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孫正義12歲幫父創業勵志故事
孫正義會長當時在美國的UC伯克利大學經濟系就讀,為了籌措學費,他埋頭搞起了發明。左側的照片就是孫會長(中)和將他的創意變為現實的工大研究員們。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孫正義最近訪問韓國,并撰文談及一些自己的經歷:
在時隔多年,終于又來到了韓國。我訪問了青瓦臺,并舉行了記者見面會。這是對我來說時隔10年在韓國舉行的正式活動,就在記者見面會結束時某個記者突然舉手這樣問我。
“聽說您的座右銘是‘志存高遠’,,最近韓國的年輕人們苦惱的事情非常多。您認為為了讓他們能夠有一個高遠的志向應該怎么去做?”我毫不猶豫地就回答了他的問題,因為在我的心里一直都有這一問題的答案。
“年輕人擁有無限的可能性,無論什么理想都能夠實現。這里說的夢想不是車或房子,而是能夠使更多人受益的夢想。在您為了他人的幸福而苦惱的時候,世界也會變得不一樣,您也會不知不覺地變得幸福起來。”
孫正義:軟件銀行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養豬人家的孩子
奶奶14歲的時候去了日本。在那年她嫁人了,對方的年齡有37歲,那就是我的爺爺。出生在大邱的爺爺18歲就漂洋渡海來到了日本。奶奶來到日本時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是一段用泥湯來驅趕饑餓的困難日子。14歲不還是個孩子嗎?奶奶就是在那個年紀孤身一人嫁到了沒有一個親戚的地方。奶奶是朝鮮國籍,所以日本話說得也不好。當時的奶奶得有多迷茫啊。我的爺爺從中學時候就輟學工作了。他是家里有7個兄弟,所以工作非常努力。不管怎樣,要想活著就總要在困難中掙扎。就在這其中,我出生了。那是1957年8月的事情。
當時我的家境稍有好轉。雖然是快要倒塌的窩棚,但這也是我的家。當時我們住在九州佐賀縣的韓國人聚集村。我的戶籍的原籍寫著“無原籍”。如果沒有原籍就不要寫了,為什么還有特意寫上無原籍呢?當時我們住的不是自己的地方,而是在鐵路沿線旁的一處公共地方搭起鐵皮屋頂,再在四周圍上木板,所以說沒有辦法確認戶籍。
父母從清晨直到深夜都在不停地干活。身為四兄弟中的老二,我完全是由奶奶一手養大的。奶奶寵愛我的記憶還歷歷在目。只要奶奶一說“正義啊,該出去了”,三四歲的我就會立刻爬上兩輪拖車不肯下來,一直吊在上面。這個兩輪拖車是黑色的,非常滑。車上裝著三四個裝滿了一半的鐵桶,這些鐵桶都是裝食物殘渣的。奶奶就是拿這些車站前的食堂里人們吃剩下的飯來喂豬的。年少的我又能知道些什么,我只是覺得這樣坐在車上非常好玩。只是想“啊,這車子又滑又發出酸味,輪子要是陷到坑里面也會打滑的,掉下來可就摔死了。”每當奶奶想到這個對我說“抓好了”的時候,我都會將身子緊緊得貼在拖車上。
我如此喜歡的奶奶在我逐漸懂事之后卻變得恨之入骨了,因為奶奶是“泡菜”。泡菜當然是韓國的。因為這一事實給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痛苦。在那個時節,我只能忍氣吞聲地以“安本正義(安會長小時候的日本名字)”的名字生活,而必須掩蓋在日同胞的身份也讓我更加不能釋懷,所以我變得特別討厭奶奶,并有意躲著她。
面對“差別”我之所以會如此痛苦是因為我小時候有一個夢想。我想成為小學老師。這個夢想很大程度是受到了我遇到的一個非常優秀的老師三上武(音)的影響。在我把夢想說出來之后,父親就說在日韓國人做不了教育公務員。我當時就說:“那么就加入日本籍。”父親急忙安慰我說:“小學老師雖然是一個很好的工作,但你將來肯定能做更大的事情。還是培養其他方面的能力吧。”從那天以后,我有幾天都沒跟父親說過話。在我左思右想之后,終于放棄了那個夢想。正因為這件事情,比過去稍微輕一點的、或者反而加重的痛苦和困惑就總是伴隨著我。
幫助父親創業,12歲的執著
少年時充滿了夢想的我還想過成為畫家、使人、政治家、企業家等。說到畫畫,即便現在我也經常在會議中的白板上畫一些漫畫人物。其他的人都說我畫得不錯。只要是飽受差別化對待的第3代在日同胞,無論是誰都曾想過要成為一個政治家。而我當然認為詩人這個職業也非常不錯。
但這些夢想中最現實的還是成為企業家,我也體現出了自己在這方面的天賦和資質。那是我12歲時候的事了。當時我們家剛立住腳,這多虧了父母拼死拼活地勞作。父親做著這樣那樣的生意,某一天突然意外地開了一家小咖啡館。這在當時年幼的我看來怎么都不會成功。因為這里距離電車站非常遠,而且也不是繁華街道,甚至連供應咖啡原料的公司都很忌諱給我們供貨。我當時覺得這個咖啡店根本就沒辦法開門營業,所以我就開始想鬼主意。我對爸爸說:“咱們做免費咖啡券在車站前發怎么樣?”爸爸當然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不要亂說話。”但我當時非常執著,最終我做好了1000張并分發給了路人。在招待咖啡供應商的那天,正是因為我咖啡店可謂人山人海。吃驚的供應商們最終開始以非常低的價格和非常好的付款條件給我們供應物品了。雖然初期花了很多錢,但沒過多久就收回了所有的投資。生意越做越好,幾年后我們以很高的價格把這個咖啡店賣給了別人。
但好日子并沒過多久。有一天父親突然吐血倒下了,父親的病倒成為了家庭的危機。比我大一歲的哥哥為了盡長子的責任從高中退學了,他和母親一起維持家庭的生機并支付父親的住院費。看著家境的衰落,我的心里也非常著急。我當時下決心,無論用什么辦法一定要從這里擺脫出去。就在那時,我遇到了坂本龍馬。
坂本龍馬,點燃我心中的熱火
下定決心之后就要實行。只有一次的人生一定要闖出一番大事業來,我要成為日本第一的企業家。我心里堅定地下了決心,我必須找到中長期解決家庭困境的辦法,同時我也必須打下能夠實現更大夢想的基礎。隨后我決定去美國留學。這就和龍馬的“脫藩”行動非常相似。去年令人吃驚地打破日本收視紀錄的NHK電視劇《龍馬傳》里也有描述這一行動的場面。龍馬也曾被“脫藩”這個問題深深困擾,但他由于害怕連累家人最終沒有實行。這時龍馬的姐姐如此說道。
“龍馬,去吧。你不是埋在草野里的庸才,出去闖蕩做一番大事吧。如果是為了這個,我們沒有關系。去吧!”
看到這個畫面我哭了,眼淚不住地流了下來。我之所以會突然落淚,是因為這個故事和我的過去非常相似,讓我想起了當時的種種。
【孫正義12歲幫父創業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創業勵志故事11-07
創業勵志故事12-12
勵志創業小故事09-26
校園創業勵志故事11-06
創業勵志小故事11-04
創業勵志小故事10-14
沃爾特·迪斯尼的勵志創業故事09-25
堅持創業的名人勵志故事09-26
80后勵志的創業故事09-26
經典創業勵志故事14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