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好玩的地方
湘鄉,是湖南的特色地點,集中了湖南的文化和歷史,讓人流連忘返,久久不能忘卻它的美,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湘鄉好玩的地方吧!
湘鄉好玩的地方
水府廟
湖南水府廟旅游區地處湘中,以湖南水府廟水庫為主體,位于湘江支流漣水的中游,規劃面積177.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44.3平方公里,庫容量6億立方米。處于韶山、南岳、張家界三大旅游區中心,南臨南岳,北接岳陽樓、韶山,西靠張家界,東近井岡山,湘黔電氣化復線鐵路依區而過,上瑞高速橫跨其中,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具有極好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
旅游區內生態環境良好,常年生長著近千種珍貴物種和多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沿庫的歷史遺存也給水府旅游區帶來了深厚的文化積淀,區內有多處國家級、省級文物古跡,造就了曾國藩、陳賡、蕭三、黃公略、宋希濂、羅重舟等歷史名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窯遺址的挖掘,填補了南方無宋窯的歷史空白。區內有一級景點5個,二級景點9個,三級景點5個。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水府石林”、千年古藤,萬年古石,水清、山靜、石奇、洞幽、島秀、庫叉幽曲,構成一幅美妙絕倫的生態樂園圖。[8]
云門寺
湘鄉云門寺位于湘鄉市汽車站西南,東風路側,始建于北宋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因當時寺門有石碑兩座,色清溫潤,相傳為耿山所產之碧玉,故名石碑寺。
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一高僧慈慧,自浙紹云門山來寺居住,時觀五彩祥云,映其殿閣,故易名云門寺。云門寺占地約10畝,其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大雄寶殿和觀音閣。其中觀音閣最為壯觀。殿閣進深35.4米,通面寬17.5米,高約15米。三面以磚墻承荷,重檐歇山屋頂,屋角起翹。重檐之中,設一天窗,觀賞者可站立前坪,通過天窗瞻仰佛面。閣內有佛龕,飾以朱漆的兩只大木圓柱,上書金字楹聯:“藹藹慈門,何慚佛稱慈父,眾稱慈母;汪汪生海,直配乾曰大生,坤曰廣濟。” 云門寺佛龕上懸曾國荃清同治六年(公元1857年)書就的“南海長春”橫匾。閣中有青銅圓形扁腹香爐,直徑0.55米,高0.23米,爐腹外部鑄怪獸頭像一對,造型極為精美。閣內觀音佛像, 為泥塑木雕混合結構,全身貼金,高11.4米,為江南最高大的觀音佛像。佛像直立于蓮花寶座上,面頰豐滿,雙目微俯,形態端莊慈祥;衣帶似在飄拂,冠飾似在顫動;兩鬢發絲,根根可數;額上佛痣,清晰可見;兩耳垂肩,飾墜晃動;鼻尖微翹,雙唇略張,似在喃喃念佛。佛頂有寶冠24面,各面塑有活佛;上身千手,每手掌心內各有秀目一只。其中4雙大手,或高捧佛祖,或合掌天書,或揮臂執戟, 或屈指掐算,大小合適,位置得當;整個造型比例勻稱,雕塑精湛,奇特美觀。
1959年,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云門寺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湘鄉縣以其為館址,建起了湖南省第一個縣級博物館,請郭沫若先生題寫了館名。后國家旅游局所繪全國旅游圖中,云門寺被列為旅游景點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萬人次以上。
湘鄉文廟
湘鄉文廟,又稱孔廟,是湘鄉最古老的宏偉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廟址原在漣水之東仙林岡(今東岸坪),宋、元、明、清四朝,曾先后修復、重建、擴建達七次之多。清雍正十一年(1733),各地奉旨查修天下文廟,縣人黃宜中、蕭衍等因見廟居郭外,臨坍岸,便集銀五千兩,申議移建于黃甲嶺。故文廟才來到現位置。文廟舊時的最后一次修復是清同治三年(1864),系湖南道臺許隆阿為首組織修繕。兩百多年后的1994年,經湘鄉一中奔走呼號,多方募捐,籌集資金百余萬元再度重修,使文廟這一古代建筑藝術的杰作,重現出金碧輝煌、莊嚴肅穆的絢麗異彩。
東臺山
東臺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漣水之濱的湘潭市湘鄉城南經濟開發區,與市區隔河相望,總面積370平方公里。這里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山體秀美,形如儀鳳翔空,昔人美曰“東臺起鳳”,故名鳳凰山,是湘鄉八景之首。
