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創業:先變成金子再考慮在哪發光
2004年,全國應屆畢業大學生總量將達280萬,廣東省安排高校畢業生13.3萬人,加上外省院校來粵 就業 的大學生預計總人數達到20.3萬人!在日益嚴峻的 就業 寒流中,大學生如何圓就業夢成為社會焦點。在此背景下,鼓勵自主創業的呼聲此起彼伏。專家指出,大學生自主創業將是一條創新的道路。國家有關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對勇于“吃螃蟹”的學子給予充分鼓勵。
但實際上,自主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卻寥寥無幾。據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 分析 ,大學生創業面臨專業知識限制、缺乏社會經驗和啟動資金等三大 問題 ,而且國家優惠政策“落地” 問題 也亟待解決。
如何破解創業難題?如何將創業的激情轉化為實際的成績?本報記者走訪了兩位“過來人”,希望他們的創業歷程能為正在就業征途上趕路的高校學子提供有益的啟示。
創業一年立志10年的曹興偉建言大學生——
保持“低位”的切入姿態
撥通了曹興偉的手機,他正在和客戶洽談。他欣喜地告訴記者,近兩個月來 公司 業務量增長很快,年內可望盈利。 我們 匆匆約了個時間。昨日,一個寒冷的早晨,在崗頂的咖啡館里,曹興偉呷了一口微苦的熱咖啡,開始給 我們 講述他的創業故事。
曹興偉,湛江市廉江縣人。1995年開始就讀于廣東民族學院,1999年畢業后到中山一家民營玩具廠當會計,2001年7月辭職,到廣州天河一家小型財會 公司 工作 ,2002年9月他自己創辦了一家財會服務有限公司。
創業,從 規劃 好自己的大學開始
。保梗梗的瓿跚铮芘d偉拿著廣東民族學院的錄取通知書,走出了湛江市廉江老家。在對大學生活的憧憬中,創業夢已經深深扎根。而這一切,就從 規劃 自己的大學四年開始——
[自述]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家里6個孩子,我排老五。兄弟姐妹都很早出來賺錢,上初中時,我就幫著大哥照料生意,開始接觸社會。從那時起,我就有了自己創業的夢想。
我知道,要把這個夢變成現實,首先就得完善自己,準備好自己,所以一進大學,我就開始規劃自己的路,然后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步地努力。
大一、大二那兩年,主要是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學的是財務會計專業,但那兩年我除了學好專業課,還整天泡在圖書館,閱讀了大量心理學、法律、證券、金融等方面的書。身邊的同學都覺得奇怪,我為什么要花這么大的工夫,去讀那些“閑書”?但就是在這些“閑書”中,在這兩年的閱讀過程中,我逐步完善了自己的知識結構,為今后自己的全面 發展 打下了根基。
到了大三、大四,到外面去的 機會 就多了。除了幫朋友打打散工,我還做過不少的訪問調查。印象最深的是,大三那個暑假的打工 經歷 。當時每天頂著36.7℃的酷熱,奔走在廣州市荔灣區的老巷子里,挨家挨戶給一家公司推銷新產品,F在回頭看,這種社會接觸和鍛煉是非常必要的,對我后來的擇業有很大影響。
。埸c評]大學時代的規劃和積累,為此后的創業歷程準備了充足的“燃料”。眼下,“大學生 職業 規劃應貫穿大學四年”的呼聲此起彼伏。
國外大學一般都設有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對學生進行 職業 指導和就業服務。在美國,職業指導的重點是推行4年職業規劃項目:學生入學第一年,幫助學生接觸和了解就業狀況;第二年幫助學生發現和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和特長;第三年幫助學生了解 市場 需求和雇主資料,參加社會實踐和 招聘會 ;第四年輔導學生寫 求職 信,傳授 求職 要領和 面試 技巧。
這些舉措貫穿學生的整個求學生涯,對學生就業觀的形成,增強擇業能力和求職技巧很有幫助,而我國大部分學校的高校就業指導還停留在舉辦校園 招聘會 、提供就業信息等層面上。據了解,近年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已經讓一些高校意識到,職業規劃應該大大提前,從大一就應該作為重點 工作 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