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雞養殖效益高
通常提到火雞人們會聯想到三個西方宗教節日:感恩節、圣誕節、復活節。其中感恩節又稱“火雞節”,火雞已經被賦予西方文化的標簽。人類吃火雞已經有近400年的歷史,現在火雞盛行于許多國家。火雞與肉雞相比,其營養價值更高,被營養學家推崇為高蛋白、低脂肪的“超級營養食物”,火雞和其他肉類混合后亦能保證口感穩定。以前中國人不習慣吃火雞肉,一是因為不知道火雞肉的營養價值,二是不懂火雞肉應如何加工和烹飪。隨著我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食物結構的優化,相信我國的火雞業也會像國外那樣蓬勃發展。
美國是世界上生產火雞最多的國家,其火雞產量占世界火雞總產量的近一半,每年火雞產品產量達到270萬噸左右,其中近90%的產量供其國內消費。同時美國也是世界上火雞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國,注意到中國市場對高端肉類產品的需求,從2008年初開始,美國家禽蛋品出口協會開始在中國肉類加工行業推廣火雞產品。通過幾年的努力,目前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火雞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場,達每年近5萬噸左右。目前,不少中國肉類加工企業用進口的美國火雞小腿和火雞翅用中國傳統工藝加工成煙熏火雞腿和火雞翅供應到超市,美味而富有營養的火雞產品正逐漸走入中國百姓家庭,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我國有13億人口。假定每人每年吃500克肉,就需要65萬噸肉。按1只火雞能提供8~10千克肉計算,每年需要屠宰6500萬~8000萬只。這個需求量是目前國內年供給量的130倍。麥德龍中國公司副總裁彼得·史威格霍夫說:“在中國有13億人,大約3億中產階級,不是與豬肉競爭,明尼蘇達州火雞業計劃將火雞定位為高價值肉類。我們希望火雞在中國成為上等牛排。”
品種優勢
火雞有體大、生長快、產肉率高、繁殖力強、易于管理、養殖成本低、經濟效益高等特點。正常情況下,140天重型火雞公雞可達16~20千克,母雞可達9~15千克;中型火雞公雞可達13~15千克,母雞可達8~10千克輕型火雞公雞可達10~12千克,母雞可達5~8千克。火雞產肉率高。火雞有發達的胸肉和腿肉,占活重的40%以上,活體屠宰率達64%,胴體屠宰率達85%以上。火雞繁殖力強。人工孵化每只火雞可年產180枚蛋,自然孵化可年產80~100枚,受精率、孵化率均在90%以上。火雞一般生長發育到6~7月齡開始產蛋,每產15~25枚蛋,開始抱窩,孵化期26~28天,小雞出殼后10天左右重新開始產蛋,產到15~25枚時,再次孵化,生產周而復始,不斷循環。采用人工孵化,不讓母雞抱窩,則可以持續產蛋。
火雞易于管理,火雞在美洲原是野生動物,以植物秸稈、嫩枝、籽實、昆蟲為食,能夠抗熱耐寒,風雨露宿,撥雪覓食,適應各種惡劣條件。人工飼養,一切農作物秸稈粉碎成粉拌勻,均可作為火雞飼料,舍飼放牧均能適應。農村每人可飼養300~500只。仔火雞出生個大,成活率高。一般剛出殼的火雞體重可達 110~130克,成活率在95%以上。
品種:百草火雞
原產美洲的尼古拉火雞,上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成年的公火雞,紅紅的腦袋、紅紅的`脖子。脖子上像掛著一條漂亮的綬帶,所以人們又叫它吐綬雞。這紅色的綬帶其實是長在火雞皮膚上的皮瘤。平時是紅色的,可火雞一鬧起情緒來,顏色就會發生變化。所以,火雞又叫七面鳥。每只成年火雞體重能達15千克,一只普通的成年大公雞也不過三四千克重,尼古拉火雞可以稱得上是雞家族中的巨無霸了。火雞太大吃起來不方便, 肉粗糙,不好嚼,在市場上遭遇尷尬。
火雞養殖市場前景
火雞在國外很受歡迎,早已進行規模工廠化養殖。我國雖然引進時間不長,但因火雞生長快、個大、肉嫩味美、營養豐富、食草節糧,被列入“國家星火”開發致富項目,火雞養殖前景十分樂觀。
火雞養殖效益分析
火雞投入產出比高。火雞是草食動物,投入精料很少,正常飼養除青草外,每只每年只需投入水電費 20元,即可達到科學飼養的效果,每只可收入80~100元,投入產出比1∶4~1∶5。具有投入少、產出多、成本低、效益高的優點。
技術關鍵點
火雞的飼養過程一般可以分為育雛、育成和產蛋三個階段。當然,如果飼養肉用商品火雞,育成期還包括育肥階段。
育雛階段:飼養管理的重點為飲水、開食和溫度控制,雛火雞出殼后,盡可能在24小時內移到育雛箱中飼養。進入育雛室后,待雞群穩定后,進行飲水。初飲可用20℃左右的清潔溫開水,也可以在飲水中添加葡萄糖等,飲水后2~3小時開始引逗調教開食,初生雛火雞要飼喂高蛋白飼料,日糧中粗蛋白應達到25%左右。同時,還應補飼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及青飼料,育雛前7天,每天飼喂5~6次,1個月后改喂4次。雛火雞喜歡辛辣味,拌料時可適當摻些蔥、蒜和韭菜等,以增進雛火雞的食欲,抑制菌類,促進雛火雞消化。初生雛火雞的給溫標準要比一般的家雛雞高,溫度要求達到36℃~38℃,以后每星期下降3℃,直至脫溫為止。
育成階段: 飼養管理的重點就是保障生長發育。母火雞到8周齡,公火雞到10周齡進入育成期。這一時期要適當控制飼料,放慢增進速度,有利于今后產蛋。一般日糧粗蛋白水平可降到15%~18%。有條件的可白天進行放牧,早晚適當補飼糠麩、谷物、切碎的甘薯等。如果為肉用,則要進行育肥。加強管理,注重環境、工具等消毒。制定并嚴格執行免疫程序。
產蛋階段:飼養管理的重點就是維持較高的產蛋率,并延長產蛋時間。母火雞從30周齡開始進入第一個產蛋期。產蛋期要投飼全價配合飼料,蛋白質維持在18%~20%的水平。一般火雞每產到10~15枚蛋后,母火雞即開始抱窩孵蛋。為了使母火雞多產蛋,可采取常用的醒窩辦法,促其盡快醒抱。火雞多為自然交配,公母火雞比例為1∶10,種公雞要求體健、活潑、羽毛油亮、腿粗而直;種母雞要求背平尾直,胸寬體大,羽毛、肉贅顏色鮮艷。為了避免近親交配,品種退化,種公雞應從外地引進或交換。
http://www.shddsc.com/【火雞養殖效益高】相關文章:
火雞養殖成本低效益高、前景好02-01
火雞養殖項目介紹01-03
稻田養殖紅田魚效益高06-21
養殖斑點叉尾鮰成魚效益高12-31
韭黃栽培效益高12-27
鮮花生栽培效益高12-28
巴西古種植效益高06-12
魚鱉混養效益高01-02
自助鮮果冰淇淋效益高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