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分節氣的五個養生方法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秋分養生方法
導語:在享受秋分美景和美味的同時,我們也要注重這個時節的飲食、起居、精神以及運動各方面的養生。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秋分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調飲食防秋燥
秋分已至,陰氣漸盛,陽氣漸收,要注意預防秋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也缺少水分,故需要補充水分,但喝白開水并不能抵御秋燥帶來缺水效應。古人對付秋燥早有良方即“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也就是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點蜂蜜水,這樣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良方。并宜多食梨,梨既能潤肺,又能化痰止咳,為秋季養生佳果,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還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2、適當“秋凍”防感冒
俗語云:春捂秋凍,為什么要秋凍,我們中醫講人與天地統一,人與天地的變化協調一致,秋分以后天氣轉涼,草木逐漸枯萎,天地之氣逐漸收斂,人氣亦宜收斂, 秋季適當少穿些,實際上有助于幫助秋季的收斂,從現代醫學角度,秋季早晚溫差大,應根據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及時增減衣物,能夠預防感冒。
秋季養生,應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還可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煉和有氧運動,比如: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總之既達到鍛煉身體目的,又不宜大量出汗。平時可適當用冷水洗臉對預防傷風感冒有一定效果。
3、養陰補腎好時機
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我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除了潤涼燥,秋分還是養陰補腎的好 時機,秋分過后,天氣越來越冷,夜開始變長,睡眠上宜早睡早起,早睡宜選擇在10點左右,早起但不宜過早,宜5-6點為宜,“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飲食上要忌食過多辛辣食物。多選一些性質平和的食物,滋潤養陰,又不會損害脾胃。
【秋分養生方法】相關文章:
秋分節氣的五個養生方法09-23
秋分飲食養生原則09-14
2023秋分養生知識09-14
秋分養生注意事項及原則09-20
女人美容養生方法09-23
立冬后的養生方法11-07
秋分節氣傳統習俗(附養生妙招)09-21
養生開業養生文案05-15
白露養生,白露如何養生08-31
寒露到來養生方法:熱水泡腳空腹別吃柿子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