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的創業故事
1999年,當德豐杰正在為自己的DFJ ePlanet基金忙得不亦樂乎的同時,還從沒有想到過公司將來的明星投資企業是中國的搜索引擎企業——百度。
同年,李彥宏受徐勇之邀來到硅谷,兩人都是來自美國東部,在闖蕩硅谷時結識,這一次,李彥宏是參加徐勇擔任制片人的影片《走進硅谷》首映式,除了看片,兩人還決定成立一家公司承載資源:一是可以讓李彥宏手上的全球第二代搜索引擎核心技術“超鏈分析”專利得到利用;二是徐勇在拍攝《走進硅谷》期間結識了大量投資商,可以讓技術背景和資本力量順利結合。兩人不僅擬訂了發展方向、管理結構等,還設定了融資100萬美元的目標。
技術壁壘大小是風險投資者衡量一個初創企業是否具備投資價值的標準之一。李彥宏曾在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工作,手上持有搜索引擎的核心專利,再加上李彥宏和徐勇提出的中國市場概念,吸引了一家名為半島資本(Peninsula Capital)風險投資公司的注意。當然這是他們主動推薦的結果,如果不是徐勇在拍攝期間和半島資本合伙人Greg相識,百度的融資不會這么快到位。
半島資本不僅決定投資,還引來了具有搜索引擎背景的風險投資公司Integrity Partner(美國早期搜索引擎公司Inktomi創辦者,后該公司被雅虎收購)一起投資百度,雙方分別出資60萬美元。很難想象的是,如果百度創始人的硅谷融資時間是在2000年年初,那么一些飽受泡沫驚嚇而談“網”色變的投資者們,是否還會投資這樣一家尚無成形產品的公司。
任何一家公司的成功都是“計劃”和“運氣”的結合體。當Integrity Partner的創始人Scott Welch告訴德豐杰的Jurvetson時,再次印證了這一點:雖然美國納斯達克股市此時已一片哀鴻,但恰逢德豐杰的全球創業基金剛剛成立,正在四處尋覓投資機會。“運氣”就更容易理解了,為什么Scott Welch會把百度推薦給德豐杰而不是其他,這里也自然有原因,在他創辦Integrity Partners之前,曾經創建過一家購物搜索公司,德豐杰正是投資者之一,由于這家公司后來被Inktomi收購,德豐杰順利退出,Scott Welch和德豐杰形成了良好的信賴關系。
理論上,新成立的德豐杰全球投資基金應該以全新的面貌出現,但實際上仍然和德豐杰保持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比如,Fisher和Jurvetson與阿瑟德?賈馬爾都是DFJ ePlanet投審會成員,任何潛在的投資項目必須經過投審會的審核,ePlanet并沒有完全自主投資決策權。
因此,當百度被介紹給Jurvetson后,他很快聯系到了亞洲區同事(當時還沒在香港之外設立辦公室)。但很不巧,中文對于新加坡和香港的兩位董事來說只是一大堆象形文字,在這里沒法如印度一樣靠英語走遍天下,因此,剛剛從新加坡加入DFJ ePlanet的符績勛被委派負責對百度的盡職調查。
對市場、技術和管理者進行細致調查后,2000年9月,DFJ ePlanet和IDGVC共同投資百度,雙方出資1 000萬美元,前者占到了出資金額的75%,符績勛代表DFJ ePlanet擔任百度公司董事。
當時,百度的模式還比較單一,僅僅是定位于給新浪、搜狐、263等大型站提供搜索引擎服務。當初站可以提供一種用來給網站內容分類導航的圖標,并放在某個不起眼的角落,給尋找網站深處網頁的人提供直達通道,更多的是“自娛自樂”的功能。早期的百度就是這種功能的技術提供者,從中收取服務費和分成費用。這和美國搜索引擎公司Inktomi的商業模式非常類似,在DFJ ePlanet投資百度之前,Inktomi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值已經躥到130億美元。就像符績勛所說的,投資百度“的確冒了很大風險”。
后來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Google領頭了最后一輪,本來想收購Baidu,結果李彥宏不買賬,獨立上市,形成了目前的格局。
但DFJ作為最早大手筆下注baidu的投資者,獲益不菲,100倍那是保守估計。那段時期是DFJ中國的黃金歲月,它同期還投資了空中網、分眾傳媒等項目,回報都在幾十倍。
【李彥宏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百度李彥宏的創業故事09-10
百度CEO李彥宏的創業故事09-19
李彥宏的語錄08-08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的創業故事04-19
李彥宏創業十多年的創業感言09-25
李彥宏經典語錄05-17
百度CEO李彥宏的創業之路03-26
百度老總李彥宏創業史勵志故事05-30
李彥宏在北大的勵志演講09-25
李彥宏的語錄49句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