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祭奠習俗介紹
祭祖節在陰歷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此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七月十五這一天到來時,主要是上墳祭奠祖宗,在墳頭“壓紙”,告訴祖先此墓已經有后來人祭掃;或用紙做燈,焚燒于墳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如果先人亡故滿三年者,兒女們要在這一天脫去孝服,改穿常衣,俗稱換孝。
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三十日送回為止。有先人畫像的,也要請出掛起來。祭拜時,依照輩份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匯報并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全家平安幸福。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時,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據說民間諺語有這樣說法,“年兜不回家無某(老婆),七月半不回家無祖”,由此可見中元節在古代十分盛行。今日的人們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祭祖,是讓人遺憾的,不過從如今高速發展的網上祭奠的行為中,也可以看出人們對先人還是保持著一種孝愛之情,這又是讓人欣慰的。
【中元節祭奠習俗介紹】相關文章:
廣州中元節的習俗介紹08-23
中元節各省習俗介紹01-21
中元節的習俗介紹推薦09-09
中元節祭祖的習俗介紹09-08
國外中元節習俗介紹09-06
中元節的習俗詳細介紹09-05
中元節的來歷及習俗介紹09-05
中元節的傳統習俗介紹09-09
中元節傳統習俗的介紹09-07