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

時間:2023-03-03 11:35:21 創業計劃 我要投稿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精選6篇)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創業計劃書,創業計劃書可以幫助創業者對外宣傳,獲得融資。擬定創業計劃書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精選6篇)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 篇1

  1.主要技術要點

  (1)選擇適合放養的場地及搭建風雨棚雞的生態養殖應遠離城區、避免污染、環境安寧清潔、有清潔水源,選擇地勢較平坦的荒山、灌木林,以果林為主,在林地內地勢較高、背風向陽、易防獸害和易防疫病的地方搭建風雨棚。風雨棚可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棚架,頂蓋石棉瓦加茅草,四周用竹片等做簡易圍欄,只要能避雨、避暑、補飼、休息就行。為了便于管理,可在風雨棚旁建值班室和倉庫。

  (2)選擇適合放養的品種選用優質地方良種雞,如固始雞、清遠雞、草科雞等適應性強、適合放養且符合市場消費需求的品種。

  (3)育雛期管理雛雞幼小抵抗力差,不能直接進入野外飼養。3~4周齡前與普通育雛一樣,進行人工育雛,脫溫后轉移到山上放養。因此一定要抓好3周前的管理,為后期生長奠定基礎。

  (4)嚴把脫溫期管理3周后開始進入脫溫飼養,脫溫期特別要注意外界氣溫,內外溫差大,仔雞抗逆力低,調節功能差,一時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因此要選擇天氣暖和的晴天放養,開始幾天,每天放養2~4h,以后逐日增加放養時間,使仔雞逐漸適應環境變化。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飲水器和料槽,讓雞自由采食,每天早上不要喂飽,把雞放出去自由活動,采食天然飼料,太陽下山時將雞群收回雞舍并喂飽。刮風下雨天氣停止放養,防止淋濕羽毛而受寒發病,同時還要防止天敵和獸害。

  (5)疫病控制野外放養雞的活動范圍廣,疾病防治難度相應大些,因此免疫工作要求質量高、免疫劑量足,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特別是馬立克、新城疫、傳染性法囊病等主要傳染病,決不能放松。同時要做好定期消毒,發現病雞應隔離飼養,避免交叉感染。

  (6)飼養密度及方式針對不同的放養地確定不同的放養方式,每群一般500~1000羽為宜,第3~4周齡開始放養,圍欄分區輪牧,每隔一周期換一塊地,放養周期一般控制在一個月左右,這樣雞糞養林,且小草、蚯蚓、昆蟲等有一個生養休息期,等下一批仔雞到來時又有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雞采食,如此往復形成食物鏈。

  (7)飼料營養及飼喂雛雞3周齡前可用全價飼料飼喂,3周齡后逐漸改喂五谷雜糧。溫室育雛可按常規喂飼,脫溫后第1周早晚在棚內喂飼,中午補飼一次,以玉米、小麥、稻谷、豆類、紅苕等天然谷物飼料逐漸增至代替全價飼料;第2周起中餐可以免喂,喂飼量早餐由放養初期的足量減少至七成,5周齡以上的'大雞還可以降至六成甚至更低些,晚餐一定要吃飽,5周齡后全部換為谷物雜糧,促進尋找食物,以增加雞的活動量,采食更多的有機物和營養物。

  2.創新點

  為了堵絕外來疾病的侵襲,在選雛前要進行實地考察,盡量在本地無傳染病史的雞場,選擇種雞普系登記齊全、管理規范、防疫制度健全的育雛廠調運,雞的品種可選用抗逆性強的優良地方品種,如三黃雞、麻雞、來航雞等。

  (1)、適時開食和飲水:雛雞先在舍內飼養,在雛雞入舍后1—2小時即可給以飲水,可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多維維生素或配制0.01%的高錳酸鉀溶液飲水,以增強雞的體質,緩解應急反應,便于胎糞的排出。水溫一般要接近舍溫(20—22℃),雛雞一般在出殼24小時后開食,最初時可喂碎米,3日齡后改喂全顆料飼料。

  (2)、控制好雞舍內的溫度:剛出殼的雛雞溫度要求攝氏35℃(指與雞背部同高處的溫度)以后每5天降低1℃,在35—42日齡時溫度最后降至20—22℃。在保溫的同時,還需要通風換氣,常用的保溫方法有紙箱、熱炕、育雛籠等。熱炕的育雛方法是:炕上用磚砌成墻,用竹片做成拱形,棚高0.8-1.0米,四周用塑料薄膜覆蓋做成簡易小溫室,在炕上鋪墊短麥草、干鋸末等,炕上的墊料2-3天要更換一次。

