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故事:最艱難的時刻 堅持才最重要
又一批高校學生即將離開學校投入社會,就業還是創業?每個畢業生都有不同的思考與選擇。今天起,將尋找一些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案例,分享他們的創業故事。當然,其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希望能給新一屆畢業生提供一些創業經驗。
高中暑假打工時萌生創業夢
在高中時,曾經有三個兒時好友,約定一起創業,但如今,只有牛一人謹記年少夢想,并將它實現了。2011年畢業后,牛在合肥開始正式走上創業道路,他選擇的是快遞行業。
剛剛過去的那個冬天,天還沒有亮,爐子上,牛爸煮的一大鍋泡飯在鍋里“咕嘟”地翻滾著,還冒著熱氣。這“咕嘟”聲,是牛每天的“鬧鈴”,他看了看手機,是該起床了。
熱氣騰騰的泡飯雖然誘人,但他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扒上兩口,便開著廂式貨車出發了,他要去快遞公司拉早班件,還得趕在業務員到來之前,將第一撥貨物拉到家,按不同的業務員區域分好。這樣,業務員拉著三輪車就可以開始一天的派送了。
牛的大名叫項定文,黃山歙縣人,今年26歲,未婚。三年前的5月1日,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劃,他承包的圓通快遞南七片區開業了。那時,他離大學畢業其實還有兩個月時間。他的創業之舉,以及所選擇的快遞行業,對他身邊好友及大學同學來說都不算出格,“因為他一直在干這個。”牛的大學好友雁說。
原來,早在多年前的那個夏天,高一剛放暑假的牛便到上海二姐那里去打工——當一名快遞派送員,并且這份暑期工他一做就是5年。而牛的創業夢,也在此時萌生,因為“有一單就掙了兩萬元”。
大學時曾與小伙伴合伙創業
除了暑期去上海做業務員,在大二上學期時,牛第一次嘗試了創業。那時,與牛一起的還有兩個小伙伴,而創業項目也是快遞,“做CCES(國通)的校園代理”。隨后,他們買面單、物料,還各印了100張名片,“那還是第一次印名片,挺正式的。”牛說,每人還購置了一輛自行車,作為學校之間收件派件的交通工具。
但是好景不長,由于學習時間比較緊等原因,這次創業很快以失敗結束,所有投入也都打了水漂,兩個好友隨后也都投入到各自的學業中,但牛并沒有因此而放棄。
牛很快又發現了一個商機,依然是與快遞有關,“承包申通在我們學校的所有業務”。這次他選擇單干,將收派件范圍縮小至所在學校。他通過當時負責學校派送的業務員找到了片區老板,經過協商,他拿下了申通快遞在就讀學校的所有業務。
而那一年,整個警官學院西區的教室、寢室、宣傳欄,甚至ATM機上都是牛深夜里與老鄉張貼的派收快遞傳單。“大概一天可取件10來票,送30多票。”牛說,算下來每天至少可以掙五六十塊錢。
創業初期獲家人與同學支持
時間轉眼到了大三上學期,牛開始備考專升本,但最終以3分之差與本科擦肩而過。那是2011年的春節,離畢業只有幾個月時間了,前面的路就只剩下就業與創業供選擇了。今后怎么走?牛在思考。
“創業,繼續做快遞!”牛說,他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繼續做快遞,與家人商量過后,他開始尋找快遞合作商。幾經篩選,他看中了合肥圓通快遞南七分部。“進入門檻較低,姐姐也在上海做快遞行業,我也相對熟悉。”牛說,這是他選擇做快遞的理由。
押金、車輛、租房、買物料……牛第一次投入了11萬元。2011年5月1日,合肥圓通快遞南七分部成立。剛成立時,牛負責從公司運貨發貨、三姐管賬兼客服、四個同學幫忙做業務員。由于剛開始經營,分部以送件為主,每日收件量裝不滿一輛小面包車。一直忙到春節,除去業務員工資等開銷,牛沒有撈回投進去的本金。
創業第三年,年收入近30萬
單靠一些零售的小單,生意是無法做大的。經過一年多的積累,第二年開始,牛接洽了一位大客戶,“每月發單量有兩三萬”,僅此一個客戶的發單量就可以抵上原來一個月的散客發單量。此時,大姐也從上海來到合肥幫助牛打理快遞事業。
第三年,牛的快遞生意做大了,他買了一輛廂式貨車,也換了更大的門面。這一年,他還轉變了與業務員的關系,從第一年給業務員提供工作餐、車輛、電話費和固定工資,變更為全部按工作量拿提成,“送一票得8毛錢,收一票按規定價給我,剩下的自己適量加價。現在做得好的業務員(每月)都可以拿到四五千元。”牛說,這樣業務員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他的快遞收件量也得以猛增,從原來一輛面包車裝不滿,到現在一輛廂式貨車裝不下。
去年,父親也從歙縣老家來到合肥幫忙送件或收件。今年年初,大姐夫也從上海辭職來到合肥,“做快遞很苦,業務員大多時間干不長,家人來幫忙可以穩定快遞派發量。”而去年一年,除去分給兩位姐姐的幾萬元分紅,牛凈掙了20多萬元。
最艱辛的時刻他選擇了堅持
雖然比起普通的工薪階層,牛的收入還不錯。但其中艱辛也只有他自己知道。除了春節時公司會統一放假一周,平日里他從未給自己放過一天假。
每天從早上6點起床運送早班件開始一直到晚上9點,都是他的工作時間,特別是雙十一等幾個購物狂歡節,平均每天派件1500多票,收件800多票,“晚上到家根本不想接電話,白天接太多了。”
而做了快遞業后,牛的個人時間幾乎被壓空,與同學相聚的時間也明顯減少了,“吃個晚飯都要等到8點多,很多人都不愿意約我吃飯了。”牛說。
創業三年間,曾因貨物堆積如山卻無人送貨,公司面臨處罰;也曾因淡季收貨量急降,公司面臨困境。對此,牛也迷茫過,不知能否再堅持下去。但最終他選擇了堅守,并挺了過來。“一路走來,最艱辛的時刻也最令人懷念和深思,堅持才是最重要的!”牛說。
http://www.shddsc.com/【創業故事:最艱難的時刻 堅持才最重要】相關文章:
只有最真實的創業故事06-17
麥當勞最崇尚堅毅創業故事08-26
李善友淺談創業:最艱難時曾想到過死09-25
成功人士艱難創業故事07-20
傅振才的創業故事08-05
創業故事:創業貴在堅持07-28
出生最苦億萬富翁的創業故事07-30
最簡單的創業方法07-26
最簡單的創業方法有哪些?最簡單的創業項目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