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隴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時間:2024-10-13 13:39:07 曉怡 旅游攻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隴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隴南, 甘肅省轄 地級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處 秦巴山區,東接 陜西,南通 四川,扼陜甘川三省要沖,素稱“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隴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NO.1 萬象洞

  萬象洞位于隴南市武都區白龍江南岸露骨山漢王鄉楊龐村的半山腰,距縣城12公里。1993年被甘肅政府批準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又被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被甘肅省旅游局批準為國家AA級景區。2004年被省委宣傳部批準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甘肅省國土資源廳批準為省級地質公園。萬象洞海拔1150米,高出白龍江190米,但洞內濕潮潤滑,間有小溪流瀉,叮咚之聲不絕于耳。也許是洞兩端相通的緣故,洞內氧氣充足,全年恒溫14℃,實是旅游避暑的佳地。根據地質專家考證,該洞已有2.5億年的歷史了,是我國北方規模最大、景致最佳的特大溶洞,是中國“北方第一洞”。因洞內洞中有洞,乳石遍布,森列多姿,宛如包羅萬象的閬苑仙宮而得名。

  萬象洞又名仙人洞,五仙洞,相傳五位仙人曾在此修煉。屬典型的巖洞地貌。洞內深不可測,洞內地形復雜,曲折迂回。小者高闊不足1米,僅容一人爬行;大處高軒宏敞,縱橫百米之外。約36萬平方米石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遍布,目前開發三大景區,即月宮、龍宮、天宮。

  NO.2 宕昌官鵝溝

  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與西秦嶺、岷山兩大山系支脈的交錯地帶,位于宕昌縣城郊,甘川國道212線從溝口通過,溝內有15公里柏油路和水泥路,交通便捷,通訊覆蓋,服務設施健全。公園距甘肅省省會蘭州市340公里,毗鄰中國革命歷史文化名鎮哈達鋪,銜接世界文化遺產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1999年經甘肅省林業廳批準,建立了大河壩省級森林公園。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公園經營管理體系日臻完善。2003年10月,經中國森林風景資源評價委員會專家組實地考察,會議評審,晉升大河壩省級森林公園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范圍包括大河壩溝、馬圈溝、官鵝溝、缸溝、八峽溝、大廟灘六大景區,東西長39公里,南北寬41公里,總面積5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5.1%。目前已開發的主要是官鵝溝。公園集森林景觀、草原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天象景觀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景觀資源整體品位高,空間布局特點突出,動植物分布多樣,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景觀奇特。依據《中國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有關指標,經專家評定,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為一級。

  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北滋滔滔岷江水,南潤滾滾白龍江,西納岷山千里雪,東吐秦嶺萬里云。園內奇松遍布,怪石嶙峋,山勢陡峭,溝谷狹長,瀑布常年不斷,白浪奔騰不息,四季皆勝。春天野芳競發,爭艷斗奇;夏日綠樹蔭翳,了無暑意;秋來楓葉紅遍,層林盡染;冬至白雪覆地,瓊花玉樹,冰柱、冰掛、冰瀑晶瑩玲瓏,構成一幅幅精美藝術品。形形色色的瀑布,是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的另一道景觀,是公園的動感地帶。公園所包納的六大溝系中有溝必有水,有水必有瀑布。這里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珍珠瀑,有萬丈豪情的九天飛瀑,有如夢如幻的瀑布云煙,有一簾幽夢的水簾瀑,有在陽光的折射下,呈現赤橙黃綠藍靛紫的彩虹瀑。千姿百態的瀑布使公園更加秀美,更具靈氣。官鵝溝內前14公里為13個色彩斑斕的湖泊,后18公里為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處處可見高聳入云的險峻峽谷,在長數百米、高數百米,寬僅十米約的各種形態峽谷中,河水震耳欲聾,涼風撲面,懸崖古松掩日,更有大大小小的瀑布飛瀉直下,氣勢恢宏,最深處為高山草甸和終年不化的雪山。游人置身期間,野趣橫生,心曠神怡。既有九寨溝之秀麗,又有黃山之雄偉和華山之奇險。有專家稱:官鵝九寨,燕瘦環肥,二美竟妍,東方奇絕。其幽深雄奇、山勢之美,在九寨之上。

  在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的茫茫林海中,棲息著白唇鹿、金錢豹、云豹、斑尾榛雞等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毛冠鹿、蘇門羚、黑熊、藍馬雞、褐馬雞、林麝、紅腹角雉等2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北方山溪鯢、黃麂子、石貂等7種省重點保護動物。置身其間,常聞百鳥歡歌,偶見山雞、野兔、松鼠出沒。這里,漫山遍野生長著云杉、紫果云杉、秦嶺冷杉、油松、波氏落葉松、華山松、檜柏、櫟類、樺木、白楊等喬木和牡丹、五角楓、芍藥、野丁香,黃楊、虞美人、馬蘭花、杜鵑等灌木50余科700多種,分布著刺五加、冬蟲夏草、黃連、半夏、貝母、細辛、大黃等 100 多種藥用植物,松軟的林地上鑲嵌著羊肚菌、野蘑菇等食用菌。走進公園,你就走進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天然動植物園。在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可領略羌寨風情,“月掛松間篝火明,笛弄山風聲聲情;褐衣裘裳背揉背,春情纏綿心印心!边@是《西羌古風》的佳句。現今居住在林區的藏胞們便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建立宕昌國的古羌人后裔,他們至今仍保留著古羌時的建筑風格和生活習俗,板屋錯落,水磨轉悠,勞動間暇的藏族婦女身著節日盛裝,彈起口弦,唱起藏歌,一派羌寨風情。美麗的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是隴南大地上的一顆綠色璀璨明珠,景色迷人又不乏原始情趣,在得天獨厚形成自然景觀的同時,又沉淀了深厚的人文景觀。這是一片神奇的地帶,這是一塊美麗的土地,巍峨的雪山,浩瀚的林海,奔騰的溪水,寧靜的湖波,延展的草甸,兼之巉巖奇石,珍禽異獸,奇花異草,使公園既具北國之雄壯又具南國之秀麗。而幽邃的羌藏民族風情,等待著您的探訪、采風。熱忱歡迎各界人士到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探險攬勝、科學研究、民情采風。