  (3)、光照要適當:1日齡小雞光照相23小時(燈泡不要過大,一個炕一個15-25W的即可),2-15日齡每天減少1小時,16日齡后不再補充光照。

  (4)、舍內飼養密度要適宜:0-10日齡的雛雞每平方米40-50只,10-20日齡30-40只,20-30日齡20-30只,42日齡每平方米20只。

  (5)、注意通風:雞舍內要通風,它能給雞保證足夠的氧氣,但要防賊風。

  (6)、定期喂不溶性沙礫。沙礫能增強雞的消化功能,有利于雞的生長發育。

  (7)、一片林地以放養2000羽為宜,規模大不便管理,規模小效益低,每公頃林地放養3000羽土雞為宜。晚春到中秋可放養,冬季氣溫低,蟲草減少,應停止放養。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 篇2

  一、市場分析

  (一)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產生了不斷變化,特別是吃食方面,普遍追求無公害和土味、野味,生態土雞養殖場正是迎合人們對“土”字的要求,利用優質雞苗,在環境優美,無污染的大自然放養,在高山果園間可食天然蟲草,蚱蜢、蚯蚓等,又以補飼玉米、稻谷、地瓜、糠麩等雜糧為主要飼料,運動充足,山地放養時間為5個月以上。所以,其雞體緊湊,羽毛光亮,眼大有神,皮簿骨細,肌肉豐滿結實,脂肪沉積適度,酮體漂亮,肌肉中氨基酸含量高,而且品質細嫩、口感好,味道鮮美,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同時,由于土雞和土雞蛋營養豐

  富,是少年兒童發育和老年病后恢復的進補品,有著與圈套養雞所不能具備的特點,因此,該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二)市場競爭與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分析:

  年飼養1000只土雞,需雞苗、飼料、防疫費等生產成本2萬元,其產出土雞、土雞蛋收入為4萬元,除去成本,獲利2萬元。因此,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分析:

  高山無公害食品是當今社會人們在吃食方面所想往的,高山放養土雞正是迎合了社會的需要,滿足人們的需要,對增強全社會體質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果園間放養土雞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害蟲防疫,因此,建規模土雞放養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

  生態效益分析:

  林地放養土雞有利肥沃林地,吃食害蟲,具有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

  二、項目計劃

  (一)近期計劃

  在一年之內,將養雞場辦成養雞企業。養雞企業包括2個養雞場,實現輪換放養模式,進行批量銷售。另外,組建與參加養雞合作社,綜合養雞戶的力量,建立品牌,提高聲譽,實現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

  (二)遠期計劃

  在三年之內,建立土雞,果園,林地以及其他家禽多樣化綜合發展模式。養殖企業將承包荒山、林地,利用土雞糞便發展果園,經濟林木。另外,本企業將進行土雞產品深加工,如速凍土雞,土雞餐館等,增大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最終成為立體的生態的多樣化的綜合養殖企業。

  三、成本預算

  (一)薪資預算

  雇員3人,飼養員2名,每人月薪600元,技術員1名,月薪1000元,共計26400元/年。

  (二)投資預算

  說明:投資預算按一年的時間計算。

  (1)場地建設費:5000元

  (2)辦公、飼料間:6000元

  (3)運輸車一輛:23000元

  (4)按年飼養土雞1000只計算:雞苗2000元,疫苗藥品2000元,玉米、糠麩等飼料3.5萬,水電煤費2000元

  (5)網子,料罐,油費等其他雜費3000元

  綜所上述,一年的投入資金需要7.8萬。因為土雞在一年內分為2批飼養,所以前期投入資金不需要7.8萬。按雞苗,疫苗藥品,飼料三種大宗耗費計算,第一批土雞需要21000元,前期投入資金約為1.45萬,雞場總投入為3.55萬,另有2萬流動資金。(注:在市場分析中的成本不包含農用車費,固定場所費用是折合計算的。)

  (三)經營成本預算年飼養土雞1000只,總成本為2.1萬元,每只土雞成本為21000÷1000=21元

  四、風險預測

  1、經營風險

  (1)選擇經營場地的地理位置是否合理;

  (2)蛇鼠等害物的侵襲;

  (3)雞苗是否高數量存活;

  (4)疾病的防治是否到位;

  (5)銷路是否暢通;

  (6)飼料等物品的價格是否低廉,實際投資是否超出預算;

  (7)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2、控制辦法

  (1)選擇經營場所必須進行實地考察,多選幾個點,多提幾個方案,請專家評價選最佳方案。

  (2)雞舍設置合理,場地進行蛇鼠防御工作。

  (3)采取優質雞苗,提高工作人員育雛技術,建立科學、高質量的育雛室。

  (4)聘請專業土雞疾病防治技術人員,將疾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5)建立合作社,擴大影響力,打開銷路。

