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味佳肴竟能做成模型的創業故事
武漢是一個餐飲行業勝地,大小餐館遍地開花,這個項目市場巨大。二○○七年初,面臨創業轉型的劉雋在網上選定了新的項目:餐飲菜肴模型。
當時,武漢沒有生產菜肴模型的大型廠家,劉雋找到深圳,要求對方轉讓生產工藝。深圳廠家開出28萬元的天價,經過幾次討價還價,最終確定以18萬元成交。
在武漢這個"好吃佬"扎堆的地方,遍地都是美食家,口味和選材稍有缺陷,一下就能被嘗出來,所以做餐飲行業千萬不能造假。但是劉雋做出來的"佳肴",看上去讓人垂涎欲滴卻是地道的"假貨"。靠著這些能看不能吃的"美味佳肴",劉雋一年也能盈利20萬元。
在劉雋的員工甘寧看來,18萬元的價格實在被對方狠狠地"宰"了一刀,因為18萬元僅僅只購買了工藝技術的"使用權",產權仍在深圳企業手中,而且每次進購原料,都必須從深圳廠家購買,每公斤的成本高達100多元。
不過劉雋還是覺得值得,"在達成交易前,我花了1個月時間考察市場,當時不僅武漢,河南、湖南、江西、安徽甚至南京等地,都缺少這種生產企業,我相信這種產品一定有市場。"
在考察中他以顧客的身份故意"刁難"餐飲老板,以不了解菜肴的用料、工藝為由,要求對方提供樣品,但多數餐飲店最多只能提供圖片,無法提供樣品。這時劉雋再拋出自己的"底牌":如果我能為你們提供模型,多少錢的成本能接受?
用這種辦法,他不僅考察了市場,還"預定"了相當數量的客戶。二○○七年十月,他再次投資30多萬元,引進生產設備和人員,正式開始在武漢批量生產菜肴模型。
十一月十七日,劉雋剛剛"搞掂"一個大客戶,該客戶從他這里訂購了一千套、貨值30萬元的餐飲菜肴模型。與劉雋同時參加競爭的,還有來自北京與上海的兩家模型企業,兩家企業的規模實力均在劉雋之上。
面對強手,劉雋最終勝出的關鍵是產品質量和低價位。"別以為我是拼命砍價故意惡性競爭,其實我還有相當可觀的利潤空間。上海廠家的模型是空心的,使用的材料比我少,但是成本絕對比我高。"劉雋神秘地說,能做到高品質低成本,秘訣就在于他"破解"了原料的配方。
花18萬購買生產技術時,深圳廠家并沒有透露原料配方,而是以100多元每公斤的價格出售給他。劉雋根據生產設備說明書,到化工品市場挨家挨戶"取經"。用這種方法,他終于找到一種PV高分子聚合塑料,非常適合做菜肴模型。而這種材料的價格,不到原來的1/2。
以這種低成本價格參與市場競爭,劉雋很快贏得了不少客戶,如綠茵閣、新加坡美食、巴犀燒烤等,還有很多快餐店和食堂都在使用他的菜肴模型。
"小心,別讓衣服蹭了油……"在十月二十三日沌口區創業辦舉辦的"小成本創業項目展示會"上,劉雋對幾名參觀者開起了小玩笑,烤肉模型上油膩膩的光澤惟妙惟肖,還真蒙到了不少人。
"別看我表面上很輕松,其實心理壓力大著呢。"原來,二○○七年——二○○八年劉雋的企業發展勢頭不錯,年均盈利在20萬元左右。
【美味佳肴竟能做成模型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把“饅頭”做成品牌的創業故事09-26
將菜品做成模具的創業故事09-25
把小菜做成大事業的草根創業故事09-25
創業的故事11-03
明星的創業故事09-26
邵逸夫的創業故事11-09
經典創業勵志故事11-07
名人創業故事11-04
創業勵志故事12-12
草根創業故事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