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關于創業政策的解讀
為大家解讀一下關于2017最新關于創業政策,歡迎閱讀參考。
程序更簡化
凡高校畢業生(畢業后兩年內,下同)申請從事個體經營或申辦私營企業的,可通過各級工商部門注冊大廳“綠色通道”優先登記注冊。其經營范圍除國家明令禁止的行業和商品外,一律放開核準經營。對限制性、專項性經營項目,允許其邊申請邊補辦專項審批手續。對在科技園區、高新技術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經濟特區申請設立個私企業的,特事特辦,除了涉及必須前置審批的項目外,試行“承諾登記制”。申請人提交登記申請書、驗資報告等主要登記材料,可先予頒發營業執照,讓其在3個月內按規定補齊相關材料。凡申請設立有限責任公司,以高校畢業生的人力資本、智力成果、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作為投資的,允許抵充40%的注冊資本。
減免各類費用
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工商部門自批準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收其個體工商戶登記費(包括注冊登記、變更登記、補照費)、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各種證書費。對參加個私協會的,免收其1年會員費。對高校畢業生申辦高新技術企業(含有限責任公司)的,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萬元,如資金確有困難,允許其分期到位;申請的名稱可以“高新技術”、“新技術”、“高科技”作為行業予以核準。高校畢業生從事社區服務等活動的,經居委會報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后,1年內免予辦理工商注冊登記,免收各項工商管理費用。
據工商局個體處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有關政策已經執行,大學畢業生在辦理自主創業的有關手續時,除帶齊規定的材料,提出有關申請外,還要帶上大學畢業生就業推薦表、畢業證書等有關資料。
優先貸款支持、適當發放信用貸款
加大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貸款支持力度,對于能提供有效資產抵(質)押或優質客戶擔保的,金融機構優先給予信貸支持。對高校畢業生創業貸款,可由高校畢業生為借款主體,擔保方可由其家庭或直系親屬家庭成員的穩定收入或有效資產提供相應的聯合擔保。對于資信良好、還款有保障的,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適當發放信用貸款。
簡化貸款手續
通過簡化貸款手續,合理確定授信貸款額度,一定期限內周轉使用。
利率優惠
對創業貸款給予一定的優惠利率扶持,視貸款風險度不同,在法定貸款利率基礎上可適當下浮或少上浮。
中行、農行、建行、民生銀行、中信實業銀行等銀行相關人士均表示,該行目前沒有開辦大學生自主創業貸款這項業務,這種尷尬情況主要緣于此類貸款的高風險。中信實業銀行辦公室有關人士表示,銀行在追求資金收益性、流動性的同時,也要考慮其安全性。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貸款相對其他貸款,風險高。大學生剛畢業,缺少社會工作經驗,又沒有合適的抵押物或擔保,銀行一般不會輕易貸款。另一位業內人士也表示,即使大學生手頭上有合適的項目,但這也只是個別現象。作為企業,銀行發放這樣貸款投入成本和收入不成正比。
事實上,大學生創業貸款難就難在無法提供有效資產作抵押或質押。目前已有多家銀行開辦了針對具有城鎮常住戶口或有效居留身份,年滿18周歲自然人的個人創業貸款。此類創業貸款要求個人采用存單質押貸款,或者房產抵押貸款以及擔保貸款。
凡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自工商部門批準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交稅務登記證工本費。新辦的城鎮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國家限制的行業除外),當年安置待業人員(含已辦理失業登記的高校畢業生,下同)超過企業從業人員總數60%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免納所得稅3年。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免稅期滿后,當年新安置待業人員占企業原從業人員總數30%以上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減半繳納所得稅2年。
員工聘請和培訓享受減免費優惠對大學畢業生自主創辦的企業,自工商部門批準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可在政府人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和公共職業介紹機構的網站免費查詢人才、勞動力供求信息,免費發布招聘廣告等;參加政府人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和公共職業介紹機構舉辦的人才集市或人才、勞務交流活動給予適當減免交費;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免費為創辦企業的畢業生、優惠為創辦企業的員工提供一次培訓、測評服務。
國務院又出手了:五條鼓勵創新創業政策出爐!
政策一:鼓勵地方設立創業基金,對眾創空間等的辦公用房、網絡等給予優惠。對小微企業、孵化機構和投向創新活動的天使投資等給予稅收支持。將科技企業轉增股本、股權獎勵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試點推至全國。
解讀:這將給小微企業帶來“真金白銀”般的實惠。由于小微企業往往創業資本少,風險承受能力低,稅費方面的優惠將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來動力。
近日,財政部聯合工信部、科技部、商務部、工商總局等部門宣布,將合力打造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從過去補助項目轉向補助城市,聚集五部門政策和資金為“雙創”加油助力。
政策二:創新投貸聯動、股權眾籌等融資方式,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鼓勵發展相互保險。發揮國家創投引導資金的種子基金作用,支持國有資本、外資等開展創投業務。
解讀:這是以創新的模式支持創新。比如股權眾籌、種子基金等都是隨著形勢發展需要提出的新概念、新方式,體現了與時俱進。鼓勵國有資本和外資開展創投業務,可以擴大資金來源和融資范圍。
政策三:取消妨礙人才自由流動的戶籍、學歷等限制,營造創業創新便利條件。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成長留出空間,不得隨意設卡。
解讀:這是一舉兩得之策。取消對人才發展的限制既能解決人才就業問題,又讓小微企業的人力資源得到充分補充。
政策四:盤活閑置廠房、物流設施等,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辦公場所。發展創業孵化和營銷、財務等第三方服務。
解讀:這為創業創新提供了便利條件。盤活閑置廠房、物流設施等,為創業者提供了低成本辦公場所。發展創業孵化和營銷、財務等第三方服務。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有助于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創業難”問題。
政策五: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以激發市場活力、推動“雙創”。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通過打造信息、技術等共享平臺和政府采購等方式,為創業創新加油添力。
解讀:日前召開的國務院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著力破除審批“當關”、公章“旅行”、公文“長征”等現象。再砍掉一批行政審批和核準項目、一批審批中介事項等,年內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
很多已經下放的審批事項,還存在進一步跟進落實的問題。要通過持續推進簡政放權等改革措施,為創業創新清障搭臺,才能讓創業門檻更低、創新天地更廣。
【最新創業政策的解讀】相關文章:
最新的大學生創業政策解讀08-05
最新大學生創業政策解讀05-31
2017國家創業法規最新政策解讀09-25
2016就業創業政策指南解讀09-26
大學生創業政策解讀09-24
無錫創業扶持政策解讀201709-25
蓬萊市就業創業政策解讀11-09
青島市創業政策解讀201709-25
青島市就業創業政策解讀201709-25
2017年國家創新創業政策解讀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