  (6)囤積飼料,多家比較,合理購買,對每次投資要進行經濟核算,在預算時要寬松或上下互補。

  (7)采取先進的管理制度,合作社—農戶—雇員相結合的模式。

  五、市場營銷

  1、營銷策略

  大戶與散戶相結合,組建專業合作社,增加商品產量,逐步擴大市場,最終打造品牌。

  2、營銷方式

  (1)熟人推薦:利用熟人介紹。

  (2)公關營銷:利用合作社關系,由合作社推廣營銷。

  (3)宣傳推廣:到各鄉鎮、城市綜合市場進行宣傳推廣工作,特別是城市里主要的綜合市場的宣傳。

  (4)酒店宣傳:到酒店、餐館、農家樂等地方宣傳。

  (5)人員推銷:直接推銷。

  (6)街道設點:在主要綜合市場設立銷售點,進行直接銷售。

  3、經營計劃

  (1)將養殖場發展成2個,形成輪換放養模式。

  (2)聯系小販和大的收購戶,穩定銷路。

  (3)成立養雞合作社,實現規模化經營。

  (4)設立街道銷售點,提高經濟效益和知名度。

  (5)聯系酒店、餐館等,建立固定的買家。

  (6)近期計劃完成,將實施遠期計劃,最終建立多樣化綜合養殖企業。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 篇3

  一、生態養殖項目

  1、黑山羊養殖。

  2、果樹以及其它農作物種植。

  二、項目背景

  臥云村是個傳統的農業村,富余勞動力較多。廣大群眾有養殖的傳統習慣,養殖積極性高,但由于品種單一、生產原始、技術落后,且防疫工作不到位,導致成活率低甚至造成動物大批死亡,給養殖戶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打擊了農民的養殖積極性。此外較小的養殖規模沒有給養殖戶帶來應有的經濟效益。由于種植業收益率低及臥云村特殊的地理位置所限,導致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如何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和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成為擺在當前的一道難題。創建臥云村立體生態養殖合作社,充分發揮本村自身優勢,結合當地實情,引導廣大農民創業增收。

  三、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一)規模

  養殖場共有荒山荒坡面積約50畝,養殖場地結構分布合理,適合立體養殖業發展,整體規劃養殖山羊500只。商品羊2000只

  (二)具體規劃建設內容

  首期:投入資金200萬元,用于自建高床羊舍、隔離羊舍、蓄水池、污水處理池、運動場、青儲池、飼料加工件、藥品間、消毒間、辦公室、沼氣池、堆糞池、規模化牧場(80畝——100畝)等場所。前期投入100萬,250頭黑山羊規模養殖場計劃在一年之內建成,三年內全部完工。500頭能繁殖的母羊每年平均產3只幼崽,每只按1000元計算,預計6年可收回全部投資。

  該階段主要收集各方面資料信息,進行技術整合,可行性分析,對環境的影響,對市場進一步的了解,降低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如果有必要,及時調整項目,務必做到能夠贏利。

  第二期:投入資金100萬元,用于擴建各種設備,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種。

  此時在技術上,管理上都有一定經驗了,加強對市場的了解,對國家及當地政府的政策配合,學習新技術(組織技術管理人員到外地考察)剔除不贏利的項目,整合附近村鎮資源。

  四、經營目標

  年平均收入50萬元人民幣以上。

  五、市場需求

  1、小販或者相關收購商。

  2、酒店、飯店以及周邊村民紅白喜事的需求。

  3、各愛好鄉村美食人群。

  4、農作物為生態養殖的必須項目,以本養殖場內部需求為主。

  5、果樹種植項目至少三年以后才有收益。

  六、場所及合作方式

  1、場所:自家責任田,自留地,承包本村本小組林地或荒地。

  2、合作方式:以合伙股份制。

  七、其它方面

  此項目基本上為傳統項目,同行業相當多,競爭者不少。我們也只是對相關項目進行整合,盡可能對各種資源進行合理利用。要想脫穎而出,需要細心的管理,百折不撓的`精神。善于學習經驗,發揮自身優勢。

  綜上所述,該項目具有較強的科學合理性和可行性。在項目實施第六年即能收回投資,更主要的是能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指引一條致富路,激發廣大村民創新創業的熱情,展現我村青年艱苦創業,服務農村的務實精神。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 篇4

  1中國種豬市場劃分

  1.1廣東生豬優勢突出廣東生豬優勢突出有其必然因素。

  第一,廣東最先引進工廠化養豬生產。改革開放初期,以廣東為代表的沿海開放地區,最先引進工廠化養豬工藝。上世紀80年代在深圳建起了廣三保養豬公司,開始使用美國三德設備,采取全封閉豬舍,引入了生產線的概念,出現了以“全進全出、流水生產和集約化生產”為特點的工廠化養豬生產工藝。廣東興建了一批外資和中外合資豬場。第二,廣東外貿糧油系統的拉動作用。改革開放后,大陸商品豬開始供應中國香港,成立了廣東外貿糧油、湖南外貿糧油、廣西外貿糧油、河南外貿糧油進出口公司。尤其廣東是肉豬出口中國香港的口岸。當廣東本身不能滿足中國香港供應時,往往調用湖南等省市豬源。形成了廣東外貿糧油進出口公司中山白石豬場、塘廈豬場、大嶺山豬場。

