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理財要穩健
臨近歲末,各類短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紛紛上揚。專家提醒投資者,選擇產品時除了盯住收益率,產品周期的長短也需要重點關注。
越到年底收益越高年底臨近,各銀行資金面普遍緊張,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也水漲船高,有的甚至突破了6%。
買短期理財產品,時機選擇很有講究。一般來說,季末、年中、年末的產品收益都相對較高,因為在這些時間節點,銀行都有攬儲指標壓力,都會推出收益率偏高的產品吸引資金。尤其是離12月31日的日子越近,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越高。
機會成本必須考慮 看著年底越來越高的.收益率,有些人卻笑不出來。王阿姨在9月底時買了某銀行一款預期收益為5.5%的產品,明年一月中旬到期。雖然當時覺得蠻合算,但現在看來有點“吃虧”。因為是明年一月份到期,這筆資金將錯過十二月中旬這波高收益產品的機會。專家提醒,買理財產品時,不能單看誰的收益高,而是要綜合到期時間、下一輪購買時機等,機會成本一定要算清楚。
即使是在十二月中旬的“黃金時間點”購買產品,也有一些講究。比如銀行推出的貨幣基金類產品,往往會在節假日之前停止申購,這個“時間差”,在買產品時一定要有充分的預估,最好的辦法是留出足夠的時間余量,以確保資金在“騰挪轉移”過程中踏準節點。
潛在風險不要忽視 在歲末上市的眾多理財產品中,一些銀行推出的高收益理財產品屬于結構型理財產品,其最終收益率由掛鉤產品的表現決定,其掛鉤標的通常包括匯率、黃金、大宗商品等。盡管這類產品保本沒有問題,但因為其投資標的價格浮動較大,所以會有部分結構型理財產品的收益,到時達不到銀行設定的最高值。因此,投資者在投資時,要看清條款,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投資。如果是保守型投資者,應該盡量購買固定收益類的非結構型理財產品,切莫盲目追逐高收益。此外,有些銀行發行的產品多是跨年理財產品,而春節前的理財產品收益還會達到新高,所以投資者最好以短期投資為主。
專家提醒,在選擇歲末理財產品的時候,有兩點應該注意:一是看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理財產品都有一定的風險等級,投資者需要先做好風險評估,然后對比理財產品的風險,看看是否匹配,如果產品風險超出你的風險承受能力,那么建議不要購買這款產品;二是看自己運用資金的安排。由于大多數理財產品是不能提前支取的,所以投資者需要承擔一定的流動性風險。
http://www.shddsc.com/【年末理財要穩健】相關文章:
年末投資理財如何選擇產品03-26
理財新手要怎么投資理財才賺錢03-28
為什么要投資理財?03-07
人們為什么要投資理財03-07
月入1.5萬要怎么理財11-24
上班族年末理財八大招02-03
剛剛畢業的90后要如何理財11-27
女人的一生要怎么投資理財03-27
個人投資理財要避開的3個誤區03-06
投資理財攻略:理財計劃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