  NO.3徽縣三灘自然風景區

  云屏三峽自然風景區地處南秦嶺北坡的深山峽谷之中,位于縣城東南,距縣城36公里,屬深山林區。東與陜西鳳縣相鄰,西接徽縣,南越大陽山可到廣金直達陜西勉縣、略陽、漢中,通往川中。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此地曾置“黑水縣”,有詩贊曰:“黑水城,四道門,通巴蜀,噤秦隴”。其中大陽山是西漢水與嘉陵江的分水嶺,該區域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使云屏三峽長嶺透迤、秀峰群立、層巒疊嶂、雄關險隘;山澗溪流清沌,河內碧潭映翠;這獨特的山水風光集北國之雄奇和南國之秀麗于一身。而每當清晨或雨天,山頂云霧彌漫真有飄飄欲仙的感覺,使人不禁想起了“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鷹邑唳天者望峰息心”的佳句!

  云屏歷史上就是一條由關中及廣大西北內地入川的蜀道之一。目前在云屏河沿岸發現的古棧道遺跡證明了這一史實!特別是在明清時期尤為繁榮,商賈川流,驛站密布、人文歷史久遠。在西姑庵附近殘存的塔碑記載上多為明清時期所立。特別是解放以后,該鄉興學重教,人材輩出,其中陜西省省委常委、延安市奎書記李希;浙江大學教授、省內知名作家李秀蒼均為云屏人氏。

  若從站廣路沿云屏河而上,從火地村起至廣金方向的大陽山頃,依次經過“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人稱“云屏三峽自然風景區”。峽谷全長約100余公里,方圓400平方公里。有壁立千仞盡顯雄奇的大山,也有生長在高山之巔樹齡逾千年的云杉、冷杉、紅豆杉等珍稀名貴樹種組成的原始森林,以及充滿傳奇色彩的高山草甸、天池、牧場、瀑布、溪流、溶洞等自然風光,還有著濃郁人文色彩的廟宇、寺院、古樹、石塔、佛洞等大小景點30余處。在云屏三峽的自然風貌和歷史人文景觀中,特以“一寺二門三峽四洞五崖”最為突出,一寺為云屏寺;二門為天(鐵)門、虎牢門;三峽為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四洞為龍洞、黃崖洞、水簾洞、狗頭洞;五崖為姊妹崖、雞公崖、尖嘴崖、棒棒崖、蠟燭崖。

  土地峽是三峽的第一峽,進入土地峽,我們便可看到云屏河像一條九曲回腸的玉帶自天而落,將莽莽群峰切割成一條幽深的峽谷?v目河水兩岸,奇峰競險,壁立千仞。古樹裂石而生、翠色染峰洗坡、飛瀑噴珠濺玉,觀之回腸蕩氣,令人頓生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雄心壯志,激揚出一股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凜然正氣。土地峽里,有著無數的景觀和傳說。其中比較著名的景點有:獅山翠柏、棧道遺跡、睡獅臥波、土地白松、重石望夫、天門鎖云、姊妹競秀、蒼鷹候鳥等。站在土地峽再望云屏河,則見如牛如卵、如狗如雞、群形競態的大小石頭將河水阻斷、攔截成許許多多的碎玉飛花。陽光下的云屏河,看上去時而如綠如藍,時而雪肌玉膚一般,一路歡笑向峽口奔流而下。

  再往前走就到了云屏三峽的第二峽——觀音峽。觀音峽里座落著一線天、觀音窟、長命黑水、天狗鎮龜、黑水田園、龍洞玉潮、長風鼓浪等景點。

  過了觀音峽就到了西溝峽。峽口處,是玉龍吐珠的地方,一形如龍狀的山頭伏在河邊,口內含著一顆大而圓的石頭,貌似巨龍吐珠。西溝峽的精品景點包括雙洞絕壁、穿心一箭、攔馬斷墻、飛來仙峰等。

  云屏三峽共有大小景點六十余處,它們像珍珠一樣鑲嵌其中,使云屏三峽展示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NO.10 禮縣秦西垂陵園及西垂博物館

  禮縣,古稱西垂、西犬丘,秦人最早的都邑所在地。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祖中潏“在西戌、保西垂”,“非子居犬丘”,“莊公伐西戎,襄公、文公葬西山”。西垂是秦人的發祥地,是秦人走向中原成就霸業的搖籃。