  1.2河南的生豬生產強勢崛起

  上世紀90年代河南開始大興土木建設高標準豬場。開始大規模從北京、廣東引豬,甚至成立了引豬專業公司,負責引豬、種豬隔離、技術服務和豬場設計等。隨著河南自身豬場建設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這些專業經紀公司完成了歷史使命。形成了以牧原、雛鷹、新大牧業、誼發、太平、諸美等幾大企業為核心的養豬龍頭企業。河南生豬主要流向上海、廣東等地區。

  1.3傳統養豬產區穩定與提高以四川、湖南為代表的養豬密集省份具有歷史悠久的養豬傳統,乘改革開放的東風,加大自身養豬水平的提高,接受養豬新技術和新思想,通過遺傳改良,提升養豬生產水平。仍然保持養豬主產區的地位。生豬主要銷往周邊省區。

  1.4東北養豬產區變化東北氣候寒冷,生豬生長速度慢,制約了養豬業的發展,沒有發揮糧食主產區的優勢。生豬主要流向北京、天津。

  2中國各優勢生豬產區形成與流通

  2.1華南由于廣東處在沿海開放的前沿,養豬企業家

  思想解放,容易接受當今社會的新技術、新方法與新理念。對遺傳改良認識水平高。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他們就開始應用豬人工授精技術改良現有品種。他們每年舉辦2屆種豬拍賣會,引進了競爭機制,評選優秀種豬企業,競拍優秀公豬。特別是他們引進中國臺灣企業,和當地合資成立了廣東王將種豬有限公司和廣州花都福昌種畜場有限公司,到了90年代中期,開始以廣州廣南(后更名為廣州力智)率先從丹麥引進種豬,隨后大嶺山從瑞典引進種豬。由此形成了全國種豬優勢產區,來自全國各地種豬企業開始調運優質種豬。

  一、項目摘要

  大力發展生豬養殖,是落實菜籃子工程,發展畜牧業,調整農業結構,保護生態治理環境的重要舉措,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意義重大。

  生豬養殖一直是農業經濟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生豬品種結構不合理,品質差,飼養落后,一家一戶養殖,成品豬外調困難,銷售不暢,規模效益、抗風險能力弱,附加值低,一直制約著生豬養殖業的發展,為了盡快適應生豬養殖業的新形勢,充分發揮生豬養殖業的傳統優勢,打出特色牌,特準備發展生豬養殖示范戶。

  本項目在現代先進的飼養技術和管理技術條件下,引導農民走出傳統養殖圈子,進行養殖業的“**”結構調整,進行“糧、經、飼”種植,生豬采用規模化養殖,有利于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養殖的生產效率和生產水平。有利于促進養殖、加工、經營、銷售各環節聯結,進一步緩解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提高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推進畜牧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生豬采用規模化養殖,有利于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養殖的生產效率和生產水平。發展養豬業,同時針對本地區豬的品質及養殖水平滯后的現狀,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以基地為依托,充分利用農業產品化調整的契機,發揮生豬養殖業現有優勢,積極引導優質商品豬生產。

  項目計劃:欲建立了一個規模養殖示范場,廠房、設備部分已經齊全,希望爭取幫扶資金盡早完成廠房和其它各項設備籌建,早日投產,使生豬規模擴大帶動當地的群眾致富,進一步擴大生豬銷售市場,逐步樹立我們自己的品牌,切實達到創業的目的和宗旨。

  二、項目的基礎條件

  1、有利的區位優勢

  水井槽位于****與****兩省交界之處,并緊靠****,交通運輸方便,有著良好的區位優勢和市場前景

  2、突出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

  ①在我們當地區主要生產小麥、玉米和土豆,非常適應畜牧業特別是養豬業的發展。

  ②近年屠宰業發展迅速,除原各鄉鎮定點屠宰場外,現****由于修建了火車站和飛機場引進了一大批外地企業和新修了大量的場房、食品加工廠和冷凍場也大量增多,平均每天屠宰量超過千頭,生豬需求量極大。

  三、項目建設內容與實施規劃

  (一)項目建設內容:成立個體生豬養殖戶,欲形成大型特色規模養殖示范場和示范戶,形成集飼養、飼料加工、環境保護、生豬繁殖多功能為一體的規范化生產示范基地。

  (二)項目實施規劃:本項目預計在2009年12月份開始實施,2009年八月開始建豬舍,2009年的10月份完工,12月正式開始養殖。初期預計養殖仔豬20頭,母豬5頭,肥豬10頭,公豬1頭。

  四、項目建設原則和組織形式

  (一)建設原則

  1、堅持面向現未來,面向現代農業,高起點原則。

  2、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飼養適銷對路的豬,保證銷售;加工、飼養協調一致的原則;

  3、堅持推廣應用現代農業技術,搞綠色、無公害、高品質的商品豬生產的'原則;

  4、堅持自愿與自主的原則:農戶自愿參加,自我投入,遵守合同;

