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習俗由來
中秋節的來歷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這就是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的由來之一:“嫦娥奔月”說,早在戰國末年成書的`《歸藏》記載:“昔日嫦娥一西王母的不死藥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人們對嫦娥寄以同情,說她登上了天帝的后庭,十分寂寞。所以在唐代開始將八月十五日夜的賞月改稱為祭月,期盼嫦娥回歸人間。
中秋節的由來之二:“時令節氣”說,近人考證,“中秋”一詞,始見于春秋末年《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秋高氣爽,歷來都有吃月餅與賞月的習俗,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許多詩人也有留下了許多的名篇,一至到宋朝,被正式定為中秋節。以下是一些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及諺語、對聯等,供大家欣賞。
【關于中秋節習俗由來】相關文章:
關于元旦的由來及習俗01-11
關于元旦的由來和習俗01-25
過年磕頭習俗由來03-20
關于復活節的由來和習俗02-22
最新關于元旦的由來和習俗盤點10-14
清明掃墓習俗的由來02-23
國慶的由來與習俗01-28
過年習俗的由來介紹03-19
過年的習俗及由來03-19
元旦的由來及習俗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