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創業公司的五大痛點
1.抄襲成風
我們發現中國模仿美國的技術和模式的公司比比皆是,卻很難找到一家美國公司學習中國的模式和技術。這體現了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的嚴重不足,和品牌構建意識的缺失。
2.燒錢成性
燒投資人的錢,為顧客買單,不為創造價值而為了上市或者將公司賣錢尋找接盤俠。燒錢鑄就了不健康的互聯網創業價值觀。靠補貼搶用戶,掃個碼就送禮物這種互聯網地推方式即燒錢也帶來不了粘性。滿世界的找目標客戶就是為了有一份漂亮的用戶份額,然后吸引投資,再燒錢,燒錢模式進入了一個怪圈,能走出來的創業企業卻鳳毛菱角。
3.野蠻生長
不想著長期做事業只想著迅速圈錢,發財。缺乏創業理想和斗志。創業風氣浮躁。大家只看到兩年迅速做起來的滴滴,卻沒有看到背后死掉的大批打車軟件,都想效法這類平臺也想2、3年賺個養老錢,直接華麗轉身去做投資。對于創業者來說,如果沒有為用戶創造價值的精神,沒有改變行業痛點的高度是很難穩扎穩打做好產品的。
4.“虛”求
互聯網創業營銷的娛樂化,缺乏嚴謹的產品態度。大公司不是“炒茶”就是找個明星做“花瓶”,小公司不是裸個上身就是在屁股上貼上二維碼,不知是嘩眾取寵還是輿論“剛需”?娛樂化的營銷,真的能帶來用戶黏度和產品認同嗎?我看未必。
5.壟斷
壟斷,從賽道老大老二合并開始,今年的合并風刮了一整年。老大老二都合并了,這讓其他中小企業更難生存,缺乏競爭的商業環境,消費者和中小企業遲早要去買單。而其中,BAT更是壟斷背后的操控者。
BAT成了中國互聯網資本主義的代名詞,意圖壟斷垂直賽道,促使中國加速進入互聯網資本主義壟斷階段,創業者很難與BAT有平等話語權。在細分賽道上BAT投資一家就意味著其他眾多垂直賽道的企業沒有機會了。最近一個段子恰好說明這一點:阿里——給我流量后,你就是我的。百度——給你流量后,我就控制你。騰訊——給你錢,你給我股份力求獲得利潤最大化。
面對這五大痛點,或許我們應該回憶互聯網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互聯網的發明者并沒有將互聯網技術作為專利而自己賺的盆滿缽滿,而是選擇將這門改變人類的技術公之于眾推動進步,中國互聯網創業恰恰缺乏這樣互聯網公平、無私的精神。
【中國創業公司的五大痛點】相關文章:
投資理財的五大痛點12-09
創業要從“微”做起扎到痛點09-26
痛并快樂著創業故事08-25
創業的五大誤區08-10
關于創業的五大誤區08-06
外企面試的五大注意點09-25
創業成功的五大潛規則09-25
決定創業成敗的五大條件04-07
創業五大致命思維08-09
港創業板中國公司欲“海歸”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