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個研究生的農業創業故事
名不見經傳的安縣興仁鄉交通并不便,但卻一下引來7位研究生創業,還吸收了29位本專科畢業生,創業的激情熱得發燙。興仁鄉因何引來研究生?他們靠什么創業?這幾位研究生們正演繹著不同創業故事。
這些天,安縣晉毓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覃智斌每天都要圍著長溝村走上一圈,看看各養殖小區的建設情況。他是西南大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07屆碩士研究生,“我們正準備建設擴繁場,給養殖戶提供更多便利。”
包括覃智斌在內的7位研究生入駐安縣,源于安縣人鐘建平。鐘建平發現,當地的興仁鄉有養殖傳統,安縣的3個生豬萬頭村興仁鄉就占了兩個。災后重建中,綿陽規劃的綿安北養殖產業帶重心南移,興仁有新的發展契機。但在考察興仁后,鐘建平有些畏難,“興仁養殖產業有基礎,但要壯大則必須有專業人才。”
鐘建平搜腸刮肚,想到了自己曾參觀過的安縣第一家零排放養豬場,有一位研究生在里面負責技術。鐘建平輾轉找到這位技術人員羅英,卻不曾想羅英帶來了一個團隊。
嬌小的羅英是四川農業大學獸醫專業07屆研究生,知道興仁鄉要搞養殖園區,羅英挨個給同學打電話。很快,來自西南大學和四川農業大學的7位研究生聚在一起,成為一家公司的股東,分別負責種雞孵化場、種豬場等項目。
資金問題上,他們把鐘建平拉了進來,研究生們則用技術入股。
研究生們的另一贏利模式則在養殖戶文良搭建的獺兔養殖場實現。文良養兔7年,以前每年出欄也就1萬只左右,而現在他準備年出欄10萬只。研究生們給養殖戶提供技術,而養殖戶給研究生們股份,目前,他們已以10%的比例入股兩家養殖戶。
在覃智斌們的規劃中,將在大學生創業園區建設年孵化規模300萬只的種雞場;建一個3萬套的育雛中心;新建600頭的母豬擴繁場;再搞一個供園區使用的飼料廠。
“我們還有兩所高校作后盾。”覃智斌說,他們還聘請了5名當年的導師作為技術顧問。
50萬元基金助力大學生創業
安縣人事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僅今年在安縣實現創業的大學生就有50余位。過去三年,在安縣實現成功創業的大學生超過200人。安縣已成為大學生創業的一塊寶地。
今年,安縣財政拿出50萬元設立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基金,用于貼息貸款和政策補貼,每個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可申請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貸款,同時給予最高60%的縣財政貼息。
安縣還實施了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援助,到目前已為30多名貧困生提供就業創業援助。
http://www.shddsc.com/【一個研究生的農業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大學生農業創業故事09-26
農業創業計劃書11-30
一個85后CEO的創業傳奇故事09-25
創業的故事11-03
農業養殖創業計劃書01-08
一個草根互聯網上的創業故事09-25
村姑創業故事05-04
草根創業故事06-10
明星的創業故事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