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清明節的習俗
大家知道蕭山的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嗎?是不是和其他地區一樣呢?以下是CNrencia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蕭山區位于浙江省北部,錢塘江南岸,屬杭州市,與杭州市西湖區、江干區和海寧市隔江相望。 地理坐標為東經120°04'22''~120°43'46'',北緯29°50'54''~ 30°23'47''。
海寧縣清明夜,養蠶人家睡覺時會把蠶子裹在棉衣之下,據說蠶子得了人氣才會容易繁殖。嘉興縣清明夜吃青螺,稱為「挑青」。海鹽縣清明有龍舟之戲。臺州府清明簪柳,稱為驅香九娘。紹興人上墳時,要準備一些糖果、餅干,稱為「上墳果」,發給住在祖墳附近的兒童。
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人謂之三日節,祀祖祭墓。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墓;嘗,春祭也。祭以餑餅,治牲醴,掛紙錢,歸乃食之。餑餅以面為衣,內裹蔬菜,炸油者謂之春餅。嘗墓之禮,富貴家歲一行之,常人則兩、三年一行。婦孺歸時,各插榕枝于髻,以祓不祥。
清明團子成必備美食
每到清明,江南一帶的人都有吃青團子的習俗,一只只小青團子,碧綠碧綠、糯韌而綿軟,秀色可餐。“相傳百五禁煙廚,紅藕青團各祭先”,這首《吳門竹枝詞》說的就是人們清明節吃冷食青團,并用紅藕、青團祭祀祖先。
青團,又叫艾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混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團坯制好后,然后包上豆沙、棗泥、百果等餡料,用蘆葉墊底,將它們入籠蒸熟。
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所以青團甘甜細膩,清香爽口,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從色彩到口感都有著春天的氣味,是清明與寒食節時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
清明節臨近,嘉興的青團子已經上市。在街上的多家小吃店,隨處可見擺放著的青團子,月河、各大菜場門口是賣青團子的主要地點。
麥芽塌餅、螺螄受歡迎
據民間傳說,或稱蠶花娘娘下凡行香的時候,曾在農家吃過麥芽塌餅。為此,每年清明時節,麥芽塌餅就成為養蠶人家奉祀蠶花娘娘的必備供品,也成了農家招待客人、饋贈親友的上佳美食。
麥芽塌餅是以米粉、麥芽粉和一種叫作“草頭”的野草為原料制作的.,煎好的麥芽塌餅呈青色,表面油光黃亮,吃起來甜度平和,軟而不爛,糯中有韌,不粘牙齒,還帶著一絲野草和芝麻的清香,實在是一道上佳的綠色點心。
由于麥芽塌餅制作工藝實在有些麻煩,整個制作過程的工時成本太高,所以在一般的商店和超市里是買不到的。而且,“草頭”只能在清明前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采摘,時令特色明顯,要吃麥芽塌餅,只能在這段時間。
清明時節,也是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此時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在嘉興,炒螺螄都要放醬油和糖,所以螺螄口味甜美,借著酒糟散發著酒香蓋住了螺螄本身的腥味兒;也可以先把螺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都非常好吃。
【蕭山清明節的習俗】相關文章:
「清明節的習俗」10-14
我國的清明節習俗11-12
清明節的習俗講解11-12
清明節的文化習俗11-11
清明節的各種習俗11-10
有關清明節的習俗11-02
清明節的習俗來歷10-30
清明節習俗的介紹10-29
清明節傳統的習俗04-02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