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理財應走出誤區 理財不是投資
據調查,60%中國家庭的“財政大權”掌握在女主人手里,而與男性相比,女性明顯具有“嚴謹、細致、穩健、保守、感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女性在理財方面的優勢。但理財專家、招商銀行(22.00,-0.94,-4.10%)長沙分行財富管理中心主任胡凱指出,不少女性在家庭投資理財時也存在了一些誤區。
常見的兩大誤區
理財誤區一:認為理財就是投資。
“我交30萬元給你,你能幫我一年賺多少?”胡凱表示,他們經常遇到女性問這樣的問題。其實,理財并不等于投資,理財是一個系統,比投資的內容更為廣泛。投資關注的是用錢來賺更多的錢,方式有炒股、炒房、買黃金等,而理財關注的是人生規劃,不僅強調財富積累,也要考慮財富保障。理財是一個長期的人生規劃,先設定合理的理財目標,然后根據個人的資產狀況、收入水平、家庭情況及社會發展等因素,確定合理的理財預期與生活方式,其種包括教育規劃、投資規劃、養老規劃、風險承受能力等等。應該說,理財更重要的是樹立一種財富價值理念。
理財誤區二:分散風險意識不強。
不少女性在投資理財產品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將資金投入到股票、房地產等目前看好的項目中去,甚至沒有留足3至6個月的家庭應急準備金,如果出現失業、重病等突發狀況時,就會相當被動。因此,把資金按照自身實際分配到活期存款、債券、房地產及股票中去,才是恰當的理財。
精明主婦善理財
為了讓大家對理財有一個比較具體的認識,胡凱舉出了一個年入20萬元家庭的'理財案例。
30歲的鄒女士擁有一個三口之家,她和丈夫工作收入都較穩定,小孩5周歲。家庭年收入20萬元左右,支出在10萬元左右。擁有私家車1輛,160平方米住房一套,存款20萬元左右,股票投資10萬元,藝術品投資20萬元,無負債。一次性購買了少量醫療保險。她希望對家庭收入進行合理分配,并將節余進行有效投資。
胡凱給予鄒女士四個理財建議:
一、教育規劃。根據現在城里孩子教育費用,大學50000元左右,按每年學費增長率4%計算,到時需87000元。在投資回報率為6%的情況下,今后14年每月支出340元為孩子的大學費用。
二、保險規劃。保險支出應占收入的10%左右,建議鄒女士以此比例選擇保險種類。在意外險之外,可選擇一些每年分紅的萬能型投資壽險產品,也可選擇期交型的保險產品,每年既獲得穩定的收益,又兼具保險保障職能。
三、投資規劃。鄒女士的投資結構應減少股票、銀行存款及藝術品方面的投資,增加基金投資及理財產品投資,建議保留5萬元的應急準備金,其余可以投資理財產品。
四、退休規劃。雖然鄒女士離退休還有較長時間,但建議可以考慮準備養老基金。每年投入4萬元左右,可以使退休后收支平衡,考慮分紅型保險產品或債券型基金。
那么,鄒女士應該合理應用那些理財工具?胡凱認為,由于基金定期定額投資方式具備風險較低、長期收益可觀的優點,可以作為主要的理財工具,鄒女士可以選擇一些過往業績較好的基金,并采取三年以上的投資期限,可以有效規避風險。另外,在股市持續走牛的情況下,一些大型券商的理財產品也值得關注。
http://www.shddsc.com/【女性理財應走出誤區 理財不是投資】相關文章:
女性投資理財的誤區有哪些10-22
女性如何投資理財11-16
單身女性怎投資理財11-14
解析投資理財常見誤區03-06
投資理財有哪些誤區12-07
投資理財不是富人的專利03-05
投資理財的誤區都有哪些11-26
如何走出理財的四大誤區12-07
女性理財的7大誤區12-02
投資理財攻略:理財計劃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