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權在握女性如何理財
據統計顯示,占了“半邊天”的女性中更有近七成的人掌握了家庭的“財政大權”,女性理財就成為了家庭理財的重中之重。那么,女性理財有什么特點?什么階段的女性又該如何來制訂自己的理財計劃呢?
女性理財的特點
由于天性使然,女性在理財方面與男性相比有所不同。據匯豐銀行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盡管亞洲女性地位上升、財富增長,但她們在理財方面仍較男性保守。相對而言,女性還更為傾向于未雨綢繆,為突如其來和不確定的事件作出較為充足的準備。而女性在理財方面更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非常重視規避風險,該出手時才出手。女性的天性讓她們相對于男性而言更需要安全感,這種對安全感的追求也體現在理財方面。女性通常更喜歡儲蓄,銀行卡里的存款數越高,她們的幸福感也越強。因此,通常要在清晰了解到這款產品的前景和風險時,她們才會出手。“保本”和“穩健”是女性理財所追求的目標。
跟著感覺走,容易人云亦云。而另一方面,大多數女性在對數字的敏感性上較男性弱一些,在面對理財產品的專業術語上很多就抓瞎了,而她們中的大多數也沒有耐性去研究較為復雜的理財知識。因此,她們很容易接受銀行理財經理或親朋好友的建議,更容易人云亦云。
不同階段如何理財?
而對于女性而言,結婚與否、生育與否對其理財需求的影響很大。她們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理財需求,也應在不同的階段制訂側重點有所不同的理財計劃。
未婚女性:樹立理財觀念,以儲蓄為主
案例:在某國企工作的馬小姐每月工資7000余元,對于未婚一族來說生活尚算富足,但盡管工作已3年多,她還是一名月光族。在接觸了一些理財知識后,她發現自己之所以沒有攢到錢,是一些壞的理財習慣所致,比如從不記賬、沒有自制力等。
銀率網理財分析師牛雯建議,該階段的女性應以貨幣基金投資為主,同時根據自己的情況購買一些短期的銀行理財產品。例如近一段時間,余額寶等寶類產品收益率下跌,但銀行系寶類產品的收益情況比較穩定,安全系數也比較高,可以考慮購入,用作活期儲蓄的替代工具。
銀率網分析師潘濤則提醒那些消費欲望強的年輕女性,在使用信用卡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用卡習慣,否則就會深陷卡債危機,淪為不折不扣的卡奴。如要學會記賬;建立良好的個人信用,為以后的信貸積累資本;學會累積積分,兌換獎品和禮品;合理利用信用卡周轉資金等。
另外,由于此時負擔較輕,年輕人的保費又相對較低,可為自己買點人壽保險、意外及醫療保險,減少因意外導致收入減少或負擔加重。
已婚女性:組合出擊,分散投資
案例:在某企業工作的劉女士育有一子,孩子今年即將高考。目前,她的家庭收入為每月2萬余元,并在市區和郊區都擁有一套房產。劉女士的理財更偏向于投資不動產和銀行理財產品,除了兩套房產以外,她還密切關注銀行理財產品的動向,將剩余的閑置資金分批投放在銀行理財產品中。
在30~50歲這個階段,大部分女性已成家,面對家庭負擔和生育孩子之后的養育負擔,女性的理財意識會增強。專家建議,這時候的女性應更重視合理配置資產,進行組合投資。首先,要預留3~6個月的家庭收入作為準備金,再將20%~30%的家庭閑置資金用于理財,選擇的產品根據各自不同的風險偏好來決定。對于子女的`教育金,則可通過定投債券基金的方式來實現儲蓄和保值。
據平安人壽的報告顯示,很多中國女性有保險意愿時首先考慮的是孩子,其次是丈夫,而忽略了自身的保障。該保險公司建議,結婚生子后可考慮意外、重疾和養老的險種,而步入中年后需要配置理財類和養老的險種。
退休女性:穩健為主,注重保值
案例:已退休的周女士每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的退休金,加上子女給的養老費用,每個月的生活比較富足。今年初她搬到了新的社區,還計劃參加“夕陽紅”旅行團去外地旅游。目前身體健康的她,除了將資金購置新的房產以外,還在子女的建議下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并配置了一定的意外保險。
對于50歲以上的女性,正好到了退休的年紀,過去的積蓄和每月的退休金足以保障日常需求。因此,對于這部分女性來說,應追求穩健投資和財產保值。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劉麗新建議,這部分女性可選擇購買國債這種風險極低的產品。
目前,市場上存在針對老年人的一些理財騙局,如辦理銀行業務時被忽悠購買了保險產品導致損失慘重。劉麗新提醒老年女性,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留個心眼或有家人陪同,以免上當受騙。
而到了老年階段,可購買的保險品種較少。保險專家建議,年紀偏大的女性雖不適合購買養老險,但可選擇一份意外險或意外醫療險。
【大權在握女性如何理財】相關文章:
女性如何理財05-05
女性應如何理財02-09
女性該如何理財07-08
女性如何投資理財01-21
女性如何正確理財01-17
職業女性如何理財01-20
月光族女性怎么如何理財01-21
2017女性應該如何理財?02-06
職業女性投資理財方式如何選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