  據史料記載,秦人屬于贏姓,源于山東,殷商末年,贏人首領一路進攻,進至渭水中游一帶,守衛商王朝的邊疆。隨著周王朝滅掉商紂,贏人守衛的地區也被周人攻占,在其首領大駱的帶領下,沿渭水西進,繼續尋找生存之地,最后遷移至渭河以南、遠離周人中心的西漢水上游地區,即今禮縣東部一帶,從而保持了相對的獨立,為以后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在這里他們戰勝了力量相對弱小的氐人,修建了城邑。周王朝建立后,他們歸順了周王朝,周天子認可他們占據“西犬丘”,確認了他們的社會地位。秦人先祖非子善于養馬,受到周孝王的賞識,封為附庸,邑之秦,此后非子后代秦仲被封為大夫,秦仲在對戎作戰中死后,其子莊公繼承遺志對戎作戰,收復失地,被宣王封為西垂大夫。莊公次子襄公在平定叛亂中護送周平王遷都洛邑,因功被封諸侯,正式立國。莊公死后文公繼承王位,繼續對戎作戰,占領了陜西歧山地區,完全結束了游牧生活,開始了農耕生活,社會制度也隨之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秦人的發展壯大始終都未擺脫“西垂”這一中心和根據地。

  根據專家學者研究證實,秦人有四大陵區。秦人陵區中的二、三、四陵園即雍城陵園、芷陽陵園和始皇陵園均相繼在陜西發現,但秦人的第一陵園西垂陵園卻一直未被發現,成了千古之謎。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當地村民不經意間在大堡子山挖掘出了文物,引起了文物部門的高度重視,甘肅省文物考古所開始在大堡子山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探明有“中”字型大墓四座,“瓦刀”形車馬坑三座,中小型墓葬200座以上,重點清理發掘了三座大型墓葬和九座小型墓葬,共清理各類文物100余件。眼前這些起伏不平的幾塊麥田就是被發掘的秦公1、2、3號墓遺址。1998年春,在大堡子山對面,西漢水南岸的趙坪村圓頂山又發現了一片墓葬區。文物部門及時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清理了三座貴族墓和一座車馬坑,共出土各類文物162件。該墓葬的發現不僅為證實大堡子山古墓葬就是秦西垂陵園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其類似的墓葬形制和地理特征也說明:這里就是千百年來人們苦苦探尋的秦人第一陵園——西垂陵園。也就是西周時期周王朝“西垂”的中心區域,秦都邑“西犬丘”及宮殿“西垂宮”應當就在陵園附近,它不但確定了禮縣是秦人的發祥地、秦文化的淵源、秦人統一全國的搖籃,也揭開了隴南古代歷史的神秘面紗,同時也證實了《史記》記載的準確無誤。秦公陵園的成功發掘引起了史學界、考古界的巨大轟動,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專家李學勤先生稱“這一發現填補了先秦文化的研究空白”。陜西文物考古所副所長曹瑋說:“本世紀甘肅文物考古有兩大發現,一是敦煌藏經洞,二是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

  秦公陵園的保護開發已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開發規劃已由陜西省古建設計研究院設計完成,并通過專家的評審。在不遠的將來秦西垂陵園將再現其原始風貌,墓區周圍將建設“西垂市亭”、“祭天臺”“觀景臺”、“西犬丘校尉府”(城堡建成外形為世界最大的鼎——外銘內文)等,力求打造成供海內外學者、游人修學、考古、參觀游覽、憑吊尋訪先秦文化的一匹“黑馬”。

  西垂博物館共收藏歷代文物3000余件,分15種類型,即化石、石器、骨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玉器、金銀器、古錢幣、磚刻、木雕、書畫、史料,是一處研究仰韶、先秦、三國等文化的文物寶庫。青銅器專題展廳陳列秦公墓、秦貴族墓出土文物300多件,其中一組九件套的秦編鐘,造型精美,完好無損,它是目前中國發現的唯一一件九件套的秦編鐘,為國家一級文物。另有一件約十厘米見方的青銅四輪方盒,四輪車車廂為長方體,頂部由兩扇對開的小蓋組成,車廂頂部四角有四只可轉動的小鳥,當小鳥同時轉向蓋面中心時,兩扇小蓋自動鎖住,當小鳥同時轉向四周時,蓋面則打開。這種獨特的造型和機關設計在中國文物史尚屬首見。除編鐘和四輪車外,陳列的七件一套的青銅鼎、六件一套的青銅簋、青銅大方壺等文物也極為罕見,價值不可估量。2000年禮縣秦西垂垂陵區出土文物在北京大學成功展出引起了國內外考古、歷史學家的普遍關注,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

  NO.4 文縣天池

  文縣天池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隴南市文縣以北約100公里處的崇山峻嶺之中。由于遠古時期的地殼活動,致使地殼斷裂,洋湯河河道被堵截,于是在海拔高度為2400余米的天魏山上,便匯成了狀如葫蘆的一湖碧水,文縣天池有九道大灣和一百零八個小灣,方圓20公里,水深97米,水域面積80公頃,周圍俱是連綿的重山峻嶺,風光無比的秀美。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汽候溫和。天池之水,清可見底,水面風平浪靜,波瀾不驚。山映水中,池映翠碧,湖光山色,藍天、白云、青山、綠樹在池中留下了重重倒影,山光水色,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如詩如畫,恰似一幅絕妙的山水風景圖。遇雨霧彌漫,天、山、樹、水縹緲朦朧,宛如空靈境界;待到雨霧盡散,天空放晴,但見萬道霞光映照湖上,微波輕蕩,流光溢彩,甚是眩目。這里冬無寒,夏無醋暑,雨量充沛,氣候宜人。

