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祭月習俗由來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秋分的祭月習俗由來】相關文章:
秋分為什么要祭月?秋分祭月習俗的由來09-26
秋分習俗由來09-20
潮汕人秋分祭月習俗介紹09-16
秋分節氣的由來及習俗05-31
秋分送秋牛習俗的由來09-26
中秋祭月賞月習俗解讀01-19
中秋習俗祭月作文范文02-23
關于中秋節的祭月習俗01-18
中秋習俗之祭月、燒香斗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