  5、堅持多方投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

  6、堅持環境保護原則:基地養殖場要合理規劃,合理布局,防止環境污染。

  (二)組織形式

  1、資產所有形式。前期資金來源主要由政府劃出10%的財政生豬發展基金、養殖戶個人資金及銀行貸款組成。政府和銀行的扶貧資金由扶貧辦封閉管理,扶貧辦分別和企業、養殖戶簽定使用合同,保證資金正確使用和到期收回。

  2、經營形式。由政府協調,引進企業,以約定方式組成“公司+養殖戶”聯合體,以降低養殖戶投資風險。

  3、管理形式。規劃建設由政府統一設計、施工,保證先進性和高質量;技術服務、防疫和銷售方面通過公司統一組織實施,注重保護養殖戶利益。

  4、政府負責協調服務,制定政策,承辦項目,組織實施。

  5、公共設施管理。水、電、路等公共設施由自己統一管理和使用,運行和維護費由養殖戶自己承擔。

  五、項目投資預測

  項目現共需資金4萬元。現目前急需建廠房一間,購買良種母豬5頭,需要1萬元,飼料和玉米1.5萬元。

  六、市場情況

  養豬業正面臨嚴峻挑戰

  豬肉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肉食品,是我國人民最喜歡吃的傳統肉食品,市場需求大。并且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肉蛋質的需求逐漸增加,同時對豬肉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幾年,我國生豬生產發展較快,縱觀整個生豬消費市場,那些無公害的,瘦肉率高,品質好的豬市場十分緊俏,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1、健康養豬的要素健康養豬包括養殖生產過程中豬個體健康,豬產品營養豐富、質量安全、無污染、無藥物殘留、保持天然新鮮,以及對養殖環境無污染,實現養殖生態體系平衡。健康養豬要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管理

  養豬場選址要符合衛生防疫要求,豬場應建在遠離住宅區、距離村屯500m以上、交通方便、地勢高燥、排水便利、水源充足、通風良好、無污染源的地方,以便給豬提供一個舒適的生存環境,有利于豬只養殖的長遠發展。

  2)通過定期改善環境、科學設計畜欄、加強日常管理、優化轉群方式等,調控好豬舍小環境,包括豬舍溫度、濕度、空氣的組成和流動狀態、光照、噪音、灰塵、微生物等。良好的通風設施和降溫系統,可降低豬舍內有害氣體的濃度,使舍內空氣清新、溫度適宜。對豬舍環境進行人工控制,可使豬只發揮最大生長潛力。

  3)要充分考慮到消毒劑對豬只可能造成的損害,保證消毒前、中、后不會對豬只造成過大的應激反應。

  4)確立定期巡查制度,實施封閉管理制度,建立獸藥檔案制度,落實健康體檢制度。同時,針對整個養殖過程進行全面監管,確保屠宰肉的安全以及商品肉食品加工安全、無藥物殘留,為食品安全提供最大保障。

  2、合理飼喂

  保證豬只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供給,合理應用理想蛋白模式,減少豬代謝多余蛋白質所造成的營養負擔,以便各階段豬更大地發揮生長潛力。還要確保飼料品質優良、無污染、無霉變,同時嚴禁在豬飼料中加入違禁藥品及藥物添加劑,防止藥物殘留對人體造成危害。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 篇5

  一 項目介紹

  xx黑雞體型中等大小,體軀緊湊,結構勻稱。成年公雞體重1.8千克,其體態雄偉而健壯,雞冠為單冠,直立而鮮紅,體羽呈黑色;成年母雞體重1.5千克,單冠,體羽黑色,體形清秀,xx黑雞肉細味美,是上乘營養滋補佳品。

  公司發展的理念是:生態、環保、健康。目的是讓更多的人吃上高質量的雞肉,更多的綠色食品。因為現今人們已經意識到了藥物殘留對人體的傷害,在市場上有多少商品讓人們放心?有多少產品能保持原產品本色?幾乎沒有,這些商品都多多少少地失去了他們原來的本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飲食條件的大大改善,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他們不會再關心溫飽問題,而是更多的關注吃進去的東西是否健康,自然而然地對綠色食品更加青睞,所以本產品的銷售前景非常大。

  我公司的產品都是嚴格按照精選健壯的上等雞苗,科學的免疫程序,傳統的林網放養的方式,堅持足夠的飼養日齡上市等生產程序生產的,所以能夠完全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二 市場分析

  公司面臨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肉雞產品。

  (一)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劣勢:

  1. 優勢:

  飼養周期短,成本低,易管理,可大規模生產

  2. 劣勢:

  肉中水分含量高,蛋白質含量低,脂肪含量高,肉質口感差,抗病力差,肉受合成飼料的.影響含有大量的添加劑、激素、抗生素之類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二)本公司產品的優勢和劣勢:

  1. 優勢:

  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全面,抗病力強,肉質細膩鮮嫩,因此是補身健體的上等食品,對人體無副作用,可稱之為綠色食品。

  2. 劣勢:

  飼養周期長,成本高,大規模生產比較困難。

  目前,人們生活已經認識到“健康”是最重要的,也逐步了解了一些產品對自身的危害或不利于健康,也在逐漸地向綠色食品、

  健康食品靠攏,這說明大家已經有了這種“綠色意識”。所以本公司的產品有消費者很高的認同度,也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 風險分析

  土雞養殖的風險主要體現三方面:

  1、價格風險:肉價市場的變動。以目前物價的上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雞的價格波動較低,因此價格風險也較低。

  2、疾病風險:目前馬立克氏病、雞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法氏囊病、雞白痢、雞痘、傳染性支氣管炎、球蟲病、線蟲病等為主要防疫對象。飼養土雞,雖然疾病發生較少,但也必須實施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養殖業最大的風險也就是疾病風險,當然這種風險是可以控制到最低。

  3、自然災害風險:水災、火災、雪災、氣溫等風險系數不高。

  四 經營選址

  (一)經營方式

  公司性質:個人獨資或股份合資企業

  公司名稱:滄州市圣農興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公司員工組成:經理1人,員工6人,顧問4人,欲招聘數人。

  (二)場址選擇

  場址選擇應符合以下幾點:

  1. 交通方便,遠離居民區、公路,噪聲污染小;

  2. 座北朝南,避風向陽,水資源充裕;

  3. 土地面積大,易于管理;

  4. 地勢較高,土質結實。

  這樣既便于雞疾病防疫,又便于物資和產品運輸,使雞有充分的活動范圍和采食源,有利于雞的生長。

  五 廠房和設備

  (一)廠房建設:

  一般可以建造塑料大棚雞舍進行土雞的養殖:

  大棚雞舍的建造以經濟實惠、方便靈活、就地取材為原則。以毛竹、木條(鋸板下腳料)、塑料薄膜、遮陰網、反光紙等為主要建筑材料。放養土雞的飼養戶,一般搭建占地150平方米的雙層雞舍。雞舍長25米,寬6米,高2.5米;內部結構以毛竹制作成支撐架,鋸板下腳料的木條為鋪板,構筑成離地高0.6米的中層和離中層高0.6米的上層,這樣一種多架式的、干燥清潔的土雞棲息地。一個雙層式共約300平方米(中上二層)面積的養雞大棚,可一批飼養土雞3000~4000只。也可以搭建簡單的單層雞舍,雞舍長25米,寬6米,高2.5米,可一批飼養2000只左右。

  大棚內部應該按5米長度進行分間,用魚網隔離,中間留有1米過道,目的是為了防止有外界刺激時,雞群發生應急反應在一起扎堆,容易發生死亡;另外也可以方便管理。

  大棚四周離地面0.5-0.8米處,用魚網固定,并每間開個小孔,天氣炎熱時可把塑料薄膜遮起到魚網固定上緣,便于通風;天氣寒冷時,把塑料薄膜全部放下,起到保暖的作用。這就是塑料大棚的“冬暖夏涼”。

  另外,還應搭建遮陽避遇棚、沙浴坑等。

  (三)設備準備:

  養殖土雞所用的設備一般有:

  水塔、電燈、取暖設備、飲水設備、采食設備及疾病預防設備等。

  六 養殖方式

  一般采用林網放養的模式進行。

  早晨雞群放出,白天自由采食昆蟲、青草等,晚上回來進行精料補飼。全天侯保證充足飲水。雞糞可以作為有機肥對果樹進行催肥,也可以經發酵處理后用于水產養殖。力爭做到生態循環利用養殖。

  生態循環養殖是有效利用每個環節的副產品,達到保護環境,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顯著提高養殖效益的高效模式。

  土雞――雞糞――果樹/牧草――昆蟲/牧草――土雞

  土雞――雞糞――水產――淤泥――農作物――土雞

  土雞――雞糞――蠅蛆――蚯蚓――土雞

  土雞――雞糞――蠅蛆――土雞

  七 飼養管理

  (一)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出生后至30日齡這段時期稱為育雛期。

  A. 育雛期土雜雞的生理特點

  育雛期是土雜雞比較特殊、難養的飼養階段,了解和掌握雛雞的生理特點,對于科學育雛至關重要,雛雞與成雞相比有如下生理特點。

  1、體溫調節能力差,雛雞個體小,自身產熱量少,絨毛短,保溫性能差。剛出殼的雛雞體溫比成雞低2~3攝氏度,直到10日齡時才接近成雞的體溫。體溫調節能力到3周齡末才趨于完善。因此,育雛期要加溫設施,保證雛雞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溫度。

  2、代謝旺盛,生長迅速,雛雞代謝旺盛,心跳和呼吸頻率很快,需要雞舍通風良好,保證新鮮空氣的供應。雛雞生長迅速,正常條件下2周齡,4周齡和6周齡體重分別為初生重的4倍、8.3倍和15倍,這就要求必須供給營養完善的配合飼料,創造有利的采食條件,如光線充足,喂食器具合理安置,適當增加喂食的次數和采食時間。雛雞易缺乏的營養素主要是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煙酸、葉酸等)和必須氨基酸,長期缺乏會引起病癥,要注意添加。