  人們說天池有五奇,這話一點也不假。一奇曰,水深97米,水域面積2.5平方公里,入水甚少,出水極大,漲不見溢,枯不見涸。二奇曰,湖面終年碧水清澈,四季不見樹葉漂游,縱然稍有雜草枯葉落于水面,旋即就被水鳥銜走。三奇曰,有風無狂浪,無風偶起波,終年銀光閃閃,海天茫茫,宛如一面晶瑩的大寶鏡,鑲嵌在天地之間,野鴨戲水,魚兒穿梭。四奇曰,湖底有暗流,湖心有水涌。五奇曰,冬季零下10度時仍不結冰,如遇云雨天氣,如夢如幻的天池,被薄霧細雨籠罩著,云帳低垂,細雨霏霏,灰蒙蒙、霧沉沉,似輕紗飄逸,如萬珠滴翠。

  天池四周山巒峻秀,滴綠溢翠。丁香花、杜鵑花、琵琶花漫山遍野,競相吐艷。特別是山峰,千姿百態,奇形怪狀,有的像駿馬,有的如大象飲水,有的似雄獅揚鬃……可以根據人的想象搜取許多具有詩情畫意的名稱,什么月溜山、馬鞍峰、騎馬梁、獅子峰、老母崖、象嘴石、仙女石……

  仙女石是天池捉魚溝口的一塊巨大秀石,石呈瘦長形,亭亭玉立,形如一位俊秀的女郎,含情脈脈地面對池水。這里流傳著一個美妙動人的故事。相傳,西山老母的小女兒水珠,因過不慣西山寂寞的生活,到處游歷名山大川。有一年端午節,她來到文縣深山峽谷上空,發現這一帶旱情相當嚴重,遂就地劃了一個葫蘆形池子,將寶瓶中的水傾人,不料將水倒多了,眼看就要泛濫成災,急忙請來9位天將,108名天兵,劃了9灣108區,她還親自在池水橫溢的大壩腰間,用手戳了5個洞口,治理了池水,便形成了現在的天池和五指洞。水珠看見治理好的天池,美如天境,便決定不再回西山,留在天池修山種樹,天長日久,便化成了仙女石。而遠在西山的西山老母,久等不見水珠歸來,便外出找尋,找到天池才發現女兒已變成了巨石,一急之下,也變成了一座峰崖,F在天池四周的山巒中有一形似老嫗的山崖,名曰“老母崖”,相傳系西山老母所變。崖下有兩股永不涸竭的泉水,說是西山老母思念女兒的傷心淚。就連崖頂形如秀發的香絲草,也就成是水珠梳發時落下的烏發。還有照壁山上如簾的清流,說是水珠梳妝時的鏡子;捉魚溝是水珠捉魚的地方;水燒山是水珠照明的火把等等。

  然而,對于天池的形成,當地還有另外一段傳說。相傳在遠古時候,二郎神侵犯此地,本土的洋湯神奮起還擊。雙方酣戰三天三夜,二郎神還是不能取勝,遂揮劍劈嶺,聚水為池,亡圖截斷下游水源,困死洋湯神的百姓。洋場神伸手將池壩戳開5個水口,形成了現在的五指洞。又在大池旁另掘一池飲馬,即為現在的飲馬池。并令百鳥每天銜走池中的落葉敗枝,以保湖面潔凈,這就是今天的天池。人們為了紀念洋湯神的功績,給他鑄了銅像,還在天池旁修建了廟堂。

  傳說盡管很多,但都是人們的豐富想象和藝術構思。實際上,天池是洋湯河古道的遺址。遠在千百年前,由于地震和地殼斷裂,阻塞了洋湯河道,水越積越多,便形成了現在的高山天池。

  天池不但有絢麗的景觀和優美的傳說,而且還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在池畔多姿的群山中,密布著油松、馬尾松、白樺、紫樺、云杉、冷杉等珍貴木材和黨參、當歸、蟲草、貝母、丹皮等貴重藥材及木耳、核桃、菠菜、蘋果、草莓等山珍。林中棲息著各種珍禽異獸,羚羊、毛冠鹿、盤羊、金錢豹、香樟、青鹿、野豬、老熊等異獸出沒林間;錦雞、馬雞、畫眉等珍禽飛逐爭鳴。走進山林,猶如走進天然植物園和動物園,可盡情盡興,一覽無余。

  煙波浩渺的天池湖泊,猶如深山密林中的一顆藍寶石,永遠閃爍在奇峰聳立中。重重疊疊的山,重重疊疊的樹,倒影在明凈的水面上,天池的雄姿更顯得清麗、幽靜、浩瀚、壯美。這里更是陜甘川大九寨旅游圈中一處難得的天然勝景,只有親臨其境,才能體味它的神韻。

  NO.5 康縣陽壩

  綠色寶庫陽壩亞熱帶生態旅游風景區位于康縣城南80公里處的陽壩鎮,走進陽壩,立即就會被江南小鎮獨特的風韻所迷戀。小鎮南臨巍巍翠峰,北依亂山子天然森林公園,東與一個個接天立柱相望,西南是深邃幽遠的梅園溝原始森林。密林深處的陽壩盆地,猶如一顆閃耀的珍珠,晶瑩的翡翠。

