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
是一組衡量百姓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數字:2013年,二道區開發就業崗位14437個,完成全年目標的120%;城鎮新增就業13043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19%;失業人員再就業9318人,完成全年目標的207%……這是一場潤物無聲的長期惠民實踐。如今,在二道區,“擴大就業,鼓勵創業”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項高起點回應百姓期盼的切實行動。
百姓笑臉:
這里是夢想實現的地方
“我享受創業過程中的每一分鐘,看到公司一點點發展壯大,我的人生變得更有價值,我會一直堅持下去讓夢想閃亮發光。”在二道區大學生創業園里,去年8月份入駐園區的創業者王魁激動地說。
2006年,王魁從長春大學畢業,因為大學期間曾代表學校參加過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并取得銀獎,這讓他對創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于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王魁從事過行政工作,也到企業工作過,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創業的夢想,畢業后積極參加省市舉辦的創業培訓。2012年,王魁終于找到了合適的項目,決定做臺灣食品的長春經銷商,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去年8月,他創辦了吉林省康乾商貿有限公司。
創業之初,資金短缺是無法回避的問題,辦公場所、辦公設備等都需要一筆不小的投入,得知二道區大學生創業園的各種扶持政策,王魁立即與之聯系并順利入駐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園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免費的辦公場所,電腦、打印機、復印機、桌椅等辦公設備也都無償使用,會議室、洽談室更是一應俱全,員工食堂、員工宿舍給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我們可以‘拎包入駐’。”提起大學生創業園提供的周到服務,王魁如數家珍,由于在創業園里可以第一時間獲取政府提供各項的創業優惠政策和申請專項扶持資金,王魁的公司雖然處于發展初期,但一直穩步向上。更讓他高興的是,二道區大學生創業園里還有多個成熟的項目,最近他瞄上了一個有機食品項目,決定將其納入自己的發展計劃。“在二道區大學生創業園,我對公司的發展越來越有信心。”對于未來,王魁信心滿懷。
二道行動:
就業有幫扶 創業有支撐
2013年,二道區以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為先導,從打造標準化就業服務社區品牌入手,以服務基層、服務百姓為出發點,全力做好創業就業工作。
在就業創業方面,開發就業崗位14437個,完成全年目標12000人的120%;城鎮新增就業13043人,完成全年目標11000人的 119%;失業人員再就業9318人,完成全年目標4500人的207%;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755人,完成全年目標1700人的103%;征集創業項目100個,推介創業成功項目50個;建設大學生創業園3個;落實“一村一名大學生”就業政策,管理好10名選聘的大學生;舉辦大型招聘會45場,其中高校畢業生招聘會4場。
二道區實現了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零就業家庭出現21戶,解決就業21戶;新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60萬元,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1006人次,完成全年目標1000人的101%;勞務經濟收入1810.8萬元,現完成計劃1000萬元的181%;農村勞動力引導性培訓800人,完成目標500人的160%;技能培訓1999人,完成全年目標1800人的111%;創業培訓425人,完成全年目標400人的106%。
方便了百姓、方便了企業、方便了求職者,實現一站式服務,二道區還創新思路,大膽嘗試打造標準化就業服務社區,這項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二道區還在2012年已建成的4個社區基礎上,投入182萬元又完成6個社區的建設,截至2013年底,二道區已建成10個標準化就業服務社區,其中,4個社區具有招聘信息發布功能,全年共發布信息5000余條,使求職人員和企業及時對接,6個社區具備了微機培訓、實訓功能,全年免費培訓千余人次。
今年,二道區將在已建成10個標準化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社區的基礎上,新建6個標準化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社區;開發就業崗位1.4萬個,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提升大學生創業園3個,完善供需對接服務,組織招聘會60場;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完成培訓2100人;打造 “半小時就業援助服務圈”,為低保人員、殘疾人、大齡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等群體提供就業崗位,“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http://www.shddsc.com/【“我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相關文章:
80后海歸開培訓學校實現創業夢09-25
創業凡事靠自己09-25
創業之初應該尋找適合自己的創業模式09-25
創業只能靠自己11-18
實現中國夢宣傳主題標語(最新版)07-07
大學生如何更好地實現創新創業?10-19
學習技巧:再給自己一次實現夢想的機會09-26
創業人生:凌然-為夢癡狂09-25
中國夢我的夢作文07-12
中國夢我的夢征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