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或將改寫時代
網購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然而在網購過程中沒有發票是較為普遍的現象。今后這個情況將會改變。
近日,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工商總局等八部委發了一則通知,全稱為《關于促進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稱,今年將對北京、浙江、廣州、深圳等22個省市開展網絡(電子)發票應用試點。稅務總局、財政部負責組織相關部門及各示范城市,研究完善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制度,制定網絡(電子)發票管理暫行辦法及標準規范,研究安全網絡(電子)發票系統及網絡(電子)發票管理與服務平臺的建設思路,形成試點工程方案,并在相關示范城市組織開展試點。
據相關機構統計,2011年中國全年網上零售交易額為8059.8億元。但網絡商鋪大多沒有實體店,很多無法提供發票。業內人士表示,在完成了“放水養魚”的市場培育期后,電子商務即將迎來規范的發展方式。“電子發票”背后透露的信息就是,開網店要納稅了。
目前,京東商城、當當網等B2C電商均默認每單全部開具發票,此項費用支出每年大概需繳納過億元稅費。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網上商城通常資金背景比較雄厚,經營規模較大,利潤率較高,管理也相對比較規范,因此大都能夠依法開具發票。
事實上,大多數B2C網商都可以開具發票,但很多C2C商家不提供發票。在C2C市場上不開發票已成為“潛規則”, 有分析認為,網購發票難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賣家的成本問題。各大商家之間為爭奪用戶展開的價格戰將網上商店的盈利空間壓縮到極限,如此情形之下,再開發票,無疑將使店家的日子更加難過。二是商家額外加收開發票費。對于索要發票的消費者,許多商家會威脅“如果要開發票就得買家自己支付稅金”。考慮到一時的利益,一些消費者就會放棄索要發票。
網購無發票造成了巨額稅收流失及維修索賠無據,給這個新興的`購物渠道蒙上了一層陰影。然而,網絡(電子)發票應用試點一旦實施,這也就意味著,以后開網店要開始納稅了,網民購物的時候可以向這22個城市所在網店索要發票,無形中多了一層消費保障。
然而,消費得到保障的同時,很多網購消費者表示出了擔心,網購一向以低價作為主要優勢,而電子發票肯定要增加賣家的成本,而這些增加的成本會轉移到買方身上。不少網絡賣家也認為,開出網絡發票之后,難免要繳稅,那么經營成本必定要增加。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專家表示,電子發票的使用可以減少電子商務給傳統稅收征管帶來的沖擊,還能為未來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奠定基礎。對于消費者擔憂發票成本轉嫁到商品價格的問題,專家稱:即便電子發票的試點會提高部分產品價格,但增加對電子商務領域的稅收監管是大勢所趨。
http://www.shddsc.com/【網購或將改寫時代】相關文章:
網購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或將實施01-10
最新的網購條例02-22
新實施的網購條例02-23
亞太區消費者調查:臺灣的網購時代調查報告03-19
“雙十一”網購如何維權?01-21
網購中常見的霸王條款02-22
網購時該注意什么?02-16
職場網購風尚英語對話01-16
職場質疑網購英語對話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