  陽壩是隴上江南一顆璀璨的明珠,素有“甘肅西雙版納”之美譽,2002年被確定為省級自然風景保護區。陽壩亞熱帶生態旅游風景區綿延百余華里,屬亞熱帶氣候,海拔僅500米,東鄰漢中,南近廣元,西接莽莽林海,北有燕子河呼嘯而過,高高的棕櫚樹撐起一把把傘蓋,如波如浪的竹林漫天而立,碧綠的茶園,掩映在淡綠的芭蕉、墨綠的梔子、銀綠的枇杷之間,是康縣南陲一塊肥美秀媚的河谷盆地。

  沿梅園河而上,就是聞名隴上的梅園溝天然森林風景區,被人們譽為“小九寨”。兩山對峙,蜿蜒五六十里,墨潑嚴森林,莽莽蒼蒼,奔騰流瀉,走不到頭。迷人的梅園河,深邃的林間公路,都被濃蔭覆蓋著。天海相連的林峰,峭壁橫空,穿云破霧,有的如翹首向天的雄獅,有的似屈身欲躍的猛虎;有的如長蕭苧穹的野馬,有的似低頭靜臥的長龍。漫游梅園溝,宛若掉進綠色的漩渦,永遠也游不出頭。陽壩風景區屬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混交林。針闊葉林相間,喬灌草植物混生,上千種植物群落構成了群芳斗艷、千奇百態的天然植物園。蔥郁的樺林,肥碩的橡樹,像一根根擎天大柱直刺天穹,薈萃成梅園溝獨具特色的森林景觀。那些樺木、橡樹可真大,兩個人才能合圍,在陽光照射下,樹影磅礴,吞云吐霧,好生氣派。這里還有樟木、楠木、紅椿、香果等列為國家保護的一二類植物28種。莽莽林,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野豬、狗熊猖獗肆虐,農夫們不得海不以田為家,晝夜守護,與野豬、狗熊虎口奪食。畫眉、黃鸝、花喜鵲、錦雞、藍馬雞整天與游人為伴,展示自己嫵媚的玉姿。最珍貴的動物要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了。

  陽壩山門的腹地叫龍神溝。這里的風景在峽谷。峽谷間有一龍頭巨崖,伸向龍神河,故有“龍神溝”之稱。龍神河夾在兩峰之間,跌人谷底深澗,有蓊郁的密林籠罩其上,只聽水聲淙淙,不見流水滟滟,藏龍臥虎,神奇奧秘。漫山遍野的森林,亭亭玉立,秀美至極。

  獨特的風光,殊異的景色,造就出陽壩得天獨厚的林中產品。茶葉是陽壩馳名的特產,色香味醇,清香爽口,久泡不衰,飲之清心潤肺,豪氣沖天。蔥蔥蘢蘢的塊塊茶園,把龍神溝的每道山灣染綠,涌波滴翠,如篷如蓋,深沉如黛,嫩綠似金。陽壩茶園已經在梅園溝迅速發展起來,遍布全鎮。陽壩茶葉已躋身于全國名茶行列,清明采摘的云霧茶“銀毫”、“翠峰”、“毛尖”、“翠竹”,被評為全省優質茶。茶鄉飲茶,確能喚起人們叱咤風云的遐想。木耳、香菇、銀耳、猴頭菌,也是陽壩人致富的產業。滿山遍野的紅青桐、水青桐,是生產木耳、香菇的最佳樹木。這里的木耳以形大肉厚,質輕柔軟,氣味清香,滑而帶爽,獲甘肅省優質產品證書。隨便走到哪里,都會被眼前的青桐林所傾倒,一片片,一簇簇,在山梁溝壑沒遮沒欄地伸展。

  這里無水不秀,無山不青,林木茂盛,風光奇旎,自然景觀,民俗風情十分獨特。靜則為潭,動則為瀑,動靜成趣,美不勝收。有波光粼粼的月牙潭,碧海浩渺的天鵝湖,穿石噴玉的海棠谷瀑布,也有平靜如海的河灘等10多處景點令人陶醉。陽壩梅園瀑布群位于陽壩梅園溝莊科村,為新近發現在省內外尚屬罕見。梅園瀑布,羊臺瀑布一同深藏在梅園溝古老的原始森林區,瀑布分別寬為五米至七米,高分別為50米和100米,都鑲嵌在深山峽谷之中,水流湍急,水勢兇猛,水流量大,從山巔泄入潭中,如銀簾落入巨大的綠色旋渦之中,咆哮如雷、震耳欲聾,氣壯山河。依山體而上,溪流湍急,小瀑布星羅棋布。瀑布周圍,百年古樹,分外綢密,遮天蔽日。第三個瀑布因為在桃園溝,故稱桃園瀑布。距此不遠,在南溝原始森林區又有多處瀑布……

  山水秀麗的陽壩梅園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這里的農民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習俗和芒生活方式。村莊近處有高聳的棕櫚、搖曳的楠竹。農家多居佰萌環抱、翠竹叢生、瓜果飄香之中。路邊為成片茶園及谷物,田園景象,勝似世外桃園。萬物相安的世界,尤其難得的原始森林使陽壩亞熱帶生態旅游風景區成為近幾年來隴原著名的旅游勝地。

