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投資理財如何選擇產品
挑選“假日理財”產品
2016年接近尾聲,理財市場跨年之戰已經開戰。
央行的連續“雙降”,不管是銀行理財產品還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都難逃收益整體下滑的命運。從各大銀行推出的短期理財產品看,目前預期年收益率普遍在4.4%以下。
年末是銀行攬儲的高峰,在此時節,專屬節日的短期理財產品將蜂擁而至。這些產品的普遍特點,就是期限通常在4-12周左右,收益率在2.5%-3.5%區間。存續期因跨越圣誕、春節假期,被包裝成“假日理財”產品。
有銀行理財經理就表示,大環境不同了,肯定沒法和去年同期動輒5%以上甚至6%的年化收益相比!4.5%以上就不錯了”,從數據看,一些國有大行的產品預期收益甚至都在4%左右徘徊。
有人認為認為,投資者可考慮靈活運用手上閑置資金投資。由于資金偏緊,銀行通常會在年末提高理財產品的收益以回籠資金,出現理財收益“年末翹尾”的現象。
但今年央行連續幾次的降準降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每況愈下,讓如此好光景再難出現,但還是會有不少銀行在元旦或春節前后推出節假日專屬理財產品,投資者可以多加關注。
理財分析師提醒投資者,年末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還要注意流動性風險,投資者需要擦亮眼睛,切勿貪小便宜,要把資金安全放在首位。
年末投資理財注意
資金預留開支
年末是家庭支出的高峰。圣誕節、置辦年貨、壓歲錢、年假旅行等,資金不能靈活周轉,將極為不便。
如果想資金“分分生息”,建議投資人選擇流動性強的產品,如貨幣型開放式基金。值得注意的是,此類基金雖然每天24小時可進行贖回操作,但資金到賬日有所差別,個別仍然非“T+0”。
留心“高收益”陷阱
年末是攬儲高峰,也是產品用高收益做噱頭的集中期。一味追求高回報的投資人,一不小心可能就中了陷阱。最簡單的例子,一些銷售機構打出“保本”、“高分紅”、“××推薦”等標語,故意夸大產品高收益,忽略或隱瞞高風險的事實,以誘導客戶投入資金。
降息背景下,即使機構吸儲的意愿再強烈,也幾乎沒有愿意給投資人10%以上收益。愛建財富認為,調整好“資產荒”心態,平和接受4%-9%回報,無論何時,都尤為重要。
避免兩種極端心態
由于年末的家庭開支較大,因此資產配置上容易出現兩種極端的'心態:全部存銀行、瘋狂買各類產品。
無論是上述哪種,都不可取。年底是一個家庭消費的旺季,錢“生”錢的同時還要保障資金使用的靈活度,確保節前購物消費。由于年底開銷較大,而銀行理財流動性又太差,一旦把所有資金都投入其中,碰到意外支出是取不出來的,因此,要預留出生活費用及意外支出資金。愛建財富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先分配出閑置資金份額,再從中選擇適合的1-2款短期產品。若有炒股需求,可再分配出部分用于把握年末行情。
年末投資理財注意的地方有很多,用上面介紹的這四招理財攻略是很簡單的,它能高效的進行年末理財,幫助大家獲得更好的收益。
【年末投資理財如何選擇產品】相關文章:
如何選擇投資理財方式11-28
如何根據投資理財的目標確定產品選擇07-31
個人投資理財產品怎么選擇08-07
對于普通工薪家庭如何投資小額投資理財產品08-06
關于投資理財的選擇05-19
個人如何投資理財03-30
女性如何投資理財11-16
投資理財的選擇的教案03-31
你知道家庭理財如何投資理財產品合適嗎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