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的三個主要問題
創業是很多人的夢想。在日復一日、不厭其煩的打工生活中,有些人產生了奇思妙想,他們抱著創業的信念,放棄穩定的工作,投入到創業大軍中。有些人成功了,如李嘉誠般令人高山仰止,如馬云般成為青年人爭相學習的榜樣,如馬化騰般開創了一個全新的企鵝帝國。有些人失敗了,卻不被我們所看到。同樣他們也花掉了自己多年的積蓄,失去了令人羨慕的工作,耗費了最美好的青春。一個剛剛成立的公司,一個即將開始全新生活的創業者,在創業的道路上應該注意哪些常見的問題呢?
創業的三個主要問題
一、創業要選準行業
選擇一個未來能夠高速發展的行業對一個創業者來說太重要了。“臺風來了,豬都會飛上天”,創業者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這個風口,然后展開自己稚嫩的小翅膀,等待著臺風帶來的快速騰飛。這樣的成功者不勝枚舉。騰訊的成功在于互聯網快速普及的背景下,人們基于計算機即時通信需求的大幅增加。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同洲電子等機頂盒企業的上市。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帶動了移動互聯網企業的高速發展。同樣,一個走下坡路的行業也會導致企業陷入困境,如小靈通整體行業性的衰退導致很多相關公司退出此行業。
二、創業要有一個優勢互補的團隊
創業的核心團隊成員最好能各有特長。一般來說創業團隊最好能包括技術、市場、管理這三方面人才。不同專長的人員,往往有不同的行事方法和思維習慣。技術人員經常可以坐在辦公室面對著屏幕編程一整天,不和別人說一句話。市場人員往往可以在不同客戶那里談話一整天,不回辦公室坐一個小時。如果要技術人員既做技術又做銷售,一般情況下不會取得好的效果。管理人員需要將這些不同類型、不同思維習慣的專業人員統籌起來,各司其職。一個創業團隊在組建時,應考慮到這些因素。經常有些技術出身的董事長或總經理,喜歡追逐技術熱點,而忽視市場、銷售、生產等環節,結果產品做得非常超前,脫離了市場,沒有銷售,最終失敗。
三、初創企業一定要集中精力
在一開始先做好一項產品、一項技術或一項服務,不能將有限的人力、財力投入過多產品,造成資源分散
有的創業者一開始總想什么都做,他們認為先多做幾個產品,至于哪個產品會成功,自己也不清楚,最后再碰運氣,總會有一個產品賣出去。這樣的想法是危險的。初創企業需要在創業前就想好自己具體要做什么,進行詳盡的市場、產品分析,需要將公司不多的資源集中在一個點上,爭取在創業最開始的一短時間內,在一個具體的點上取得大的突破,從而使公司立住腳,取得收入,保證公司正常運轉下去,確保初戰必勝。如果一開始沒有想清楚,總想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會使自己迷失方向,不能夠在短期之內取得階段性的成果。這無論對于剛剛成立的公司、創業者還是員工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壓力,進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遲遲不能取得較好的收入,將會影響創業團隊的信心。
拓展:創業的問題
1、你是誰?
創業者往往都不清楚,自己是誰----你想干什么?你適合干什么?你有什么資源?創業者創業之前一定要清楚你自己所有的,與你追求的創業目標之前還存在多少鴻溝?還有多少難點?在為咨詢者提出一些創業咨詢意見的過程中,我們碰到了很多創業者,或是一個網頁制作師,或是一個剛剛畢業的文員,或是一家里有錢,想干大事的失業者。他們在沒有了解自己實際情況下,因為一個創意,朋友的一點建議,甚至是一時的沖動,就發誓要創業成為XXX(一般都是超級創業成功者)。所以我們建議準備創業的朋友一定要先了解到你是誰。
2、創業是什么?
一寫出這個話題,可能有人認為是我在這里矯情:創業者怎么可能不清楚創業是什么呢?哈,我想要說的,是我們很多創業的朋友都是憑一時的沖動,一個很好的點子,或是有一筆資金就開始不顧一切的走上創業之路。創業是什么?它是一項目系統工程,當老板你得考慮到人、財、物、進、銷、存、競爭、市場細分、定位、管理體系、財務控制、退出機制、預算等一系列的事情,在創業初期,也許連你在在選址上的一個錯誤,就可讓你注定成為一個失敗的老板,讓你注定虧損上幾百萬。這里我并非有意強調創業的難度,我只是想告訴創業的朋友,創業是有風險的,是需要你理性面對的,是需要團隊精神幫助你的。
3、你得準備些什么?
