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電商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2017年電商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是回歸經濟的本質,而更加透徹的理解新經濟,將有助于電商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更好地把握市場風向。2017年電商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電子商務被形容為一只“擺渡船”,而融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新模式在未來將取而代之。
馬云與宗慶后兩位零售大佬之間“虛實之爭”的硝煙還未散盡,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實體經濟的再定位讓各界人士有了答案。在2017年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表示,網店、快遞業都是新經濟,它們既拉動了消費也促進了生產。“這些典型的新經濟行業,實際上都是‘生產性服務業’,都是在為實體經濟服務,也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當新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界限被打破,市場的增量空間再度被放大。
對新經濟身份的明確,讓以電商為代表的新經濟體也有了全新的定位與目標。按照總理所說,“實體經濟”是一個相對于“虛擬經濟”的概念,不僅包含制造業,更涵蓋著一二三產業。縱觀實體經濟與電商等商業新模式之間走過的不同發展階段,從最初的對立沖擊,到如今的合二為一。互聯網的工具屬性越發明顯,這也意味著,2017年電商行業的發展將越加回歸經濟的本質,而更加透徹的理解新經濟,將有助于電商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更好地把握市場風向。
【關鍵詞】 適應
要用新經濟、新業態、新動能的蓬勃力量,推動傳統產業尤其是實體經濟更好地適應經濟轉型,從而提高競爭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的消費需求。
壯大新經濟、發展新動能是對傳統動能改造的過程。李克強指出,近年來不少新經濟、新業態的出現讓傳統產業的生產、流通和經營模式上都發生了變化。放在零售行業而言,不論是傳統經濟還是電商經濟,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可以注意到,在當前的線上零售格局中,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露出崢嶸。從蘇寧、國美等家電賣場的紛紛轉型,到王府井、海爾、步步高、大潤發等一批零售企業加速拓展自己的線上渠道。盡管從市場份額上看,阿里和京東依舊占據著網絡零售額的絕大多數,但對于傳統零售企業自身而言,卻是適應新經濟過程的體現。
傳統的電商企業也需要適應新經濟。電子商務被馬云形容為一只“擺渡船”,而融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新模式在未來將取而代之。多位零售業專家曾表示,當前的新模式放在不遠后的`將來也會成為舊模式,這需要企業自身做出改變。就以阿里而言,從2016年底到2017年初,阿里對自身的零售體系做了兩次內部架構調整,一次是將聚劃算并入天貓,創新營銷體系;一次是調整淘寶架構,建立產品、數據技術和運營相結合的“三位一體”運營方式,強化淘寶賣家的原創屬性。
“大數據融合、技術疊加讓企業運營效率得到提升,觀察當前規模企業的發展歷程,都曾在產品質量、營銷方式等方面打破常規才有了當前的市場地位。”在零售業專家、靈獸傳媒創始人陳岳峰看來,大的市場環境正在進入轉型期,而企業也會遇到轉型中的一些問題,這是一個需要適應的過程。
【關鍵詞】 帶動
部分依靠傳統動能的實體經濟產業,確實面臨不適應市場變化的問題。怎么破解這一問題?還要讓傳統產業插上新經濟的“翅膀”,用新動能帶動傳統動能轉型升級。
“流通帶動生產”的革命性變化在零售業發展中不乏案例。李克強表示,沃爾瑪等大超市就曾改變過去零售商店的采購模式,直接向廠家低價格采購大量訂單,帶動了實體經濟發展。而現在,很多網店直接向工廠下訂單、定制化生產,同樣帶動了大量制造業工廠的發展。
珠寶首飾供應鏈平臺款多多創始人王文鋼表示,新經濟的本質沒有太多創新,無論是電商還是傳統零售的本質都是賣貨,把合適的商品賣到消費者手中,關鍵在于信息流的改變。“傳統零售業都說顧客是上帝,但是很難知道顧客到底需要什么,而通過信息流的反向操作,用互聯網原有的前端需求引導生產,將有效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王文鋼稱,新經濟與當前倡導的供給側改革有相通之處,都是要按需求解決供給。據了解,王文鋼在創辦款多多之前的上一個項目是家紡領域的品牌電商優曼家紡,但在他看來,互聯網已經不是單純的電商銷售問題,而是滲透到了生產、加工、服務等流通的各環節,數據傳輸、精準化管理、高效溝通機制的應用對實體經濟來說都將適用。
當新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界限被打破,互聯網的工具屬性凸顯。“一瓶礦泉水原來的采購價是1元,最終零售價可能是2元,但如何讓消費者認識到這瓶礦泉水是來自優質的水源地、富含礦物質營養、對身體有好處,最終可能會為此支付3元甚至更高的價格。”海爾電商總裁兼順逛微店CEO宋寶愛表示,如果說在原來的商品流通中品牌商只是簡單的賣貨,現在海爾會把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匯總,反饋到研發團隊指導生產。