山上森林茂密,萬木蔥郁,綠蔭護夏,紅葉迎秋,花香四季,百鳥爭鳴,環境優美,風光秀麗。這里的天然礦泉水,水味甘冽,香如椒蘭,堪稱東方神水。
人文古跡,歷史悠久,聞名遐邇。原有的文塔、八角亭、鳳凰寺有千余年歷史;唐代恒氏二女練丹求仙的曬藥石、洗藥井,旁側的天書石獨具神韻;紫樹玄臺,風景別致;領袖臺、將軍坨挺拔秀麗,氣勢雄偉;引鳳橋、門樓群,古色古香,構造絕妙,獨一無二;鳳凰山莊集樓閣亭榭、碑林書畫、奇花異草、山珍野味于一體,引人入勝,耳目一新。[8]
東山書院
東山書院始建于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迄今已屆百年。這里,歷史悠久,英才輩出,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書院初建時曰東山精舍,1900年改稱東山書院,1905年建產湘鄉縣公立東山高等小學堂,1940年改辦中學,名曰湖南省私立東山初級中學,直至全國解放。1951年,私立東山初級中學與湘鄉市一女子職業學校合并為湘鄉市一初級中學。1952年,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決定在書院舊址恢復東山學校,定名為“湖南省立東山小學”。1958年9月10日,毛澤東給師生寫信并題寫校名后稱東山學校。東山書院現已成為一所完全中學。
1880年(光緒十六年),下里(亦稱首里)士紳許時遂、黃光達、陳膺福、王曉棠、蔡中鑾、庾億、潘學海、許襄云、楊容熙、彭國霖等十余人,因本地學子求學不便,在知縣嚴鳴琦的支持下,發起集資籌建東山書院。光緒十七年,新疆巡撫劉錦棠因病返鄉,為籌建書院捐銀二千兩,被推為倡修。
1895年,書院建設尚未動工,而清朝政府在甲午戰爭中一敗涂地,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面對國是日非,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形勢,許時遂等人痛感建立舊式書院,培養崇儒通經的舊式人才已不能滿足國家的需要,必須培養能夠“興國而強兵,足民而豐財”的`實材。而要培養這樣的人才,唯有興辦帶有救亡圖存性質的新式學校,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于是,他們在當年的十二月初六日,直接上書湖南巡撫、維新派的積極支持者陳寶箴,要求“仿湖北自強學堂成法”!凹皶r興辦”東山精舍。陳寶箴對他們的稟文和《東山精舍章程》非常贊賞,因此當日就批復:“仰湘鄉縣移令該,轉飭東山精舍紳董,迅速舉辦,以收興學育才之效。”
茅滸水鄉
茅滸水鄉,既將打打造成為繼周莊、烏鎮后的“全國最具特色第三大水鄉”。是集休閑、養老、種植、養殖于一體的現代型農業產業化基地,規劃占地面積1000畝,其中已開發使用土地面積30多畝、水域700多畝,已投資1600萬元。另外50畝種植基地和30畝養老基地正在籌資建設之中。
茅滸水鄉距湘鄉市區8公里,地處湘鄉市規劃區內工業發達、經濟活躍的東郊鄉皮革工藝園區,與湘江支流漣水河緊密相連。西有湘黔線、潭邵高速公路、國道320線穿過,便捷的交通,直接通往湘潭、韶山、寧鄉、婁底等鄰近城鎮;南與國家級東臺山森林公園及湘鄉東山新城區相連相望,碧水青山,交映相輝。
因此,區域優勢明顯,整體環境和諧,空氣清新怡人,景觀優美別致,是湘鄉乃至湘潭少有的原生態自然環境區,有望打造成為長株潭的后花園。
茅滸水鄉首期建設項目有:一棟三層2000多平方米兼餐飲、會務的多功能大樓;一棟兼賣場的接待大廳;五棟商務別墅樓;六棟小島別墅住宅;一棟200平方米的地下歌廳;一棟豆腐、釀酒作坊;有200平方米的茶樓;有600平方米的休閑長廊;有700畝水域供養殖、垂釣、和游船、快艇等水上游樂項目開發。2007年4月建成對外營運,已具備100人住宿、200人開會、500人就餐的接待能力。
水府廟
湖南水府廟旅游區地處湘中,以湖南水府廟水庫為主體,位于湘江支流漣水的中游,規劃面積177.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44.3平方公里,庫容量6億立方米。
處于韶山、南岳、張家界三大旅游區中心,南臨南岳,北接岳陽樓、韶山,西靠張家界,東近井岡山,湘黔電氣化復線鐵路依區而過,上瑞高速橫跨其中,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具有極好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
【湘鄉好玩的地方】相關文章:
濱州好玩的地方10-09
營口好玩的地方10-19
銅陵好玩的地方10-21
荔波好玩的地方10-21
西安好玩地方10-30
虎門哪個地方好玩10-30
美國好玩的地方10-30
維也納好玩的地方10-30
曲江好玩的地方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