  NO.6 成縣西狹頌

  西狹頌風景區位于成縣西13公里處的天井山麓,魚竅峽中。這里自然風光清幽綺麗,青山對峙,澗流清澈,一汪汪潭水似明珠相串,一掛掛短小的瀑布迭次相連。峽內的山、水、石、樹,皆成風景;亭、橋、廊、榭,相映成趣。西狹奇在山、美在水。抬眼望去,一邊是拔地而起的高山,一邊是錯落有致的懸崖。山崖上綠樹層疊,其間亦或有古樹參天,老藤纏繞。兩山之間的響水河,或在峽谷中潺潺繞行,或在巨石間沖騰奔瀉,浪花激起的水聲,站在遠處也能聽到。更有意思的是懸崖上的水,或化成一條白練從高處垂落而下,或從棧道上方形成珠簾,飛濺滴注,蔚為壯觀。

  《西狹頌》所在的魚竅峽,兩岸峭壁如削,折疊對峙,一泓中流,迥轉、飛揚、旋卷,跌宕多姿。水勢變幻,為湍、為瀑、為池、為潭。潭不甚廣而澄碧幽深,天光云影,青岫蒼樹,古棧遺跡,盡映其內。傳說古代有黃龍自潭內飛出,人稱“黃龍潭”。每當皓月臨空,月光水色交相輝映。“光怪靈潭氣欲春,波平浪靜一輪存。鏡連五色龍成彩,珠映千鱗月映痕”。成縣八景“龍潭映月”即由此而來。

  在這條幽深奇特的峽谷中有一座飛檐凌空、古樸挺拔的古建筑——《西狹頌》碑亭,蜚聲中外的摩崖石刻 《西狹頌》便置身其中。《西狹頌》與陜西漢中的《石門頌》、略陽的《郙閣頌》同列為漢代書法“三頌”。碑帖是碑刻的拓片,現在保留下來的漢代碑刻原石寥寥無幾,鳳毛麟角,而《西狹頌》就是其中之一,是三大頌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段鳘M頌》全名為《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峽頌》,俗稱《黃龍碑》,鐫于東漢靈帝建寧四年(公元17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了,它刻在一塊崖體凹進,表面平整的石壁上,寬340厘米,高220厘米,上有“惠安西表”四字篆額,正文陰刻20行,385字。每字約4厘米見方?v觀全篇,漢代隸書真跡清晰可辨。碑文除記述東漢武都太守李翕的生平和屢任地方行政長官之卓越政績,主要頌揚了他率領民眾開通西狹道路、為民造福之德政。碑文描繪了西狹山路的險阻,敘述了李翕由感嘆而下令有關官吏奮力修路,鑿崖清障,削高墊低,截彎取直,終于開通新路,行人歡騰,歌頌功德等等!段鳘M頌》碑文的右側刻著正文右側刻有黃龍、嘉禾、白鹿、木連理和承露人之圖象,稱為“邑池五瑞圖”,象征李翕主政其間政通人和,五谷豐登,民樂其居,是對碑文的形象補充,二者聯系起來看,圖文相應,虛實相生,是東漢摩崖石刻藝術中圖文并茂的佳篇奇構,當地人把它們合稱為《黃龍碑》。碑刻周圍還有宋代元符、乾道、淳熙年和清代光緒以及民國年間一些名人仿古題刻。刻在懸崖右側的“東漢摩崖石刻西狹頌”9個大字,是當代著名國畫大師李可染題寫的。碑上陽刻小字題名12行,142字,與正文書法風格相同,皆系當時成縣人仇靖所撰刻。仇靖字漢德,是地位很低的官府小吏,即便是這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吏,卻有如此的蓋世之筆,可稱得上是優秀的文學家、書法家,實為隴南人的驕傲。

  《西峽頌》摩崖的另一珍貴之處在于它保存完好。漢隸書法“三頌”中,《石門頌》原在陜西漢中市北褒谷石門西壁,1971年因整治褒河而被切割遷移,現在藏于漢中市博物館中,碑文已有相當程度的破損。《郙閣頌》的碑石古代就已磨損,明代曾經重刻,早已不是本來的真跡。即便如此,又迭遭破壞,文字殘損嚴重,能清晰辨認的字僅是原文的一半。歷經1800多年,《西峽頌》在原來的位置上保存完整,風采依舊,主要是因為碑體凹進崖壁幾米深,上凸下凹,即不被日曬,又避免雨淋。碑刻位于半崖,曾被藤蘿遮蔽,一般人很難接近,后來還是被樵夫所發現,舉世聞名的《西峽頌》才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

  《西峽頌》碑刻字體清晰,簡潔古質,結構美觀,刀法有力,是書法藝術的瑰寶。碑文和書法均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和臨摹鑒賞價值,在國內及日本等國掀起了《西峽頌》研究熱。它在我國金石學、文化史、書法史和交通史上均占有重要位置,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享譽海內外,2001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NO.7 成縣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成縣風景甲隴右,尤以雞峰山稱奇,雞峰山又名雞山、雞頭山,可與“西來第一名山”的崆峒山媲美。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成縣西南15公里的南山,是南山西端的一座險峻山峰,海拔1917米。以奇峰孤聳,狀若雞頭,高入云際、秀美壯麗。整座山峰林木蔭郁,層巒疊嶂,故有“雞峰聳翠”之美稱,列為成縣八景之首。

