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失敗的反思:透視貴州首例學生自主創業
去年11月份,貴州工業大學6名在校大學生共同投資創辦了“歐力廣告策劃 公司 ”,成為該省首批“吃螃蟹”的勇士。他們的創業壯舉經當地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然而,僅僅過了3個月,人們發現:歐力 公司 已從其“老本營”——貴陽時代廣場第28層的辦公場所里悄然撤離。“歐力公司目前困難重重,有的股東已撤股,公司正面臨著解體的尷尬處境。”2004年2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歐力最大的股東蔣軒向記者透露了其中的內幕。回顧歐力的創業歷程, 我們 不得不再次叩問:“在校大學生,究竟誰能將創業進行到底?”意氣風發,激情團隊踏上創業路
去年9月,一張張充滿誘惑力的創業“英雄帖”相繼出現在貴州大學、貴州財經大學等高校校園中。發出英雄帖的,是貴州工業大學大三學生蔣軒和方嶸兩人。
蔣軒學的是法學,方嶸學的是電子信息。從大一進校,兩人就成為同寢室的“難兄難弟”,而后共同發起并創辦了貴州高校首家紅十字會,并于次年將其 發展 成為了一個有著2700多名會員的大社團。當年的“全國高校優秀社團”中,貴州僅此一家社團候選。
不久,蔣軒和方嶸雙雙進入貴州天馬國際旅行社兼職。蔣軒任外聯經理,方嶸任業務經理,兩人共同負責大學生旅游 市場 的開發和經營。談起這段兼職 經歷 ,蔣軒坦言:影響很大。一是擴大了交際網,初步積累了社會經驗;二是旅行社內部濃厚的團隊精神及創業激情深深打動了他。從那時起,一顆創業的種子悄悄在這個熱血青年的骨子里萌芽了。
去年5月份,蔣軒成功策劃了羽泉、老狼校園慈善演唱會,并順利拿到了43萬元贊助。蔣軒從中發現了自己的潛質,心中的創業夢日漸明朗化。當蔣軒把心中的夢想告訴方嶸時,這個從小因腳部有殘疾,一直在為當老板而努力的年輕人同樣激情澎湃。經過連續3個晚上的徹夜長談,方嶸認同了蔣軒提出的創業構想——創辦廣告策劃公司!因為廣告業是一項蓬勃 發展 的陽光產業,投資較低,更多的是靠知識和智慧去贏得 市場 。況且,在兼職過程中,蔣軒和方嶸認識了不少廣告界的朋友,熟悉其中的運作,有其優勢所在。
創業目標鎖定后,蔣軒和方嶸忙開了。為了系統地了解財務方面和管理方面的知識,從5月份開始,連續3個月,蔣軒和方嶸除了搞些市場調查,大部分課余時間都泡在了書店里。同時,他們也開始通過各種途徑物色合作伙伴。
經過挑選,蔣軒和方嶸最終敲定三人為合作伙伴,11月8日,由6名“勇士”投資5萬元的廣告策劃公司成立了。公司取英文ONLY的諧音“歐力”為名,股東們希望公司是惟一的,也是第一的。為了使公司更好地運作,6股東還根據特長和優勢進行了具體分工。
困境重重,出師未捷身先死
公司成立伊始,雖然得到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支持,但由于缺乏成熟的 企業 管理能力和開拓市場的經驗,角色的突然轉變使這些大學生們感到現實和創業激情碰撞的“陣痛”。
當省內各家媒體紛紛將目光對準他們時,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表示:對公司未來充滿信心!然而,現實終究還是現實,盡管歐力公司根據股東們的課程列表統籌安排,規定在沒課且完成學習任務的前提下實行輪班制。可兩位股東杜娟和鄭周洪還是以“學習 工作 兩難兼顧,時間無法妥善支配”為由撤出了股份,離開了公司。
緊接著,在公司接到的10來件訂單(其中不乏上百萬元的大訂單)中,由于種種原因,竟沒有完成一件。終于導致另外兩個重要股東王磊和方嶸也動搖了,他們相繼向蔣軒提出了退股的要求。
眾說紛紜,在校大學生創業孰是孰非
歐力公司成立前后,記者一直進行跟蹤采訪。當初,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各高校學子對他們的創業行為普遍持贊成態度,“這種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在貴州省23萬在校大學生中豎起了一面旗幟!”多數大學生認為,在 就業 形勢日顯嚴峻的今天,多鼓勵、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為他們自主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顯然是一件好事,而身為大學生,敢于走向社會,提前接受現實的考驗,勇氣確實可嘉。有些老師也對此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為6位創業者具有某些獨特的優勢,一定會在市場競爭中日益成熟并最終脫穎而出。
蔣軒總結了造成歐力現狀的四大原因:首先是公司在沒有建立有效的業務關系前就盲目開張;其次,股東們無法擺脫學生氣,大家對市場競爭的嚴峻認識不夠;再次,股東們的心理素質也是一個 問題 ,抗挫折能力太差;最后是現實的盈利 問題 ,大多數股東急功近利,見投入后短期內沒有任何回報就打起了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