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打工不如創業
導語:2017年春天,來自廣東、陜西、河南等地的務工市場,傳遞出清晰的“雙創”信號: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不再將打工視作唯一選擇,而是紛紛開啟自己的事業,向我們傳遞了打工不如創業的訊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創業選擇。
打工,不再是唯一選擇
從韓國“打洋工”歸來后,這個春天,河南新縣田鋪大塆村民張哥沒有再往招聘會上跑,而是用攢下的20萬元將自家老宅改造成旅游民宿。石碾、陶罐、鵝卵石……經他一番巧妙布置,農家小院充滿濃郁田園風。
“這不,房子還沒改造好,訂單已經接了好幾個。”喜上眉梢的“張老板”說,這兩年信陽的美麗鄉村建設熱熱鬧鬧,他看好村里的前景,選擇返鄉創業。不僅他本人,他家兄弟仨都回村了,老大經營著一間茶館,老三則開起農家樂。
無獨有偶,在陜西岐山縣的`一場招聘會上,返鄉的伊國慶不是來找工作,而是報名參加政府的創業培訓。“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與其辛辛苦苦打工,不如自己創業當老板!”
“雙創”的持續發力,讓越來越多農民工走下流水線,攜夢想返鄉創業。截至2016年,河南省農民工創業人數達76.21萬,帶動就業339.53萬人。在陜西,農民工返鄉創業者已突破45萬,創辦25.2萬個經濟實體,一大批農村轉移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
在用工大省廣東,找一份工也不再是農民工唯一的選擇。主營健康產業的湖南花垣縣梓升辣木科技發展公司現在要在廣州建立全新團隊。公司董事長鄒道升說,令自己意外的是,很多求職者來問的是產品信息和發展規劃。“原來是希望能加盟或合作,一起來促成這個事業,而非單純的求職。”
打工不如創業
“新生代農民工已成為務工主力,他們對重復枯燥的工作興趣不大,更青睞有市場發展前景的行業。”陜西省勞務交流指導中心主任付鯤鵬說,隨著各地創業孵化、擔保貸款、技能培訓等政策愈發“給力”,很多人干脆直接加入“創業大軍”。
站在陜西武功縣的`電商產業園區內,3部手機響個不停,袁小玉頻頻輕點屏幕完成一單單交易。3年前,她從東莞一家工廠回到武功,從在朋友圈銷售核桃起步做微商。如今,微店開得有聲有色,去年凈賺十幾萬元,自己也成為當地的創業培訓講師。在武功縣,1萬多名電商從業者中,絕大多數都是返鄉農民工。
“老一輩創業集中于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和一些勞動密集型行業。新生代則聚焦創新業態,以‘互聯網+當地特色’把產品用網絡銷售出去。這真的是打工不如創業啊!”河南省人社廳農民工工作處副處長嚴海英說。
【打工不如創業】相關文章:
從打工狗到創業狼09-25
邊打工邊創業也會成功09-25
說到不如做到,做到不如行動說說05-17
工作不如意的說說04-29
親戚還不如外人的說說04-21
人生不如意的說說05-06
生活不如意的句子03-15
不如是個傻子的說說11-22
打工經典說說05-25
深夜的酒不如清晨的粥說說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