  3、消化能力弱雛雞消化道較成年雞短小,消化功能有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雛雞飼喂要少吃多餐,增加飼喂次數。

  4、膽小易驚,抗病力差,雛雞膽小,異常的響動、陌生人進入雞舍和光線突然改變等都會造成驚群。生產中應創造安靜的育雛環境,飼養人員不能隨意更換。雛雞免疫系統功能低下,對各種傳染病的易感性較強,生產中要嚴格執行免疫接種程序和預防性投藥,增加雛雞的抗病力。

  5、群居性強,雛雞模仿性強,喜歡大群生活,一塊兒進行采食、飲水、活動和休息。因此,雛雞適合大群高密度飼養,有利于保溫。但密度不能太大,防止啄癖的發生。

  B. 育雛期的環境要求

  1、溫度:溫度與雛雞體溫調節、運動、采食和飼料的消化吸收等有密切關系。2周齡以內育雛溫度應掌握在35攝氏度~38攝氏度,以后每周下降2~3攝氏度。溫度計的讀數只是一個參考值,實際生產中要看雛雞的采食、飲水行為是否正常來確定溫度。雛雞的伸腿,伸翅,奔跑。跳躍,打斗,臥地舒展全伸休息,呼吸均勻,羽毛豐滿、干凈有光澤,都證明溫度適宜;雛雞擠堆,發出輕聲鳴叫,呆立不動,縮頭,采食飲水較少,羽毛濕,站立不穩,說明溫度偏低;雛雞伸翅,張口呼吸,飲水量增加,尋找低溫處休息,往籠邊緣跑,說明溫度偏高,應立即進行通風降溫。降溫時注意溫度下降幅度不宜太大,如果雛雞往一側擁擠說明有賊風襲擊,應立即檢查風口處的擋風板是否錯位,檢查門窗是否關閉或被風刮開,并采取相應措施保持舍內溫度均衡。育雛溫度對1~30日齡雛雞至關重要,控制好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首要條件。

  2、濕度:雛雞從高濕度的出雛器轉到育雛舍,濕度要求有一個過渡期。第一周要求為70%~75%,第二周為65%~70%,以后保持在60%~65%即可。育雛前期高濕度有助于剩余卵黃的吸收,維持正常的羽毛生長和脫換。干燥的環境中塵土飛揚,可誘發呼吸道疾病。由于環境干燥易造成雛雞脫水,飲水量增加而引起消化不良。生產中,應考慮雛前期的增濕和后期的防潮措施。

  3、通風:通風的目的是排出舍內污濁的空氣,換進新鮮空氣。也可有效降低舍內濕度。自然通風主要靠開閉窗戶來完成,機械通風要利用風機來完成。生產中,要特別注意冬季舍內的通風換氣。

  4、光照:育雛期前7天,采用24小時連續光照制度,光線強度為50勒(相當于1平方米15~20瓦白熾燈光線),便于雛雞熟悉環境,找到采食,飲水位置,也有利于保溫。7~14日齡,每天光照20小時;14~21日齡,每天光照16小時。以后采用自然光照,光線強度也要逐漸減弱。研究發現,紅光、綠光均能有效地防止啄癖發生,但采用弱光更為簡便有效。

  5、飼養密度:飼養密度的單位常用每平方米飼養雛雞數來表示。在合理的飼養密度下,雛雞采食正常,生長均勻一致。密度過大,生長發育不整齊,易發生啄癖,死亡率較高。密度過小,導致資源浪費。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 篇6

  1.預期目標

  根據花垣縣小家禽產業規劃的總體目標,在龍潭鎮組建年出欄量為10萬只的龍頭企業。改建1000O的養殖場;建設污水處理配套設施;投入購置原料、輔助材料及職工工資福利等流動資金10萬元。林下放養土雞實行標識管理,合格的上市成雞腳上貼有標識,一雞一標。

  2.技術人才

  花垣縣畜牧局現有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2人,在花垣縣龍潭鎮金溶村一組淹沒區,退耕還林帶山林雞養殖,掌握了豐富的飼養和管理經驗,加上全縣畜牧業服務體系健全,各個鄉鎮都設有獸醫站,有120人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后盾,通過技術引進、技術開發能滿足項目技術力量的要求,可為項目實施提供技術幫助,完成項目任務有技術保證。

