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二次元創業的十個常識
關于創業的指南,為大家推薦的是關于關于二次元創業的十個常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定義:沒有人能定義二次元
“二次元豈是你一個圈外人能評價的? ”“這篇文章,一派胡言。”“只不過是對某些事物抱有熱愛,只不過恰好這個事物是二次元,這些人就得在這里讓你妄加揣測嗎?”嘗試分析二次元的人,通常會收獲這樣的評價即便是所謂圈內人,都無法給出一個最終定義。因為,勾搭、安利的時候大家都是二次元,被黑的時候“你們都是偽二次元,給二次元丟臉”。
二、我有我的二次元
年輕人之于二次元,是一樣的道理。每一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都會有自我意識覺醒的環節,要證明自己與老去的上一代人不同,要證明自己與身邊平庸的大眾不同。二次元成了新一代人的身份標簽,借由對“跟不上時代”的恐懼和無法與同齡人愉快聊天的同儕壓力,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青春”代名詞。
三、二次元流行的本質原因:社會有了更高包容
標新立異、彰顯個性的行為每一個時代都有,模仿一個心中的“真善美”也不是90后與二次元的專利。到了21世紀,社會的包容度真的提高了很多,不光年輕人更自由地表達,連老年人都更自由地用廣場舞來擾民了。人們對奇裝異服,對寄托心智于虛擬事物、御宅、事業上缺少成就甚至啃老,容忍度越來越高。與缺乏選擇自由的前輩們相比,二次元群體是幸運兒。
四、二次元更傾向于動物化的享樂
二次元能戰勝諸多思潮慢慢成為主流,就在于它越來越多的動物化和享樂主義屬性。這當中軟色情(soft porn)的成分比較大。日本的二次元文化里含有大量性的內容,且不論成人向游戲、里番與工口本,“萌”這一概念的核心就是精神上的性刺激,正合對異性產生好奇心的少男少女。起初“萌”是呆毛是大眼睛是絕對領域,隨著用戶能夠感知到的刺激閾值不斷上升,在向廢萌和重口味發展,妹控、賣肉番等內容都多了起來,比如流行過一陣子的“俺妹”《我的妹妹哪有這么可愛》和《我的妹妹最近有點奇怪》。
五、在日本流行的二次元內容,在中國也會流行
由于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本土的娛樂與時尚業當中,外來文化有著更強勢的地位。二次元的漫畫與動畫部分,日本在中國也有著傾銷優勢。其一是上述的軟色情因素, 其二,日本人的武士道價值觀和天皇崇拜(圣斗)并沒有被美國改造掉。其三,中日兩國在文化與國民性上的接近,讓日本的二次元內容更易流行,這種接近。加上日本現代動漫的題材包羅萬象,體育、科幻、愛情、文藝、歷史、教育、笑話(吐槽)等等,迎合不同社會階層的需求,日本快速自我復制和微創新產生的海量內容影響了一代人的審美。
六、更豐富的KGC和網絡互動
二次元人群總體年齡層偏小,想象力與無遮無攔的表達方式沒有被過多遏制,而且生于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上比前輩要活躍得多,有強烈的意識和自負,就算被指責也不退縮,有輿論表達的優勢。大觸與想要成為大觸的人生產的內容,這種介于普通的UGC和PGC之間的力量,稱之為KGC(key opinion leader generated content),包括翻唱、同人畫、cosplay等二次創作。
七、邊界正在消失,二次元在擴張
二次元同好在互相交流時,話題會逐漸擴展到別的興趣領域甚至日常生活,也熱衷于挖掘其他娛樂內容的二次元屬性標簽,將其歸入二次元或稱之為以二次元審美為核心的三次元產品,二次元成了一種動漫化的表達形式而不是局限于日漫舶來品。
八、二次元排斥又不排斥商業化
一方面,二次元有著“淳樸”的屬性標簽,會排斥和鄙視急功近利的商業化,對資本介入與商業氣息有著某種反感。但另一方面,“你女朋友的新抱枕套/痛衫/手辦/同人本收了嗎?連心愛妹子的周邊都不收全,還敢說愛她?”究其原因,還是洗腦前與洗腦后的區別。對平臺無愛,就會排斥;被內容洗了腦戀了愛,就會買買買。
九、二次元的用戶對平臺缺少忠誠
平臺往往缺少平易近人的特點或者說“萌點”,二次元群體則往往只追逐內容,對平臺缺少忠誠。生于互聯網時代的二次元群落,對互聯網產品的使用是如此熟練,粉轉路人的時候也是如此果決。不過人們又說,好的內容永遠稀缺,而好的模式永遠有市場。
十、來點數據
B站有過一個估計,中國的二次元群體以90后為主,15-26歲為主要人群,男女比例56:44,總人數預計在3000萬到8000萬。B站對外宣布的DAU是500萬。如果二次元成功吞噬掉文藝青年、韓范等等,與年輕人流行文化畫上等號,那它的群體會是85后90后加上00后(05前),數量會超過2億。
【二次元創業的十個常識】相關文章:
創業把握十個怎樣08-09
成功創業所需的十個要素09-28
創業成功所需的十個要素08-09
創業失敗的十個低級錯誤08-10
十個經典致富故事教你創業09-25
創業計劃書的十個章節08-08
成功創業所需的十個公開秘密08-06
創業得會經歷的十個問題08-07
適合大學生創業的十個創業項目排行榜05-07
十個中國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