  據唐李泰《括地志》載,秦始皇西巡隴西,登雞頭山,即為此峰。清乾隆《成縣新志》記載,秦始皇登雞頭,公子扶蘇吹簫引鳳于此。自宋以來,雞峰以風景秀美,古跡眾多聞名遐爾。雞峰山公園總面積為4200公頃,林地面積5000畝。植被以華山松、油松、落葉松為主,間有經濟樹種紅青崗、板栗、刺五加、觀賞植物鐵木匠、水柏等。野生動物有羚羊、梅花鹿、野豬、狼兔等。雞峰山層巒疊嶂間松竹蒼翠,溪流潺潺,殿閣重重,云霞千朵。山南麓坡度較緩,茂密的馬尾松、油松漫山遍野;北部橫嶺壁立,俯臨成川川塬充滿生機的沃野平疇;中部峰巒起伏,氣象雄渾。雞峰山共有18景,景景奇觀:云臥仙人床、清泉出龍口、石雞凌絕壁、云海浮仙山等尤為出名。嵋洛峰北山腰的云臥仙人床,東山腰的清泉出龍洞石洞天生,洞內鐘乳石星羅棋布,萬象森列,神龕下泉水涌流,澄碧清澈,每遇雨天,洞內云霧噴涌而出,如玉龍出洞,騰旋飛舞。龍洞上空絕壁上的石雞臨絕壁一塊巨石狀如雞形,凌空突出,天生奇觀。北山腰的云海浮仙山浩瀚的云濤中浮露出數座蒼翠的峰巒,旭日東升,云蒸霞尉,使人置身于海上仙山。嵋洛峰形若巨柱,突兀而起,并立于主峰西側,恰似主峰雞頭上的雞冠,高200多米,四面絕壁,東側與主峰連接處,一徑石階在樹叢間盤桓而達峰頂。北側崖壁一只31米左右的雄雞塑像,欲引頸啼鳴,造形生動,形象逼真,此為雞峰山的徽志和象征。站在主峰之巔,心胸為之豁然開朗,放眼望去,雞峰山的每座山峰盡收眼底,那些越去越低的殿臺樓閣,星羅棋布,在濃郁的掩映下似天穹的繁星,眨著眼睛。霧天看雞峰山,奇中更奇,奔涌不息的云海中,茫茫雞峰山只露出嵋洛峰峰頂和峰頂上懸空靜立的那座普賢殿,其中群峰都沉到云海底層,偶爾飄逸出淡淡的山脊和山脊上迷離恍惚的山寺幻影。那些幻影變得那么遙遠,宛若把嵋洛峰拖出云海,頭上晴空萬里的藍天。

  據山上現存北魏摩崖和宋代碑刻,千余年前雞峰山即有寺廟建筑和佛事活動。相傳唐開國功臣尉遲敬德曾在此修建寺廟。宋政和年間,由地方人士趙清臣與山上僧人慈惠、湛實等捐資籌集建成生佛閣,并赴四川峨眉山祈請普賢菩薩,在羅漢洞(今龍洞)前舉行盛大法會,有五色佛光顯現,于是聲明大噪,遂進行大規模的寺觀廟宇修建活動!肮庀樗隆币惨蚱召t菩薩佛光顯現而得名。后經歷代不斷增修,依山形地勢,建成沿靈官峽、古寺院、藥王殿、二梁子、二字殿、嵋洛峰光祥寺一線百余座佛剎古寺建筑群。眾多建筑依山傍崖,越谷跨澗,或隱現于修竹茂林之間,或沉浮于云海霧嶂之上,殿宇輝煌,樓臺奇妙,異彩紛呈,雄壯瑰偉。

  NO.8 徽縣三灘自然風景區

  徽縣三灘自然風景區,位于陜甘川交界的秦巴山地,是著名的天然森林風景區。距縣城50公里,總面積200平方公里。80%的地域被原始森樸覆蓋。因為磅礴壯闊的三個森林草甸縱貫全境,故稱三灘。

  三灘,有頭灘、二灘、三灘,實則三里一灘,五里一甸,灘甸之間又有無數小灘,如金灘、銀灘、昏人灘、落水洞灘等,俗稱八九七十二灘。峭壁如黛,水瀑如練.叢林蒼翠,草地碧綠,呈現出雄渾蒼勁,奇駿奇崛的自然景觀。

  頭灘,西邊群峰向后退去,閃現出一個上千高寬闊平野的草灘。草灘內針闊葉木混交,喬灌草木橫生。踩上去柔軟、輕盈,躺在草灘上,就像浮在大海的波面上,伸出手去就能采到一大把、一大把清香噴鼻的鮮花。

  二灘,同樣是一個偌大的草灘。秀峰奇嶺,如雄獅橫臥,巨龍騰飛;茫茫草灘,碧野連波,暗馨纖級。三灘的景觀更加誘人。樹木少了,林中草甸卻無拘無束蔓延伸展,走進三灘,猶如掉進綠色的大波。

  既有大自然的形態美,色彩美,動態美,又有原始森林的聽覺美,嗅覺美,靜態美,構成了三灘豐富多彩的景觀。三灘林區植物種類三千余種,其中木本、草本、團團簇簇,遍塵林間草地,為奇異的森林草甸披上絢麗的外衣。