要創業的朋友,一定是手中有了一項或幾項很有把握的物質或是精神財富,但這還不夠,你還得多想想哪些不是你熟悉的。昨天的朋友問我創業要準備些什么,我粗粗總結了一下:創業者要創業首先得準備以下幾點:A、充分而可性的項目計劃。你的商業計劃書得是全面而可行的,最好有財務專家與咨詢專家的認可。
B、要有明確的經營范圍與核心競爭力。這也就是說的一個定位的問題,你的企業是干嘛的,你的企業與同類競爭者相比,有什么很核心的,別人無法做到的東西。當然,有的創業者認為我就是學別人成功的企業就行了,市場大得很,我們自不愁沒有市常其實大凡在市場有明顯成功者的時候,說明這個市場已經近于飽和,進入了發展期的后期與成熟期,離衰退期不遠了,能在這個市場成為成功者的企業,都有其明顯的優勢與核心競爭力,你一個初創企業,在某些方面可能很不足,比如,你有資金,但卻沒有技術實力,有了技術,可能員工缺少經驗,有了經驗,可能市場已經不好進入,或者是成本過大沒有進入的必要了,要知道現在的很多成熟市場都是資金密集型或是技術密集型了。這個時候,你一定要理性的考慮。
C、當老板的經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老板在山頭,是江的入海口,創業者到此,一下子視野開拓了,這個時候,也最容易沒有了方向。所以我贊成創業者最好不要從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直接跳到創業的狀態(我這里說的創業是指成立公司制運營的創業),要有一個過程,如做做經理、副總一段時間,這樣更有助于創業者的創業。很多老板原先是市場人才,也有很多老板原來是技術型的,這都無關緊要,關鍵是你要掌握當老板的主要工作是管理,而非讓你去做好一件事情,如打一個單子,寫一段程序,也許這是你以前最精通的,但創業后,特別是有了一定規模后,管理應該是你最精通的。你選擇當了老板,從此你就與專家的名義絕緣了。這時你要學會把握事情的本質與企業的命脈。也許有很多創業者說,我看過很多成功者的故事或是書,有很“豐富”的經驗了,但我告訴你,錯了,因為理論是用來指導實踐的,你沒有去實踐,沒有通過過程的掌握與運用將那些理論的東東變成你個人,你讀得再多也沒有用,另外,很多成功者,他們的成功都是很個性的!他們的成功是因為他特定的環境、創業者特定的性格及特定的歷程而決定的,在商場風云變幻的今天,很多成功的案例是不具備可模枋性的,所以我建議大家,看成功方面的書與聽成功者的故事,一定要學到他們創業的心理意志與心理歷程,而不是他們創業的具體流程,因為那是不可直接copy的。所以經驗的獲取只有一個途徑,就是實踐。
書本存在的唯一意義是啟發。
4、以動態的角度去看創業
哲學有二對范疇是絕對與相對、運動與靜止,說的是沒有絕對的真理,只要相對的真理。用在創業上也可以給我們很多的啟發,它告訴我們,要使用動態的角度去思考創業,如你在事先思考你的企業的定位時,你可先依托你以往的經驗與領域而訂,當你來到手一份還發著油香的戰略書時,你千萬別認為這個東東就是你企業20年不變的信條了,社會在發展、信息更豐富、資訊的傳播與碰撞越來越快,這個時候,我們要學習小船的競爭力----好調頭,在理性的狀態下,我們要學會變,從創業的量變到質變,所以面對創業者靜止去看待企業的狀態,我的觀點是“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創業者,一定要學會勤于思考,總結與計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5、準備用多大的力去決策了沒有?
決策,就是做決定,沒什么大不了,在你理性的制度了你的規劃、時間表之后,就請不要考慮得太多,直接決策即可。有很多創業的朋友,我贊成他們在做出創業決策之前的慎重的態度,是的,創業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從此無法再等每月那天的工資了,從此得依靠自己賺錢了來養活自己及那群跟著自己干的人了,也許從此每月的賬單都怕見著了……但我不贊成,在理性的思考后,認定自己是適合于創業的朋友,這個時候,所要的就是魄力了,“風蕭蕭易水寒”,創業是激發自己的潛能,向自己的挑戰,真正的創業者就怕沒有困難,有了困難更能磨練自己,更能干成大事,所以創業,定了就干!!
6、給自己留了后路沒有?
你怕了?不,我沒怕。創業者在創業之初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但也得理性得考慮到后路與退出機制。因為,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這是一條真理。所以在開創自己的事業之前,我們要盡量多想可能出現的壞情況與壞的一方面。在想好自己的退出機制以來,集中所有的精力開創屬于自己的事業。
7、依靠大家的力量
團隊的力量最大,因為人無完人,都存在缺陷,但通過團隊與集體的合作,就會達到很好的互補的效果,從而最大程度的減少個人的缺點并弘揚團隊內每個人的優點。
8、最重要的是?
其實一切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你自己。因為只有你自己才能創造,才能去改變,才能去克服重重困難,而做為一個創業者,最最核心是狀態是什么呢?我看是主觀能動性,即自我意識、創業意識與堅定的信念。你自己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可是證明,因為人類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動物,將地球改造成今天的樣子,這說明了這個道理。我認為,只要創業者能堅持,并能懂得思考與執行,他終將成功。
【創業的三個主要問題】相關文章:
創業要注意哪些問題08-01
創業需要注意的問題09-19
創業初期應該關注哪些問題03-23
創業避免失敗需注意的問題12-09
創業計劃書主要內容04-14
創業計劃書的主要組成部分04-13
創業計劃書應包含的主要內容11-09
三個你不能錯過的白手起家創業故事09-26
大學生創業計劃書中存在的問題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