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公司亂象開始顯現
任何圈子都會涉及利益的紛爭,創業領域也不例外,看看下面文章感受一下。
姨媽的戰爭
美柚和大姨嗎這對互掐了多年的死對頭近日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數據造假,對二位“姨媽”來說早已不算新聞。
日前,女性經期管理APP美柚宣布于近日完成10億元E輪融資,并表示已拆除VIE架構,未來將謀求國內資本市場上市。然而伴隨“好消息”而來的,是讓美柚,或者說所有互聯網公司最頭疼的聲音——質疑數據造假。
“如果按照美柚1000萬的電商月收入推算,美柚的實際注冊用戶將達到18億。”18億用戶的推算結論給美柚戴上了造假的帽子。“美柚電商模式主要通過淘寶客返點,美柚前25個產品平均單價10.94元,并以返點3%來計算,平均每單收入0.33元。再依此推算,美柚的每月1000萬元收入需要成交3000萬單以上,每天要有100萬單的成交量,季度成交量9000萬單,而按照電商行業的平均季度5%的用戶成交率來說,如果要實現該數據,美柚注冊用戶需達到18億,這對于以國內用戶為主的美柚來說,幾乎不可能。”分析人士的論證來源于此。
然而面對業內人士“言之鑿鑿”的推斷,8月30日,美柚公布了最近30天后臺電商賬戶截圖,用月銷售額1.2億元、月預估傭金1125萬元的數字予以回應,并指出分析人士推測的3%傭金率嚴重失實,真實數字為10%左右,且沒有考慮重復購買情況。
此外美柚祭出“殺招”,稱“我們已經掌握某公司委托公關公司策劃并推動該不實文章的證據,將保留一切法律追究的權利”。矛頭直指競爭對手。
輿論隨即轉向,另一位“姨媽”在此當口身陷囹圄。同樣是以女性經期管理為切入點的APP大姨嗎被曝出一份商業計劃書,其中MAU 4200萬、DAU(日活躍用戶數)400萬的數字“嚇到了投資者”,導致融資失敗。這顯然與易觀、QuestMobile給出的388.05萬和515萬的MAU相差甚遠。
大姨嗎隨即發表聲明,稱“大姨嗎每日為超過五百萬的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用戶群體穩定且增長穩健”,另外新一輪融資已接近尾聲,但“暫時不能對外公布新一輪融資情況”。
雖然大姨嗎CEO出面解釋,“我跟美柚創始人陳方毅很熟,近期溝通也非常多。我們擁有共識,那就是創業公司每分錢都來之不易,花在‘黑公關’上非常不值。”但多年來的互掐歷史,也讓二者此次難以洗白。
僵尸蜻蜓
似乎是這樣,伴隨融資這樣的“好消息”而來的,總有一些互聯網公司不愿看到的“壞消息”。除了美柚和大姨嗎,深陷數據造假旋渦的公司還有很多,比如蜻蜓fm。
今年2月,網絡電臺軟件蜻蜓fm宣布完成D輪融資,估值25億元。然而去年11月被曝出的“普羅米修斯”代碼事件,卻尚未被遺忘。
2015年11月6日,一位“懂代碼”的專業人士稱通過反編譯其安卓軟件,發現軟件內存在代號“普羅米修斯”和“宙斯”的代碼,該代碼可偽造用戶活躍數量并自主點擊廣告商廣告,欺騙第三方數據及廣告公司。
隨后,蜻蜓fm回應事件為“友商”雇傭水軍的惡意中傷。又是“競爭”背了鍋。
最終,該事件以幾乎所有相關文章被刪結局。蜻蜓fm是否真的存在欺騙第三方數據和廣告公司的行為,成為了懸案。
關于用戶數量的“真相”,蜻蜓fm也顯得閃爍其詞,前后矛盾。
7月21日,蜻蜓fm啟動最新一輪融資,而值得注意的是融資意向書中“目前DAU為600萬,用戶超過1.2億”的數字明顯較之前披露的大幅縮水。
去年7月,新浪科技一篇關于蜻蜓fm的報道中提及其CEO楊廷皓對外宣布用戶達2億,DAU為1000萬。短短一年的時間,兩項數據同時縮水四成。
而截至發稿時,蜻蜓fm在iOS平臺的APP封面上宣傳用戶量為2億,但應用簡介中又稱“是全球2.5億用戶的共同選擇”。三方數據差距甚著,真相也只能有一個。
如果說前三者的數據造假還未得到最終證實,存在疑慮,那么不久前被自媒體揭露的映客“僵尸粉”,終于把造假這件事擺上了臺面。
直播平臺方興未艾,映客就攤上了造假門。6月20日,某自媒體文章揭露,直播平臺映客存在使用機器人(23.860, -0.03, -0.13%)賬號充當用戶的情況。文中通過親身體驗證實,即便是在1個小時全程黑屏的情況下,仍能吸引21位“僵尸粉”進入房間“捧場”。
不僅如此,根據試驗,一旦有真實觀眾進入房間,將會為主播帶來39個機器觀眾,并且機器觀眾不會隨著真實觀眾的離開而離開。根據該人士推算,映客直播的顯示在線人數和真實人數相差40倍左右。
然而意外的是,映客投資方的解釋讓造假變得冠冕堂皇。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在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機器人是鼓勵新主播,激勵他們直播的運營方式而已……我們要激勵一個新的主播有直播欲望的話,肯定需要看上去人多一些,這是運營的手段而已。”
騙人的老外
