拼命的導流量,領到了第一桶金。突然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網站被看上了,很快就賣掉了,價格不高,但足夠進行第二個項目了。
而那個買家,買的就是我們的流量——用戶認可的,真正的流量。
我的創業故事 (二)
十年前在,互聯網投資領域流傳著這么一句話:要么上市,要么賣給谷歌。
不怕各位看官笑話,可以說,我和我的朋友們在互聯網領域的每一次創業,都是沖著這兩個目標去的。
在第二次創業的時候,我們曾經接近成功。
第一家搜索網站賣掉之后,手上有了不小的一筆閑錢,晃蕩了三十多天,我們又投入了第二次的創業。
這一次,團隊加入了一個大牛。這位大牛如今手持國內最有名的幾家互聯網企業的原始股,當時也是圈子里挺紅的一人物。
因為朋友的介紹,大牛在我們第二次創業開始的時候就以技術和很少的資金入股,占股3%。
大伙可別小看了這3%。
創業者開始找投資人的時候,往往就在找錢,誰給錢了就跟誰干。
但事實上,這是大錯特錯的。
投資人當然會給錢,但更重要的是,投資人能給你關系、資源和你所沒有的眼光和經驗。
所幸,我們從開始創業的時候,團隊中就有非常聰明的人看到了這一點。
所以,當開始做第二家網站的時候,我們在引入風投的時候會特別謹慎。
引入了這位合作伙伴之后,源源不斷的合作洽談就來了。
這里要說一下你們找投資人的一個重要內容:商業計劃書。
我們項目的商業計劃書非常簡單,十頁PPT不到,講起來也就5分鐘的時間。
這是因為,好的項目計劃書,亮點只需要一個。
如果你的計劃里有4-5個亮點,不如分拆成4-5個項目去談。多了不僅分散了投資人的注意力,也容易導致項目內部的互相殘殺,讓亮點們未上戰場與其他項目PK就已經內戰而亡。
但是,如何在自己的項目里,選擇最突出、也是投資人最看中的那個亮點,這其實是很難的。
比如說OTT的計劃,也許A認為是社交粘性;B認為是隱私朋友圈;C認為是簡單好用;D認為是支付有賺錢前景。
這個時候,你得說服投資人的是,你如何成為OTT行業里的第一隊列,你的最核心優勢是什么。
投資人最終的目的是要投資回報,也就是投出去的錢能1塊變10塊,10塊變成1000塊。
第二點,其實更為重要,就是你的團隊。你必須清楚地告訴投資人你們團隊的核心能力,足以保證項目能夠成功。
這里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每一個團隊成員必須能百分之百投入工作,如果核心成員里有女性,以及未婚有女友的男性,都要明確自己的個人生活不會影響到創業團隊的整體工作。
我們在和一家VC談判的時候,就有20不到的小兄弟被問到:你有女朋友嗎?在那個時候,他堅定地回答:沒有。
其實我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但是VC要的答案其實就是“你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項目”。
第一輪投資的時候,投資人一般都會要求保密,只有當項目成長壯大起來之后,才會進行部分地公開,或者仍然要求嚴格保密。
從這點上看,即便拿到了投資,投資人可能真的可以幫到你很多,但千萬不要指望能幫到你很多,以“可遇不可求”的心態看待這個問題或許更加合適。
我們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在第二個項目的實施中,拿到了全球知名風險投資機構的第一筆資金,把團隊從簡陋的小辦公室搬進了高大上的科技大樓,員工從5人不到一下擴展到了20多人,并且成功地從一線互聯網公司招攬了幾個當時年薪40萬以上的技術人才。
我的創業故事 (三)
一帆風順的創業是不可能有的,對于幾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
我們雖然都走出校園較早,比同齡人多幾分的成熟和克制,但在物質的誘惑面前依然沒有能力抵擋得住。
在初嘗甜頭后,團隊的自信心也極度膨脹,導致了滑鐵盧的到來。
首先,是大家在討論之后以“業務效率”為由,買入了一輛20萬左右的公司用車,并為新的辦公場所添置了并不必需的雙門大冰箱,高精尖的投影、音響設備,為所有人配上了當時最好的最新款IBM筆記本電腦,給新招的技術人員開出了月薪2萬的高價,公司員工的通訊費和交通費全額報銷……