  三灘就像一個隔絕人世的動物樂園,森林草甸哺育了無數珍禽異獸。林中棲息著50多種珍貴的動物種群,如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羚牛、金錢豹、小熊貓、猴、香麝、大鯢、小鯢、黑熊、野豬、香獐、箭豬、鹿、雉、勺雞、錦雞等等。羚牛為四不像動物,同大熊貓一樣被視為國寶,僅在南亞和我國西南地區有少數幸存。三灘有430多頭羚牛悠然自樂于林間草地,不時能見到成群的羚牛下山覓水。蛇是三灘的特產,有一塊三畝見方的蛇窖,每逢雨晴日出,窖里的蛇群鉆出石縫草叢,或纏繞枝頭,或游走草地,性情溫順,不傷人畜。

  路入云端的風埡主峰,體現了三灘山水風貌的雄偉壯闊。峻峭的峰頂,秀美的崖松,奇離的洞穴,與黃山云海、峨嵋金頂景觀相比,既相似又有自己的特色。

  三灘的人文景觀悠遠而凝重,是一部涵蓋漢唐明清的文化典籍和宗教畫卷。三灘就沉浮在這條古道的腹地。漢晉時期的月亮峽是秦隴入蜀的通途,留下許多令人凝思浮想的古址遺跡。掂《徽縣志》載:黑水城,縣東南四十里,是諸亮進軍祁山屯兵之地。諸葛亮領兵進伐祁山,“早發褒勉,夜宿黑水”。黑水即黑水城,即今三灘桃園之地。五徵窯洞窟,一幅幅斑駁的壁畫,掩映于叢中,傳說,那是明人祖朱元璋為其女兒安慶公主御修的寺廟。安慶公主丈夫鎮守金城,無視皇宮禁令,南販茶絲,北貿鹽皮,屢禁不止。太祖為正朝綱,下旨將其就地處斬。公主口夜兼程趕赴金城,行至三灘,聞大已死,遂在五徵窯削發為尼。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在三灘墾荒屯田,頭灘仍有“屯田坪”之稱。明清時期的宗教文化相當興盛。秦山廟、八卦廟、觀音廟、白馬寺、南天寺、太陽寺、五徵窯、火焰山等十多處廟宇寺院林立其中,故有“三灘十廟”之說。三灘,已經成為隴南旅游的一顆明珠。

  拓展:甘肅隴南特產有哪些

  “隴南綠茶”產自北方高海拔茶區,產地遠離城鎮,山大溝深,森林覆蓋率高,生物種群多樣性特征明顯,環境清潔無污染,栽培品種以中小葉群體種為主,采摘輪次少,品質上乘。

  地域范圍

  隴南綠茶地處隴南市的文縣、武都和康縣相接壤的三角地帶,屬北亞熱帶濕潤與暖溫帶濕潤過渡氣候區,地理位置為北緯32°42′~33°48′,東經104°41′~106°08′之間,屬江北茶區的最北緣地帶。分布范圍為文縣碧口鎮、中廟鄉、范壩鄉、劉家坪鄉,武都區洛塘鎮、裕河鄉、楓相鄉、五馬鄉,康縣陽壩鎮、兩河鎮、銅錢鄉、白楊鄉、三河鄉等三縣(區)的13個鄉(鎮)、148個行政村、755個社,1.93萬戶農戶,宜茶面積16667公頃,年產量5000噸,年產值8億元。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隴南綠茶原料采用單芽或一芽一、二葉,產品具有芽葉重實、內含豐富、高香耐泡、質量安全等獨特品質。外形以扁形和卷曲形為主;扁形茶芽葉扁平,挺直光滑,呈翠綠色或黃綠色,湯色綠亮或黃綠明亮,栗香或嫩香、清香,滋味鮮爽濃醇,葉底黃綠成朵。卷曲形茶外形緊結卷曲,色澤綠潤,湯色嫩綠明亮,香氣高長,栗香或清香,個別有天然花香,滋味爽醇,葉底黃綠柔軟。

  2、內在品質指標:執行綠茶GB/T14456.1-2008。

  3、安全要求:執行綠茶GB/T14456.1-2008。

  4、包裝標識等相關規程:包裝材料必須符合國家強制性技術規范要求。注明品名、產地、生產者或銷售者等內容。

  4.1包裝銷售的產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包裝。

  4.2標識標志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隴南綠茶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注形式)。

  4.3其它運輸、貯藏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相關規定。

【隴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相關文章:

自貢有哪些好玩的地方02-21

龍崗好玩的地方有哪些09-27

溫嶺有哪些好玩的地方11-14

昆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04-25

臺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08-31

松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01-27

歙縣好玩的地方有哪些06-03

鎮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12-29

湘湖有哪些好玩的地方02-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寿宁县| 迭部县| 南宫市| 泗洪县| 通海县| 崇仁县| 正蓝旗| 广昌县| 福海县| 科尔| 兴和县| 巴林右旗| 太原市| 凤城市| 东乌珠穆沁旗| 左贡县| 布拖县| 天台县| 丁青县| 汉川市| 盐津县| 沾化县| 如东县| 高阳县| 苗栗市| 个旧市| 醴陵市| 通河县| 兴隆县| 大关县| 镇江市| 阿坝县| 巨鹿县| 马山县| 姜堰市| 富顺县| 苏州市| 桑日县| 阳曲县|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