無論是美柚、大姨嗎,還是蜻蜓、映客,公然或暗地虛報數據的行為都源于融資的迫切愿望。正是因為互聯網創業公司輕資產、難評估的特點,造就了他們難以與銀行建立聯系,而只能“禍害”投資人。
而對于創投圈來說,浮華不僅存在于這些行業的領頭羊,金字塔底的情況,更加混亂。
從2012年到2015年,三年的時間里,投資“小學生”陳力(化名)在同樣的坑里摔了兩次。“正是因為擔心國內創投環境太過浮躁,我才選擇和老外打交道,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老外更會造假。”陳力告訴新金融觀察記者。
2012年,陳力通過朋友結識了來自英國的一位“米其林三星級”廚師,由于本身就對餐飲行業比較熟悉,陳力決定以投資人兼合伙人的身份,與其共同創辦公司,開設西餐廳。“我當時的想法是借助廚師的品牌效應和其團隊的設計能力,結合我自己在本地的資源,應該能夠讓西餐廳的項目順利實現盈利。但沒有想到的是,最終我的投資幾乎全支付了他們的前期設計費,而他們交出的設計方案非常劣質,小到商標設計,大到餐廳裝修方案,完全看不出誠意,導致餐廳項目在前期籌備過程中就胎死腹中,而我在損失了近千萬之后不想再過多投入,最終把項目連同公司一起停掉了。”陳力介紹。
“第二次,我又是栽在了老外手里。”陳力回憶,“2014年,我通過‘靠譜’的中間人又結識了一家來自新加坡的廣告公司,該公司宣稱為許多國際知名公司做過廣告策劃。”而事實是,該公司確實參與制作了那些廣告,但并非之前宣稱的獨立完成,“即使是參與制作,也應該是有一定實力的。我作為投資人,自然會盡可能介紹項目給他們,但沒想到他們收取了高額的廣告費之后,把項目外包給國內的一些小廣告公司,只花很少的錢,賺到的就是巨額利潤。”
陳力坦言:“我遇到的這兩次經歷,都是因為國內外信息不對稱,而且即便公司背景屬實,他們也不是真心想要合作,一開始打定的主意就是騙錢走人。”
事實上,投資就是這樣,100次嘗試,也許99次都不成功。創業者需要投資人的資金支持,而投資人更需要創業者拿出誠意。
“當然我不是只針對外國友人,國內創業者惡意騙錢的事情我也遇到過,這就是這個圈子的浮躁之處,我以后可能也不會再輕易投資了。”陳力說。
最后的情懷
所以,對于創投圈來說,極少數光鮮背后隱藏的可能是更大規模的黑暗。然而除了造假、欺騙這樣的惡性事件以外,更多創業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創業公司沒有走出黑暗,更多是難以突破瓶頸的無奈。
新金融觀察記者走訪了海泰創新基地、鑫茂科技(7.790, 0.47, 6.42%)園、智慧山文創基地等天津知名“雙創”基地,公司數量減少、更新速度快等問題屢見不鮮。
“這兩年明顯發現園區內的熱情不如從前,連附近唯一一家創業咖啡廳都倒閉了。”此前在孵化器內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任職的曉玲(化名)告訴新金融觀察記者。的確,創業咖啡廳“納8”的大門緊鎖,透過玻璃向內看去已經面目全非,招牌尚未撤下,旁邊的區域就已經被星巴克所替代。
“我之所以離開原來的公司,就是因為老板永遠在給員工‘畫大餅’。雖然也拿到了天使輪的融資,但顯然在技術方面無法達到對客戶、投資方的承諾標準。”曉玲說,“我們公司以硬件開發為主,概念方面確實能達到‘創新’標準,但無奈技術上永遠無法實現預期的功能。”
達不到產品的預期效果,于是只能再夸大宣傳爭取融資,然而以更高的承諾拿到融資以后,技術卻無法做到連邁兩層臺階,如此只能再次夸大宣傳爭取融資,這就陷入了惡性循環,最終創業公司背負的,可能就是巨額的債務和破碎的情懷。
創投圈亂象叢生,人心浮躁,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逃離,但卻也有一部分人不離不棄。“現在國內的創業環境確實很浮躁。我身邊有大量的創業者,他們一部分人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或是某個產品的功能,但是有一些人純粹是為了自由工作而創業,這就不太好了。”從在創業公司打工,到自己作為聯合創始人建立公司,巖小仙兒選擇堅持自己的夢想。
她告訴新金融觀察記者:“之所以選擇創業,是因為我一直都喜歡營銷、新媒體方面的工作,想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我覺得既然要創業的話就腳踏實地,不要太急于賺錢,有的創業公司老板一個月只給自己開幾千塊的工資,但是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熬過現在的幾千塊,才能實現日后的幾千萬。”
【創業公司亂象開始顯現】相關文章:
創業 從校園開始09-25
如何開始創業08-05
創業從掃帚開始的故事09-26
創業從負數開始的故事09-02
創業從簡單需求開始09-26
大學生創業將從課堂開始09-25
大學生創業從實習開始08-10
胡絲亂象說說12-02
女強人從零開始的艱辛創業之路09-25
公司創業指南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