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秋節習俗作文集合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習俗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節習俗作文 篇1
中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加中秋“博餅”活動。
“博餅”活動開始了,我緊跟著爸爸,想讓爸爸把機會讓給我。好不容易輪到我們,我又緊張又激動,小心翼翼地抓起骰子,嘴里小聲地念叨:“天靈靈,地靈靈,老天保佑我。天靈靈,地靈靈,老天保佑我。”說完,我把骰子向大碗扔去。可能是太用力了,其中的一顆骰子在碗沿轉了一圈,跳了出來,掉在桌子上。一無所獲!我無奈地嘆了口氣,垂頭喪氣地向媽媽那一組走去。
這邊,大家正圍著桌子起哄呢!那些手氣好的人,一個個滿面紅光,而那些愁眉苦臉的,可能手氣和我一樣臭吧。我不甘心,就讓媽媽再給我一次機會,媽媽爽快地答應了。這一次,我終于得到了一個“秀才”,樂得一蹦老高!
“博餅”活動結束了,我們一家人提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凱旋而歸。
中秋節習俗作文 篇2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我一大早和媽媽拎著月餅﹑水果﹑牛奶等去外婆家。外婆家住在航頭,那里依山傍水,環境很優美。我一到外婆家,就看見她在廚房里忙前忙后,給我燒了很多美味的佳肴,我們大家吃的津津有味。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觀賞月亮,今天的月亮格外的圓,就像一個圓圓的方向盤,我突然想起古人的一句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們一邊觀賞月亮,一邊吃月餅。月餅圓圓的,甜甜的。我們有說有笑,我們的心里也想月餅樣甜甜的。
中秋節習俗作文 篇3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每當每個節日的到來,各個民族都以不同的方式慶祝,在潮陽的節日里我比較喜歡中秋,也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節日。
在早上于中秋這段時間,我們就會開始籌備拜神的物品、晚上吃的食物,這一天里要拜兩次神,有的人甚至到很多地方拜神。
午夜到晚上是最為熱鬧的時段了,在中秋也像過年一樣早早就要洗澡穿新衣服。午夜時就要開始第一次拜神,這一次是拜晚上吃的食物,可以形容為“八菜一湯”一點也不比新年的時候差。
晚上最熱鬧的時候到了,家家戶戶把一個大圓桌擺到天臺,大圓桌意喻著一家團團圓圓,并且在這一天不管在多遠的親人都要回來共度佳節,邊吃團圓飯邊賞月是何等的享受啊!吃過飯后,就要開始拜嫦娥了,再拜嫦娥里必須要有五果、月餅其他的則是小孩喜歡吃的,糖果、水果之類的。
大人在家拜,小孩在外玩,一般是潮州人的慣例,在公園或天臺看,人人都在賞月吃月餅,有些小孩就會拿著燈籠到處游逛,有時候家鄉里還會舉辦一些活動,拿豬、羊、牛祭拜,有時候還會有潮劇可以看,一些老人和小孩特別喜歡潮劇,并且邊看便跟著唱,處處洋溢著快樂喜慶的氣氛。
中秋佳節每每都會讓我很開心,不僅僅家人慶祝,還能與親戚朋友一起過節。
這就是我印象中的佳節。
中秋節習俗作文 篇4
中秋是指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都會選擇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關于中秋節的來歷說法有很多,以下列出三個比較常見的說法。為了慶祝這個節日,各地都有習俗,人們會擺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餅祈求團圓等。
來歷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歷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而農歷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且農歷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的演變稱為“中秋節”。
來歷二: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個太陽,然后上天賞賜他一個成仙的藥,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后奔月亮去了,至于嫦娥為什么吃藥,還有幾種說法,這里不表,后裔對嫦娥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里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后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說人們聽說嫦娥成仙之后,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日,由于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
中秋節習俗作文 篇5
每逢到了那天,奶奶就買來雞鴨魚肉用來祭灶,往上面貼圓形的紅紙,往佛臺前燒紙錢。佛臺前擺著一對蠟燭,插著香,一團火在鐵盆里燃燒著,奶奶則在一旁不斷添紙,直到化為灰燼。屋里煙霧彌漫,可我們還得向佛祖磕頭。
到了晚上,饑腸轆轆的我們迫不及待想吃月餅,由于爸媽今天休息,所以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月餅會有種興奮洋溢的感覺。奶奶切開了一個大月餅,首先她把兩份月餅擺在了灶臺上,然后拜了拜,終于開始吃了…。。當我們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就要出去放紙燈了。
在中秋節放紙燈,是姐姐想的點子。這個程序,是一件十分爛漫的事情。奶奶拿出了幾張五顏六色的大彩紙,她將厚厚的紙放在手中搓來搓去,讓紙變得柔軟起來,這樣可以折起來方便些。我們在一旁馬上拿出了蠟燭,點上了火,蠟燭便燃燒起來。心靈手巧的奶奶三下五除二就把紙折成了一只較大的船。我們接過紙船,往它的下面和側面均勻地滴上了蠟燭油,然后將另外小巧玲瓏的小杯子狀的蠟燭放在了紙船的中間。一家人就到河邊放起了紙船,火光照亮了紙船,在水中漸漸漂去,我們都閉上了眼睛,默默許愿……
之后我們聚在陽臺上,望著夜空中的圓月,吃著月餅,說有關于中秋的美麗傳說,猜有關嫦娥的歇后語……。就這樣,我漸漸地睡著了。
每一次的中秋節,都因為這些習俗而特別有意義!
中秋節習俗作文500字篇4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稱八月節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臺,或屋前的`禾坪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過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品種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愿望。”
客家地區的月餅,除普通月餅外,有“五仁月餅”,還有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制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雖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始終繼承傳統飲食文化又在發展民間飲食文化,而中原遺風始終不變。
中秋節習俗作文 篇6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賞月:在中秋節,家鄉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等月亮出來以后在桌子上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要先敬月亮神之后一家人才能吃月餅。
吃月餅:家鄉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已成為家鄉人們的心愿,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中秋節習俗作文 篇7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的聯系是在明代。
具有關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身和贈于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范,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出國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習俗作文 篇8
吃過團圓飯,我直奔樓頂上去賞月。
只見深藍的天空中,月亮的“臉蛋兒”分外皎潔,像一個潔白的玉盤。我不由得想起“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詩句來。今年月亮比較小,聽媽媽說,是因為月亮離地球比較遠。
媽媽讓我背誦有關月亮的古詩,我脫口而出:“明月幾時有,把灑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姨父聽了直夸我聰明,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抬頭看天,月亮不知什么時候戴上“帽子”——月暈,旁邊也聚集了許多碎棉花似的云朵。俗話說:“云交云,雨淋淋”、“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看來,明天是一個有風有雨的日子。
到了11點,我們一家人才戀戀不舍地回房睡覺了。
【精選中秋節習俗作文集合八篇】相關文章:
中秋節習俗作文(集合15篇)11-18
中秋節習俗集合15篇09-25
中秋節習俗(集合15篇)09-22
中秋節習俗作文(精選15篇)11-19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集合15篇)12-30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精選15篇)02-21
關于中秋節習俗作文(精選14篇)09-26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精選15篇12-13
中秋節習俗作文集合15篇02-22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