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重視大學創新創業文化建設
全球金融危機還未復蘇,世界經濟格局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中國的世界地位迅速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把握崛起的歷史機遇,加快發展我國大學的創新創業文化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社會在應對危機、迅速崛起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大批具有創新與創業精神的青年學生,而青年學生自身也迫切需要通過大學教育,培養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需要。
大學應該抓住機遇,發展創新創業文化。青年學生應從歷史文化的角度認識創新創業的發展前景、從社會文化的高度認識創新創業的各種資源、從發展文化的深度思考在大學的特有環境下,培養自己創新創業的素質與能力。
一、創新創業時代性
在知識經濟時代、在中國改革開放進入后30年的發展新時期、在世界金融危機、在我國經濟面臨結構大調整,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如何把我國的人口優勢轉變為人才優勢的形勢下,我們的社會發展對創新創業的空前需求、我們的政府對創新創業的空前支持、我們的民眾對創新創業的空前關注,形成了整個社會推動創新創業文化繁榮發展的巨大動力。
1、知識經濟推動
知識經濟時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將成為一國競爭力的主要決定因素,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的人才,更需要一個完整的創業體系的支撐,創業已成為一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目前,世界上列入創新型國家的共同特征是:創新綜合指數明顯高于其他國家,科技進步貢獻率在70%以上;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指標一般在30%以下。相比之下,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比較弱,居全球第24位;引進技術的依存度達60%,距離創新型國家要求還有相當差距。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擁有創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質人力資源的國家,將具備發展知識經濟的巨大潛力。
2、全球危機催化
面對危機,我國政府以拉動內需,提出了振興十大產業計劃,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產業發展的創新。全球危機必然大大促進社會的創新創業?疾焐鐣l展歷史,危機必然引發社會的變革,引發新技術革命,而引領社會走出危機的是在新技術革命推動下的新的生產方式。
3、改革開放激發
創新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是社會最稀缺、最寶貴、最重要的發展資源。最稀缺的發展資源是指,改革開放30多年,黨的理論實踐創新組織了舉世矚目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工程,激發了中國人民振興中華的創造能力。
最寶貴的發展資源是指,社會生產力——人的資源和物的資源。人的資源是最寶貴的發展資源。而人的資源中,創新創業精神與創業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人的資源的發揮程度。人的資源的有效發揮,又取決于人們的創新創業精神與創業能力的發揮程度。
最重要的發展資源:改革開放后30年,我們應當看到在發展道路上正在面臨的環境惡化問題、能源緊缺問題、社會維穩問題、就業困難問題等等。關鍵是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過程。
4、高等教育趨勢
2009年8月20日《光明日報》報道: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世界21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創造力卻排名倒數第五。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教育的某種缺陷。從中國教育現存問題的歷史原因分析,從范進中舉以來,我們傳統教育下的學習就是在家長的配合下把學生變成考試的機器,而對學生的創造性是不會列入考試內容的?梢娫谥R經濟發展的今天,改革我們的高等教育,強化創新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生,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