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轉敗為勝的商界大佬的勵志創業故事
讓我們看看如今功成名就的IT大佬曾經的敗筆。敗筆的存在讓大佬今日更加成功。希望它們也會幫到你。
WPS讓雷軍懂得“順勢而為”
上世紀90年代很長一段時間,金山成為中國民資軟件的旗幟性企業,但到了1996年,金山差點關門。當時,微軟進入中國市場,發布office中文版,金山的核心產品WPS“前有微軟,后有盜版”,遭遇夾擊。
27歲的雷軍做出了多數年輕人都會做的一個決定——堅持WPS。這導致此后金山的詞霸、毒霸、游戲,所有都是為了賺錢養活WPS團隊。
“98年騰訊創業,99年李彥宏創辦百度,99年末阿里巴巴創業。我們堅持WPS,但卻錯過了整個互聯網。”雷軍說,當年他把所有優秀的人才都派去做WPS,所有以戰養戰賺來的錢全部用來養WPS,這讓當時的金山,“背了一個巨大包袱在長征”。
回顧在金山的經歷時,雷軍說,堅持做WPS讓金山跟互聯網擦肩而過,而金山后來所有的艱難痛苦,跟這個決定密不可分,包括后來金山殺毒軟件面臨360免費挑戰時的困境。
2007年金山上市,雷軍以“身體原因”宣布退休。
“我很內疚,那個決定是我10多年前做出來的。后來我反復復盤,假如我們不做(WPS)呢?”雷軍說,他當年的那個決定叫做“不順勢”,順勢就應該做互聯網。可是當時輸了不服氣,要扳回來,所以才會做那個決定。
金山尚在徘徊時,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后來者,卻于2000年前后迅速崛起,“他們的例子讓我悟透了,應當順勢而為。”
巨人大廈令史玉柱明白不可“好大喜功”
2011年,史玉柱重回珠海,但是,大佬歸來,卻并未選擇重建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建筑,而是選址6公里以外,重新圈地蓋樓。業界大膽預測,史玉柱此番珠海投資或高達3億美元。
在史玉柱重新圈地的同時,巨人大廈卻仍舊處于“爛尾”狀態。珠海拱北海關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巨人研發基地所在的情侶路是從東到南圍繞珠海的一條公路,是珠海最有名的道路之一。據資料顯示,巨人大廈位于珠海的銀樺路上,距研發基地不到6公里,車程不過十多分鐘。
1994年初,史玉柱開始在珠海建設巨人大廈。原本只計劃建成18層的辦公樓,后來不斷更改設計,樓層不斷被加高,從18層到38層,再到54層、64層,直到最后的78層,成為當時設計中的“中國第一高樓”,共需投入資金12億元。
1997年,巨人集團資金鏈斷裂,巨人大廈停工,只建了3層就成了“爛尾樓”。
史玉柱在4年后復出,并奇跡般地償還了巨人大廈欠下的巨債。雖然后來曾傳出重建巨人大廈的消息,但一直沒有實際動作。
2007年底,巨人大廈所在的區政府甚至發布一則消息,稱有200名“三無人員”在巨人大廈內建鐵皮房、磚房和簡易帳篷等違章建筑,用于生產、經營和居住。里面亂拉電線、燈頭和插座,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該消息稱,巨人大廈內的違章情況已被清除。近期又有報道稱,這棟“爛尾樓”已成為一個廢品收購站。
“我再也不想看到這個鬼地方了!這是我一生最大失誤的決策,也是我的傷心地。”史玉柱說:“巨人大廈從38層一直長到78層。好大喜功,我真是昏了頭!”
3721讓周鴻祎明白要首先盯住用戶
業內的人都知道現在360推出的免費軟件就是奇虎周鴻祎在做。不過,想當年做流氓軟件第一人的還是這位大佬。不過周鴻祎真是坦誠,說到這個“流氓軟件”之稱也是有其自身苦衷。當時的3721給予那些到了網上不知道干什么的人們很多幫助,它是初學者的好老師,所以發展迅速。但一個快速發展的市場必然會引來眾多競爭對手,所以百度也推出了類似軟件。談到這個當今最紅的搜索公司昔日的老對手,周鴻祎稱當時遠離了用戶的真正需求,只盯住對手不放,讓大家裝上3721就卸載不下來,所以有了“流氓軟件”之稱。
但是,這一錯誤的開始之后緊接著又是一錯誤的決策。周鴻祎稱當時就覺得百度有了搜索所以才比自己做的更好,所以,在2003年底中國互聯網低迷之際,也在此時,雅虎中國向其伸出了橄欖枝,看重了雅虎有搜索,有品牌,所以3721投入雅虎中國懷抱。對于這些往年經歷,周鴻祎稱大家做事情不要只盯對手,一定要盯住用戶需求,而且一定要堅持住自己的事業,不要輕易說放棄。
FM365讓柳傳志明白一把手的精力和資源的有限
2000年對于聯想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那一年9月銷售額200億的聯想集團開始重組。重組后的聯想集團主要分為兩大業務:以楊元慶為首的聯想電腦公司,主營業務是Internet接入端設備和以ICP、ISP為主線的信息服務領域;以郭為為首的聯想神州數碼公司,主營業務是電子商務推動的新型分銷代理業務、以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為核心的系統集成業務,以及網絡產品業務。
當時的市場統計聯想在國內PC占有率已經達到28%。據當時擔任聯想董事會主席柳傳志回憶,那時聯想電腦認為公司在PC市場占有率已經比較高,企業的盈利增長也在放緩,聯想希望可以通過走多元化道路實現公司新的成長。
在這個判斷下,聯想決定在系統集成軟件和互聯網兩個領域進行發展。在2000年后,聯想PC先后推出了FM365網站和大量數碼產品,聯想欲通過多元化的構成,實現企業成長轉型。
當時聯想內部有一種說法,互聯網時代的信息產業可以打成5個業務包,一是網絡接入設備,比如PC、掌上電腦、服務器等等;二是數字化辦公產品,比如激光打印機、傳真機等等;三是信息服務;四是網絡產品;五是電子商務。
柳傳志在香港對股東們談起新業務時,給出一個模糊的預期:到2005年,網絡業務和軟件開發的利潤占到利潤總額的30%。他說:“我只能講大致的。”
但聯想的多元化擴展并沒有取得以往PC和分銷領域的成功,同時聯想在PC業務上也受到了一個后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品牌強有力挑戰,市場占有率首次出現降低。在此后的3年中聯想也一直未能扭轉這一情況,在2004年后聯想陸續退出互聯網和數碼終端領域。
柳傳志在2007年企業經營與管理創新年度峰會上,總結2000年-2003年的經歷時說,雖然聯想當時資金很充分,業務骨干也足夠支撐新業務,但在企業一把手精力與資源上,聯想卻出現了缺失。這是聯想在決定走多元化時沒有考慮透徹的,聯想沒有想好要有什么資源才能真正做多元化,也沒有考慮聯想PC操盤手在互聯網領域經驗的不足。
【轉敗為勝的商界大佬的勵志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創業勵志故事11-07
創業勵志故事12-12
校園創業勵志故事11-06
創業勵志小故事11-04
創業勵志小故事10-14
勵志創業小故事09-26
經典創業勵志故事14篇11-07
經典創業勵志故事(14篇)11-07
沃爾特·迪斯尼的勵志創業故事09-25
堅持創業的名人勵志故事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