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掖肅南縣“政策紅包”支持大眾創業
肅南縣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了6個方面31項具體措施,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增強發展新動力、打造發展“新引擎”,實現新增長、擴大新就業。
肅南縣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全縣累計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業100家,引進各領域創業創新人才200人,培育各類創業創新者3000人;新建市場化、專業化、網絡化的創業創新孵化基地10個,培育創業創新示范戶500家;累計新增創業創新貸款10億元,爭取創業創新資金5億元;累計創業創新培訓6000人(次)以上、勞動力技能培訓20000人(次)以上;培養優秀拔尖人才、行業骨干人才、智力幫扶人才、青年精英人才、急需緊缺人才等各類創業創新人才300人以上。
為進一步助推目標實現和任務實施,肅南縣提出了8條支持政策。
落實涉企收費減免政策
不在目錄內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一律不得收取,對符合國家規定條件,持有《就業創業登記證》的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從事個體經營的,給予社保、培訓等補貼。
落實稅收減免政策
各類企業在新增加的崗位中,符合相關條件的,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價格調節基金和企業所得稅,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5200元。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符合相關條件的,可依法享受稅收減免政策,按每戶每年96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價格調節基金和個人所得稅。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個人),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季度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9萬元的免征增值稅或營業稅。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稅所得額在20萬元以下的減按10%征收企業所得稅;個體工商戶月營業額3萬元以下的,免征個人所得稅。
實行企業家創業創新獎勵政策
對新獲得國家級和省級認定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專家工作站等企業的企業家,縣財政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的獎勵;對新獲得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創新型企業、省級創新型企業的企業家,縣財政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省科技獎勵(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以上、專利獎二等獎及以上)的單位,縣財政分別給予肅南縣主研人員團隊5萬元、3萬元獎勵。
實行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補助政策
對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符合條件創辦企業且穩定經營3年以上、帶動5人以上穩定就業并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的,縣財政一次性予以4萬元創業補助資金;帶動10人以上穩定就業并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的,縣財政一次性予以6萬元創業補助資金。
實行城鄉勞動者創業創新補助政策
支持城鄉勞動者發展互聯網+農牧民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等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對于城鄉勞動者一次性帶動本縣戶籍10人以上穩定就業一年、且組織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的,縣財政按每年每人1000元的標準獎補創業能人,期限為3年。
實行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創業創新補貼政策
對符合自主創業條件的大學生,穩定創業1年以上且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的,縣財政一次性給予創業補貼10000元。對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的,縣財政給予1年社會保險補貼。對已進行就業創業登記并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的肅南籍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申報從事靈活就業的,按規定納入各項社會保險。對到企業就業服務并簽訂勞動合同的大學生,縣財政每人每月補助生活費1500元,補助期為3年;對到企業參加創業見習的大中專(技)畢業生,縣財政每人每月補助生活費400元,用人單位每人每月補助生活費不少于300元,縣財政對參加社會保險的予以每月200元社保補貼。到2020年,縣財政、用人單位生活補助分別提高到800元和600元。創業見習期原則上最長不超過2年。
實行電子商務創業創新補貸政策
新建2個電子商務創業培訓基地,培訓電子商務從業人員2000人(次),全縣電子商務創業人才達到300人以上。通過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大學生從事電子商務產業商務發展獎勵補助資金,加大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和傳統產業電商轉型升級支持力度。
設立創業創新引導資金
縣財政每年預算1000萬創業創新引導資金,引導社會資本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為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將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最高額度由5萬元調整為10萬元。
【張掖肅南縣“政策紅包”支持大眾創業】相關文章:
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09-16
焦作市大學生創業支持政策08-07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稅收創業優惠政策指引匯編201709-25
江西省樟樹市多措扶持大眾創業政策08-08
天津鼓勵支持人才創新創業政策研究201709-25
國家對自主創業大學生的優惠政策支持09-26
國家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相關政策有哪些07-06
湖南創業政策-湖南雙創政策09-25
如何理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