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競賽獲獎發言稿
征文競賽獲獎發言稿(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能夠出席“信合杯”“喜迎十八大,創業在家鄉”征文大賽頒獎儀式,作為獲獎作者代表站在這里,我感到非常榮幸和高興。在此,衷心感謝上級領導部門,感謝縣委宣傳部、縣文聯、縣作家協會和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聯合舉辦的這次征文大賽,衷心感謝你們為我們營造的濃厚的文化氛圍。
這次征文大賽中,我寫的這篇《山水沉靜》,寫的正是我們家鄉的山水。禹王廟,皋山,琵琶湖,我們家鄉有這么美的山水,有干事創業甘于奉獻的廣大勞動者,有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和勞動環境,我為我們的家鄉欣慰和自豪,也盼望我們家鄉經濟、文化齊飛,真正成為泰山腳下的名城,人們安居樂業的樂土。我們每一個身在寧陽的人,都有為家鄉經濟、文化騰飛盡力的責任。
詩人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在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我們譜寫“創業在家鄉”的詩篇。對我們每一個身在寧陽的人來說,這里就是我們的故鄉,這里就是我們為之奮斗的地方。
作為獲獎作者代表,我提議,我們將以這次大賽為契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除了更好地做好自身本職工作,還要發揮特長,深入生活,貼近實際,用飽滿的熱情為我們家鄉多寫文章,寫好文章,爭取在以后的寫作中做得更好,為建設經濟文化強縣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再次感謝各位領導為我們提供的這次比賽交流學習的機會。在此,我代表全體獲獎作者,衷心地祝愿與會的各位領導和朋友身體健康,生活愉快,事業通達;祝愿我們的家鄉越來越美好。謝謝大家!
征文競賽獲獎發言稿(二)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陳佳歡,今年12歲了。這一次,我獲得了“福州市征文比賽一等獎”,感到非常幸運。在這里,我要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創造了安靜的環境,讓我更好的靜下心來閱讀寫作;感謝我所在的永泰縣實驗小學,是學校給我了這次參賽的機會;感謝我的班主任陳老師,是她精心地指導我寫好每一篇文章;感謝我們班的同學,是他們一直在支持我,鼓勵我,使我能持之以恒地練筆。當然,最應該感謝的是組織這次征文比賽的`僑聯的評委們,是你們給了我展示自我的機會,你們辛苦了,在這里我衷心地謝謝你們!我也要感謝我自己能堅持不懈地為目標而努力。三年級的我是一位平平淡淡的學生,學習一般,成績中等,作文水平更是中等偏下,因此,很少有人關注過我,我就像生活在無邊無際的大海里的一只普普通通的小魚兒。但我的心中一直有個美好的夢想——我要成為校園里的小小作家。你瞧,我正和這個夢想賽跑呢!所謂的賽跑就是將作文水平一步步提高。在賽跑的過程中我還不停地做熱身運動,也就是閱讀課外書。那個躲在書店里像小老鼠一樣聚精會神地讀書的小女孩是我;那個因為看書沒聽見老師喊“上課”的小女生是我,那個看書卻舍不得睡覺的姑娘還是我……啊,我快趕上這個美好的夢想了,我的一篇習作被老師當作范文在班上朗讀。加油!我暗暗告訴自己。我又離夢想更近一步了——老師派我去參加學校的作文比賽,我捧回了金燦燦的獎狀。我欣喜若狂,高興過后,我給自己敲響警鐘:不能驕傲自滿,要像鳥兒一樣越飛越高!我繼續與夢想賽跑,經歷了幾次成功,我更加努力地勇往直前了。當我獲得“福州市征文比賽一等獎”的喜訊傳來時,同學們都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我以我的行動向大家宣布:我再也不是一只無人知曉的小魚兒啦!華麗的外表永遠比不上內在的美,不美麗的小魚兒也有美麗的夢,不出彩的小女孩也有自己的夢想,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美好的夢想。同學們,認定自己的目標,朝著這個目標邁開大步往前走吧!讓我們一起隨著自己的夢想越飛越高吧!
謝謝!
征文競賽獲獎發言稿(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李小文,來自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博士研究生。非常高興獲得此次大賽的一等獎,非常感謝各位評審老師,感謝你們對我的散文《沉重的肉身》做出的公正的、獨具慧眼的專業評判;同時,非常感謝本次大賽的主辦單位和協辦單位,感謝你們為我們這些在文學路上執著前行的年青寫作者提供了一個如此高端的、寬闊的平臺。
與其他獲獎的朋友們相比,可能我占有一點年齡和閱歷上的優勢,盡管我也是正宗的“80后”,盡管直到今天,我還是認為自己只是一個純粹的文學愛好者,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寫作者。1998年,是我個人寫作史的開端,那一年我剛上大學,在家鄉的報紙上發表了第一篇散文。十五年來,雖然我也寫作發表了五十余萬字的小說、詩歌、劇本、評論等等,但散文始終是我生命的第一需要,正如文學始終是我精神的第一需要。去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名字叫《紙上還鄉》,這是一本關于故鄉、關于底層人的悲喜憂傷、生老病死的書。在“自序”中,我這樣寫道:“我只能站在現實的此岸,匍匐著進行這樣一種既溫暖又艱難的紙上還鄉的歷程”。可以說,這次獲獎的《沉重的肉身》依然是“紙上還鄉”的產物,與我的祖母、父母和自己有關,與身體、生命、生活有關,與時間、命運、靈魂有關。
我的導師童慶炳教授曾經說過,“散文對于作家而言,就是你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寫完一篇,那體驗的一部分就被輸出過了,不能再輸出了。”我相信這種判斷。可以說,散文寫作是一種生命寫作,它應當傳遞作者本人的體溫、脈動和心跳,應當表現人們真切的感受、真摯的情感和真誠的意向。對于今天在場的每個人來說,可能我們每天都在過著一種“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式生活,只不過我們不是在用語言寫作,而是在用自己的整個生命寫作。
作為文學研究者,我深深懂得“散文易學而難工”的道理,明白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而作為文學寫作者,我更懂得生活永遠比散文更真實,比小說更虛構,比詩歌更跳躍,比戲劇更沖突。所以,最后我想說的是:
如果自我是分裂的兩面,如果生活是狡猾的敵人,那么,就讓我們和敵人擁抱,與自己搏斗吧;
如果記憶建立時間,如果文字建立記憶,那么,就讓我們用白紙黑字向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致敬吧!
謝謝大家。
【征文競賽獲獎發言稿】相關文章:
教師獲獎發言稿12-10
員工年會獲獎發言稿09-01
獲獎優秀員工發言稿04-07
員工獲獎感言發言稿范文12-31
小學生獲獎感言發言稿10-16
優秀團隊獲獎感言發言稿范文03-31
公司獲獎感言發言稿精選范文02-27
優秀員工獲獎發言稿(15篇)01-11
員工獲獎感言發言稿范文5篇02-25
員工獲獎感言發言稿范文五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