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糾結的理財方式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讓人糾結的理財方式,希望能為您的投資提供參考。
買銀行理財:
收益還會下跌
銀行理財是國內老百姓最熟悉的財富管理方式。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這種被看作是風險極低的理財方式,在一輪輪降息、降準政策的刺激下,收益率也急劇下降。幾乎所有分析師都認為,國內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今年難有起色。
銀率網數據顯示,上周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為4.25%,較前一周下降0.08個百分點。銀率網分析師認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未來平均預期收益率可能再次破4入3。
點評:可操作性較強,銀行理財的門檻僅為5萬元。而投資債券、央票等標的銀行理財產品原本風險較小,但相應回報率仍不樂觀。
買QDII基金:
部分產品額度緊俏
曾經在2008年將不少中國投資者坑得血本無歸的QDII,如今再度受到熱捧。QDII其實是在資本可兌換項目暫未完全開放的條件下設立的,允許境內機構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投資業務的一項制度安排。
目前,投資香港、美國股市的QDII基金居多,但隨著美國、香港成為全球熱門投資地后,QDII額度也變得十分緊俏。
點評:從可操作性上看,購買QDII基金與購買國內任何基金并無差異,極易操作。且通過專業機構代持與操作,投資QDII的風險相對直接投資美股較小。不過,由于QDII贖回時間較長、匯率變動不確定,投資者最終是否能夠得到收益也很難說。所有分析師都認為,國內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今年難有起色。
換美元:
只適合留學、旅游急用
最近人民幣匯率出現巨幅波動,將手里的人民幣換成美元也成了投資者用來保值資產的途徑之一。此前有分析稱,人民幣可能將貶值到7左右,也推動了人民幣換匯的熱潮。
不過,人民幣匯率近日出現了雙邊波動趨勢,現在換匯還值不值呢?匯豐銀行香港中國證券研究及中國證券策略主管孫瑜認為,如果沒有留學、旅游、做生意等必須用到美元的地方,現在換匯大可不必。
點評:將人民幣換成美元其實是理財師們最不建議的方式。除了國家外匯局規定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的換匯限額外,將人民幣換成美元還不一定能夠得到更好的回報。首先美元升值可能已經見頂,投資者要承擔匯率變動的風險;其次,換成美元如果閑置,相當于并無投資,如果放入銀行,收益率也相對較低。
投資國內房產:
一線城市最保值
對于一線城市而言,國內房地產市場從去年開始出現了零星回暖。加上銀行貸款政策的放款,房地產市場又回歸了往日的.熱鬧。但二三四線城市仍面臨去庫存的難題,出手還要謹慎。
點評:對于國內一線城市而言,投資房地產仍是限購,且價格不菲,但保值并不成問題。
炒美股:
海外散戶少風險高
都說海外市場不錯,尤其是美國市場的興起,也讓不少國內投資者憑借著多年A股投資的經驗,躍躍欲試著想在美國股市大賺一筆。而近年來隨著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的推進,以及互聯網的發展,炒美股已經不是不可實現的事情了。有不少外資行分析建議可以多配海外股票市場。
點評:“如果不是專業金融領域人員,個人投資者投資海外股市并不建議。”幾乎理財師的結論都是一致的。不僅因為時差導致操作性不高,也因為在海外市場散戶較少,專業機構代持較多,如果貿然進軍海外市場,風險性極高。
投資海外房地產:
并不適合普通人
投資海外房產的投資者越來越多了,加拿大、美國、澳洲都遍布著中國投資者的足跡。而美國地產也被看做是仍在復蘇的市場。資立方CEO王冠建議,對于高凈值客戶的海外置業而言,可購買核心城市酒店公寓,或是養老公寓、學生公寓等,仍有升值空間。同時也可購買固定類收益的房地產產品,如房地產貸款基金等。
點評:個人投資海外資產并不適合所有普通百姓,需要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且最低也要符合私募的合格投資人資格:個人金融資產不低于300萬元或近三年年個人收入不低于50萬元。同時還要尋找專業的機構幫助,以免因為法律、稅務等規定不同,投資失敗或虧損。
【讓人糾結的理財方式】相關文章:
投資理財方式的優劣11-27
投資理財方式介紹03-28
投資理財的方式和技巧11-30
投資理財方式的優劣分析11-27
投資理財的方式有哪些11-14
投資理財有哪些方式11-28
如何選擇投資理財方式11-28
投資理財方式有哪些11-27
個人投資理財方式推薦11-16
工薪族的最佳理財方式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