在今天看來最不可思議的是,在會議室放了很多高級茶具、茶葉和點心,高大上的雙門冰箱里也永遠塞滿了進口的飲料。
或許很多創業者說,我絕不會這樣做,我會在創業時候把每一分錢都掰開來花。
那我想說的是,在見投資人時,在拿到別人投資給我們的錢之前,以及在我們看到別的創業者亂花錢的時候,甚至在我們失敗了之后,我們也是這么說的。
或許,你看到的是我們在辦公環境和人員待遇上揮霍無度的浪費,但你看不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浪費。
節約并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有人和有制度進行監管。
簡單地說,要有很好的財務和審計制度,以及做這些事的人。
只有這樣,才能時刻幫助創業者發現問題并不斷改進。
現在很多的大國企,正是因為內部審查的形同虛設,才導致了一出問題就出大問題的結果。
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我們花掉了近70萬。其中可有可無的開銷,幾乎達到了一半。
當投資方代表再一次和我們面談的時候,我們才知道,他認可的公司管理層在那個階段的薪水應該在2K左右,而我們給自己開出的薪水是12K,足足的六倍。
投資人看完我們的財務報表之后,沒有暴怒,更沒有和我們爭吵,只是很平靜地說,我回去再仔細研究一下,你們回去也認真想一想吧。
這句話,是他對我們這個公司最后的告誡。直到今天,還經常在我的耳邊響起。
千里馬易得,伯樂難求。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們曾經無比欣喜地以為,他就是我們的伯樂。
但后來,我們才明白,伯樂不是親爹,不會在某一匹不成才的馬身上耗費過多的精力,哪怕它有再大的潛力。
那天之前,我們其實已經開始反思,但有些事情,當你已經做了,就很難回頭。
而那天之后,我們也真的沒辦法回頭了。
兩天之后,投資人發來郵件,表示將會停止進一步的資金投入,只保留原有的12%的股份。而之前達成的一致是:在第一期投資之后會參與、協助、支持第二期的投融資。
這也意味著,這家風投基本上放棄了我們的公司,或者說,放棄了我們的團隊。
我們再一次進入了緊張焦灼的狀態。
幾個創始人開會的時候,有人說:我們要保持冷靜。道理應該是這樣的,當風險投資給了團隊安全感的時候,團隊應當逼迫自己有更大的風險意識;當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團隊反而應當更加自信和冷靜。
但大家的心已經涼了半截,只能強打起精神,從頭再來。
接下來,是公司搬家,裁員,賣車賣本,創始人兼職做技術、銷售和策劃,夜以繼日的工作。
而后的兩個月內,與我們形成競爭的網站也慢慢超越了,聽聞他們進行了第二次的融資,金額高達數百萬美金。
或許,我們本該也能得到這個結果,但世界上沒有或許。
之后,網站被攻擊,員工工資付不起,房租拖拉……為了維持網站的運轉,我們每天都在到處奔波,有時候到了天黑才想起自己早飯還沒有吃。更有朋友辦了幾張信用卡,承擔著高額利息和巨大風險套現,只為了籌措一點點資金。
是的,你一點沒看錯,這一切的發生,就仿佛一夜之間。
這就是創業的殘酷。所有美好的事物,反面都是最殘酷的。
最終,我們打算放棄。
那位只占3%技術股的朋友,在整個過程中也給予了很大幫助的股東,在最后時刻花錢買下了網站的域名,以幫助我們償還房租和一些欠款渡過難關。
他說,我收藏這個域名,有一天你們或許可以買回去。
很慚愧,直到最后一天,他仍然是看好我們的。
今天去反思這個失敗的例子,有的朋友說:“咱們技術沒問題,資金原本沒問題,人員素質也沒問題,出問題的都是小事,都是細節。”
那只能用一句話來總結:細節決定成敗。
http://www.shddsc.com/【我的創業故事:細節決定成敗】相關文章:
創業故事:思路決定成敗09-26
細節決定成敗的心得11-10
《細節決定成敗》心得03-01
細節決定成敗心得04-04
簡歷細節決定成敗10-13
細節決定求職成敗07-19
創業計劃決定創業成敗08-02
細節決定成敗閱讀心得12-03
一個酒蓋引發的創業成敗故事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