【關鍵詞】 監管
要適應新動能加速成長的需要,探索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制度,對新產業、新業態采取既具彈性又有規范的管理措施。監管要有規范,同時也要有一定的靈活度。
新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但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有諸如假貨、漏稅等問題隨之產生。
去年底,淘寶網再度被列入美國“惡名市場”名單,盡管有聲音提出這背后受到國際貿易氛圍因素的影響,但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電商企業的現狀。陳岳峰表示,新經濟的概念是伴隨電商在國內經濟地位的愈發穩定而生,隨著電商發展進入成熟期,諸如商品品質、偷漏稅等問題的監管都在被逐步完善。
根據阿里此前披露的2016年度納稅數據顯示,阿里巴巴集團以及螞蟻金服集團2016年度合計納稅238億元,帶動平臺納稅至少2000億元,創造了超過3000萬的就業機會。陳岳峰認為,在電商飛速發展、實體經濟低迷之際,有觀點提出中國經濟“脫實入虛”的現象愈演愈烈,需要警惕其中的資產泡沫。但可以注意到,電商行業在走出最初的萌芽期之后確實帶動了就業,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政府的導向相當于給電商企業送來了一顆定心丸,通過構建更好的商業環境,讓企業可以盡情發展。
在零售業的發展歷史中,連鎖商業的出現是對消費品質的一次升級,而電商的普及是對零售業的又一次提升。新經濟新在何處?僅就網店而言,在經過最近十年的快速發展后,很難再說它是新鮮事物。但放到國內整體的商業結構中,不論從促進經濟增長、帶動就業還是引導生產等方面來看,都有其新穎之處。陳岳峰表示,新經濟的概念是伴隨電商在國內經濟地位的愈發穩定而生。
解讀
快遞自身升級才能做好新動能
快遞不僅是為實體經濟服務,也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回顧這20年,快遞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支撐電商發展的同時,快遞業也成為了中國經濟的黑馬,但是中國快遞業仍需與國家戰略進行同步嫁接,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并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之一。
此次,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再次強調了快遞業是新經濟、新動能,更多的是期望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快遞業能夠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并且與國家的重要戰略嫁接。“李克強總理多次喊話快遞業,稱快遞業是中國經濟的新動能和黑馬,是希望快遞業從過去的成功中更上一層樓,與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亞投行的成立和中歐班列開通等國家大政方針相融合嫁接。”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
趙小敏認為,雖然五家快遞企業已經完成上市,但這只完成了快遞企業生存的問題。“上市,可以保證快遞企業的資金鏈能夠持續,但要在未來持續發展并參與國際競爭,中國快遞業還差得很遠。”
據了解,國際快遞業巨頭無論在體量還是產品方面都是中國快遞企業無法比擬的。2016年我國快遞行業收入超過4000億元,從全年300億件的業務量來看,平均每件的收入僅13.3元,而UPS的年平均單件收入為10.37美元,聯邦快遞為12.2美元。UPS等國外單個大型快遞企業的年收入接近600億美元,已相當于我國的總快遞收入,并且我國跨境電商70%的訂單是由國外的企業完成。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快遞業通過加盟的方式快速發展,至今中國的快遞企業走完了美國100年的歷程。“這些企業非常成功,但是對于未來如何嫁接中國的發展戰略并沒有明確的方向。”趙小敏認為,“中國目前有三大戰略值得快遞業嫁接。‘一帶一路’戰略、亞投行的成立以及中歐班列的開通,為快遞業提供了發揮的平臺。快遞企業應該隨著中國‘走出去’的企業,為它們提供配套服務,完成自身的國際化戰略布局。”
目前,很多快遞企業也在積極布局國際化。1月9日,順豐國際重貨正式開通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流向服務,進入東亞及東南亞的重貨國際物流市場。目前,順豐重貨已經涵蓋從中國內地出口至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全境的國際重貨服務。其中,從中國內地運輸至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新路線的物流時長在5-7個工作日。
【2017年電商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相關文章:
關于電商的調研報告07-29
電商實習心得01-21
電商運營的簡歷模板201709-03
跨境電商新政帶來的影響08-15
電商實訓心得05-06
下一個風口是娛樂化的垂直電商網紅07-31
電商銷售總監簡歷范文06-28
關于電商運營簡歷模板09-03
電商運營個人簡歷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