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企業管理四大特征
1、流程合理。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特定的流程,企業管理也不例外。合理的流程是企業運作穩定、高效的保證,同時也是有效控制問題發生的關鍵。因為合理的流程是根據企業內部日常運作,不斷進行總結、修改和完善才被最終確定下來的。它是企業管理經驗的結晶,也是企業管理積累的財富。
一家企業的流程不合理,必將導致運作混亂、錯誤頻發。這點我們可以通過回憶曾經接觸過的一些企業來證實:如果是部門運作穩定,人員按部就班做事,工作上幾乎不需要協調的企業,就一定是流程合理、運作穩定的企業。象這樣的企業,即使一、兩個職能部門的主管突然離崗,也不會對整體運作產生較大的影響,這就是流程合理的作用。
相反,就是那些流程不合理的企業:天天救火還一片混亂。因發生問題的時間、部門無法預知而防不勝防。
2、制度合適。制度是規范和約束員工行為的,是要求員工在允許的范圍內如何做事、做到何種程度的準則。所以,制度不能太過寬松,否則,就沒有任何約束力,形同沒有。但也不能太過嚴格,否則,行政部門的大量時間都會忙于處理違規和糾紛。另外還會給員工造成錯覺:制度太嚴,天天都有員工受處罰!
嚴格的制度不一定能產生好結果,合適的制度才是有用的制度。
3、人員合格。企業管理的好與差,人是決定性因素之首。如何選配任用?理應遵循“人職匹配”原則。為此,企業在用人時應當根據自身所處的不同階段有選擇性的任用,勢必避免“教授代小學,中教教大學”的不合理用人現象。
在企業初創期,組織架構不完善,部門職能不清晰,分工也不夠明確,一切尚處于不穩定狀態。這一時期,應該選擇具有綜合技能的人才一兼多職。這樣不僅節約人力成本,還減少協調工作量,重要的是能快速穩定企業運作。在這一階段用人,強調所用之人是“全才”,大多是有中小企業管理經驗的人員是首選。相反,如果選用有大企業管理經歷的人員,是極難勝任的。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回憶有些企業,因內部管理混亂想通過換人來治理,而不惜代價招用有大企業工作背景的人員,結果付出了很高的人力成本,卻沒收到理想的效果,最終還是人走又來人… …。
當企業進入成長期,隨著業務量的增大,企業運作趨于穩定,各方面管理也逐漸走向規范。為此,在選用人時,應當在企業創立初期選用人的基礎上,增選不同層次的、較專業的人才,這類人才主要面向中高層。因為在這一時期,企業中高層時常需要及時做出判斷或決策,這就需要有文化層次高、工作經驗豐富、專業技能強的人員來進行。在這一時期所用之人強調的是“專”。
企業進于成熟期后隨即就會步入衰退期,在此時期,企業選用人側重點在高層。這些人員主要是為高層提供管理建議、管理策略或者參與高層決策的。為此,在這一時期所用之人的`能力要強調“精而全”。
4、協調合作。企業的每項工作和業務都是根據特點分配給對應的職能部門去完成的。而其中的每個步驟和環節又是被無形的聯系在一起的,這種無形的聯系稱之為“鏈”。涉及生產的稱之為“生產價值鏈”, 涉及供應的稱之為“供應價值鏈”。在這條“鏈”上,每個部門都會對下個部門起著“支持”或“阻礙”兩個作用。其具體表現為:當一個部門按規定完成工作(任務)后,并準時將工作(任務)移交到下一個部門,從而不影響下一個部門工作,這就是起“支持”作用。反之,當一個部門未按時完成工作(任務)時,就必然會影響到下一個部門,這就是起“阻礙”作用。既然有了“阻礙”作用,那么整體上就需要協調。阻礙越多協調就越頻繁,阻礙越大投入協調的時間和人力就越多。協調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進行。
自我協調:依部門或個人為單位,對照本部門職能和整體要求,想辦法使工作進度和質量始終保持在理想狀態,盡可能地按時、保質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務),為后續部門完成工作(任務)提供可能多的保證,這就是自我協調。自我協調的特點是自愿進行的。
組織協調:把具體的工作(任務)分配給部門或個人,并明確完成的具體時間和標準,同時運用管理職能、規章制度等手段,實現合理運用時間、空間和各種資源的目的,達到控制整個工作(任務)過程按照既定計劃進行,并最終完成工作(任務),這就是組織協調。組織協調實際上就是對過程進行指揮和掌控。
http://www.shddsc.com/【高效的企業管理四大特征】相關文章:
高效團隊管理的特征07-27
企業管理的四大盲點02-07
企業管理的四大模塊05-23
創業騙局的四大新特征01-05
企業管理中四大怪01-20
現代企業管理要求高效率07-29
普通又實用高效理財四大招01-10
企業管理經典四大書籍推薦02-05
加強企業管理的四大手段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