  (1)資金:本單位固定資產總價超過30萬元,目前資產和經濟狀況良好,沒有負債,加上該項目提出得到縣委、縣政府的支持,配套資金落實有保證。

  (2)儀器設備:目前我國成套的孵化設備品種繁多,而且質量有保證,價格也不貴,只要有資金,很容易購買。

  (3)資源:我縣本地土雞資源豐富,作為保種選育的核心群雞種有保障;另外我村有1000畝的竹林遠離城鎮,沒有污染,符合生態養雞的環境條件。

  (4)承擔單位具備的條件及欠缺條件解決措施:本村具備實施本項目所需的.資源、技術力量,欠缺條件為項目經費,擬通過申請上級科技經費補助加以解決。

  3、精選良種

  優良的品種是飼養優質肉雞的基礎。應選養皮薄骨細、肌肉豐滿、肉質鮮美、抗逆性強、體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著名地方品種,可以是三黃雞,也可以是麻花青腳雞,如宮廷黃雞、河南固始雞、廣西岑溪三黃雞及浙江仙居雞等各地優良名雞,也可以根據當地的飼養習慣及市場消費需求,選育適合當地飼養的優良肉雞品種。

  4、注重放牧

  放牧是提高肉雞肉質的重要措施之一。優質放養土雞的育雛技術要求與快大型肉雞無異,在育雛室內育雛30天左右轉入大棚飼養。一般夏季30日齡、春秋45日齡、寒冬50~60日齡開始放牧。放雞場地宜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環境安靜、飲水方便、無污染、無獸害的竹園、果園、茶園、桑園等地較理想。雞只既可吃上述“四園”中的害蟲及雜草,還可為“四園”積(施)肥。放牧場地可設砂坑,讓雞砂浴。還要搭建避雨、遮陽、防寒的草棚或塑料大棚。肉雞早出晚歸,放牧密度為50~70只/畝,每群規模約500只為宜。為防止雞走失或危害附近農作物,放牧場可設置圍欄,一直放養至出售。加強放牧可以提高雞肉的結實度,促進體格健壯及羽毛緊密光亮;還可采食青草、草籽、枯葉、蟲蠅等,節約飼料和提高肉質。有條件的可以放一批雞換一個地方,既有利于防病,又有利于雞只覓食。

  5、巧喂飼料

  飼料是影響肉質的重要因素。優質土雞育雛期應飼喂易消化、營養全面的雛雞全價飼料。因其生長速度較慢,飼料中粗蛋白含量低于快大型肉仔雞全價料2個百分點,并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雛雞生長發育良好。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飼料、農副產品、土雜糧,以改善肉質、降低飼料成本,一般僅晚歸后補喂配合飼料。出售前1~2周,如雞體較瘦,可增加配合飼料喂量,限制放牧進行適度催肥。中后期配合飼料中不能加蠶蛹、魚粉、肉粉等動物性飼料,限量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對肉質和肉色有不利影響的飼料,不要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化學合成的非營養添加劑及藥物等,應加入適量的桔皮粉、松針粉、大蒜、生姜、茴香、桂皮、茶末等自然物質以改變肉色、改善肉質和增加鮮味。

  6、嚴格防疫

  搞好防疫滅病是養好優質放養土雞的重要保證。一般情況下,放養土雞抗病力強,較圈養快大型肉雞發病少。但因其飼養期長,加之放牧于野外,接觸病原體機會多,必須認真按養雞要求嚴格做好衛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絲毫松懈,根據本地實際重點做好以下的防疫工作。

  此外要特別注意防治球蟲病、卡氏白細胞蟲病及消化道寄生蟲病。經常檢查,一旦發生,及時驅除,肉雞中后期防治疾病盡可能不用人工合成藥物,多用中藥及采食生物防治,以減少和控制雞肉中的藥物殘留。

  7、適時銷售

  合適的飼養期是提高肉質的重要環節。飼養期太短雞肉中水分含量多,營養成分積累不夠,鮮味素及芳香物質含量少,肉質不佳,味道不鮮,達不到優質土雞的標準;飼養期過長,肌纖維過老,飼養成本太大,不合算。根據土雞的生長生理和營養成分的積累特點,以及公雞生長快于母雞、成熟早等特點,確定小型肉雞公雞 100天,母雞120天上市;中型肉雞公雞110天,母雞130天上市。此時上市雞的體重、雞肉中營養成分、鮮味素、芳香物質的積累基本達到成雞的含量標準,肉質又較嫩,是體重、質量、成本三者的較佳結合點。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相關文章:

生態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07-20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參考07-18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推薦07-18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的范文07-18

鱔魚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02-18

關于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范文07-18

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范文示例07-18

最新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07-18

生態土雞養殖創業計劃書范文09-26

農村生態養殖創業計劃書方案07-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承德市| 临洮县| 包头市| 孙吴县| 铁岭市| 太仆寺旗| 吕梁市| 晋中市| 门源| 康乐县| 禹城市| 金山区| 崇礼县| 黔西| 疏勒县| 禄丰县| 金平| 绥江县| 乌恰县| 北碚区| 南岸区| 双鸭山市| 错那县| 镇雄县| 柘荣县| 临邑县| 东丽区| 台中市| 青海省| 华容县| 遵化市| 滕州市| 巩留县| 铜川市| 宜宾县| 永丰县| 鄂托克前旗| 昌宁县| 文水县| 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