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創業板的小知識
創業 公司 成功上市因素: 保薦人和管理層持股創業板成功的因素:
1.優秀的上市 公司
2.充分活躍 市場 的交易規則
3.管理層制定有效的上下市標準; 監管相應法律法規及其他措施
創業板 市場 目標: 成長公司
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或稱創業資本,源于40年代的美國硅谷。與傳統的金融服務不同,它是在沒有任何財產抵押的情況下,以資金與公司業者持有的公司股權相交換,投資是建立在對創業者持有的技術甚至理念的認同的基礎之上的。
風險投資的對象大多數是處于初創時期或快速成長時間的高科技 企業 。如通訊、半導體、生物工程、醫藥等 企業 。風險投資業務的失敗率一般高達70%-80%。政府一般無力參與這類業務,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傳統的運作 方式 為標準也不愿或不敢涉足這類業務。風險投資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美國高新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30%,而新興產業的 發展 ,風險投資又是第一功臣?梢哉f,風險投資對美國90年代以來的經濟持續高增長功不可沒。
風險投資有三個基本特征:
一是投入周期長,一般需要3年-7年;
二是這種投資不僅給企業提供資金,而且參與企業的戰略決策和經營管理;
三是風險投資一般不以實業投資為目的,不追求長期的資本收益。這些資金很少在一個項目上集中投資,這是由它的高風險決定的,在投資的一定階段之后,風險投資就要尋求所謂的退出機制來撤出所投資的創業企業。
一般而言,風險投資退出創業企業主要有三種 方式 :
1、股票上市是風險投資退出的最佳場所,風險投資基金組織是金融性機構,在投資后,投資者獲得的高額回報便是風險企業成功后,其股票公開上市或企業賣出時的資本收益。如美國的NASDAQ證券市場(或稱第二板塊市場),其服務對象主要是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上市標準也較一板市場低。盡管創業投資占整個資本市場的比重很小,但它卻是整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資本市場提供高質量的上市公司。
2、股份轉讓是風險投資退出的另一途徑,由于股票上市及股票升值都需要一段時間,因此,許多風險投資資本家采取股份轉讓的退出方式。其選擇的出售對象可以是創業公司或創業者本人。
3、清理公司也是風險投資者退出企業的一種辦法,相當大部分的風險投資都是不成功、或不很成功的。風險投資的巨大風險反映在高比例的投資失敗上。越是處于早期階段的風險投資,失敗的比例就越高。據統計,清算方式退出的投資大概占風險投資基金的32%,這種方法一般僅能收回原投資總額的64%。
只有安全地退出所投資的創業企業,風險投資才可能實現高額的投資回報和進入下一輪投資計劃。所以,一般認為,可行的退出機制是風險投資成功的關鍵。
獨立董事制度
一、獨立董事制度的興起及其作用
(一)獨立董事制度的興起自20世紀60-70年代美國首次明確提出"公司治理結構"這一 問題 以來,在世界范圍內愈來愈多的研究報告揭示了董事會職能減弱的客觀事實。這是因為董事雖然由股東選舉,但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如CEO)和內部董事能對董事提名產生影響,這就使得以高層管理人員為核心的利益集團可以長時期地占有公司董事會的控制權,從而使董事會在確定公司目標及戰略政策等方面無所作為,喪失了監督經營者的職權。董事會失靈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被內部人所控制,在董事會中引入獨立董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
獨立董事又稱作外部董事(Outside Director)、獨立非執行董事(Non-Executive Director)。獨立董事獨立于公司的管理和經營活動,以及那些有可能影響他們做出獨立判斷的事務之外,不能與公司有任何影響其客觀、獨立地做出判斷的關系,在公司戰略、運作、資源、經營標準以及一些重大 問題 上做出自己獨立的判斷。他既不代表出資人(包括大股東),也不代表公司管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